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悬山顶

增加 6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悬山顶 ''' ,即悬山式屋顶, [[ 宋朝 ]] 时称“不厦两头造”, [[ 清朝 ]] 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也传到 [[ 日本 ]] [[ 朝鲜半岛 ]] [[ 越南 ]] 。在古代,悬山顶等级上低于 [[ 庑殿顶 ]] [[ 歇山顶 ]] ,仅高于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是 [[ 东亚 ]] 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悬山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其特征是:各条桁或檩不像硬山那样封在两端的山墙面中。而是直接伸到山墙以外,以支托悬挑于外的屋面部分。也就是说悬山建筑不仅有前后檐,而且两端还有与前后檐尺寸相同的檐。于是其两山部分便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得名。
悬山顶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样式,但在 [[ 唐朝 ]] 以前并未用于重要建筑。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则多硬山<ref>[https://www.38fan.com/shenghuomiaozhao/20180804230004.html 悬山顶的历史发展 和硬山顶的区别],丽人时尚,2018-08-04 </ref>。
[[ 日本 ]] 有些悬山顶建筑的入口设于山墙,日语又把山墙称为“妻”(つま),因此这种建筑样式称为“妻入り”(つまいり)
==基本定义==
悬山顶是两面坡顶的一种,也是一般中国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又称为挑山或出山)。悬山顶只用于 [[ 中国 ]] 民间建筑。规格上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不管是实物资料还是间接资料,凡是较重要的建筑,都没有用悬山顶的。
==分类==
悬山顶一般有正脊和垂脊,也有无正脊的 [[ 卷棚悬山 ]] ,山墙的山尖部分可做出不同的装饰。
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殿顶,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搏风板。此种殿顶,用处不少,如神橱、神库中的房屋等。
==历史==
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一般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但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式。和硬山顶不同,悬山顶建筑两侧的山墙凹进屋顶,屋顶的檩伸出墙外,加博风板保护。由于此类 [[ 建筑 ]] 的屋顶悬伸外挑于山墙之外,故名悬山顶或挑山顶。
悬山顶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样式,但在唐朝以前并未用于重要建筑。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则多硬山。
日本有些悬山顶建筑的入口设于山墙, [[ 日语 ]] 又把山墙称为“妻”(つま),因此这种建筑样式称为“妻入り”(つまいり)
==参考文献==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