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柳毅傳書

增加 5,63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柳毅傳書'''<br><img src="http://www.qigushi.com/zgsh/zb_users/…”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柳毅傳書'''<br><img src="http://www.qigushi.com/zgsh/zb_users/upload/2015/11/2015112979059825.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ww.qigushi.com/zgsh/79.html 圖片來自中國神話故事]</small>
|}

'''柳毅傳書''',也作'''柳毅奇緣''',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起源于[[唐代]]高宗年間由[[李朝威]]所著的傳奇小説《[[柳毅傳]]》。

柳毅传书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民间爱情传说故事。依据李朝威《柳毅传》改编的戏剧经典剧目,也是越剧流派——“竺派”艺术的代表性剧目。柳毅传书叙述:秀才柳毅赴京应试,途经泾河畔,见一牧羊女悲啼,询知为洞庭龙女三娘,遣嫁泾河小龙,遭受虐待,乃仗义为三娘传送家书,入海会见洞庭龙王。叔钱塘君惊悉侄女被囚,赶奔泾河,杀死泾河小龙,救回龙女。三娘得救后,深感柳毅传书之义,请叔钱塘君作伐求配。柳毅为避施恩图报之嫌,拒婚而归。三娘矢志不渝,偕其父洞庭君化身渔家父女同柳家邻里相处,与柳毅感情日笃,遂以真情相告。柳毅难辞,遂订齐眉之约,结为伉俪。

==故事概要==

故事講述[[湖北]]人柳毅在前往[[長安]]赴考落榜归途中,在[[涇陽]]遇到一位女子在冰天雪地中牧羊。多次打聽之下,才知道原來對方乃是[[洞庭湖]]的龍宮三公主,遠嫁給[[涇水]]龍王十太子。可惜小龍王生性風流,娶妻之後不單沒有洞過房,連碰也沒有碰過她。三公主獨守空房之餘,又被翁姑欺凌,帶負責降雨降雪的羊群到江邊放牧。周遭水族禽鳥懾於龍王聲威,都不敢為三公主傳書回家求救。柳毅義憤填膺,答應放棄科舉的機會返回家鄉送信。

柳毅回到洞庭湖畔,為三公主送信往龍宮。洞庭君聽聞哀慟不已,然礙於與涇陽君的多代姻緣,想息事寧人,洞庭君的弟弟錢塘君則大表氣憤,並帶同水軍前往解救三公主,殺了涇水十太子。三公主回宮後,為柳毅奉酒答謝。錢塘君見二人眉目傳情,欲撮合二人。但柳毅礙於沒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懷自己間接殺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拒絕了婚事。

柳毅回到地面之後,經常望湖興嘆;而三公主亦對柳毅日夜掛念。雙方家長為了子女的前途而大然思量。柳毅的母親決意為柳毅尋找[[媳婦]];而錢塘君由於錯手殺了三公主的丈夫而耿耿於懷,決意化身為媒婆前往柳家說媒。二人於是有情人終成眷屬。<ref>[http://www.apdnews.com/news/33106.html 香港上演经典越剧《柳毅传书》]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831112445/http://www.apdnews.com/news/33106.html |date=2013-08-31 }},亚太日报,2013年8月28日</ref>

==演出紀錄==
* 1952年云华越剧团首演于[[上海]],导演[[韩义]]。
* 1954年由竺水招、商芳臣,筱水招担纲首演。剧团归属南京后,由计大为重新改编,杨颀导演,竺水招饰柳毅,筱水招饰龙女三娘,商芳臣饰洞庭君,张玉琴饰洞庭夫人,蒋鸿鳌饰钱塘君,季雅芳饰泾河小龙,周福香饰柳母,扈鸣凤饰巡潮将军,俞韵饰紫绢
* 1956年赴京汇报演出。剧本于1959年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江苏省卷》。
* 1961年
[[计大为]]、[[叶至诚]]改编为戏曲电影本,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戏曲片。

==考证==
[[柳毅山]],坐落在[[潍坊市]][[寒亭区]][[朱里镇]]亓家庄村,村里以柳姓居多,据《柳氏祖谱》记载,这个柳毅即是这里柳姓的先祖,村里有柳毅墓,并流传有与李朝威《柳毅传》有关联的《柳毅传》残本。《柳毅传书》又名《水晶宫》,也称《柳毅奇缘》,是依据传奇故事原由宗华、韩义改编的越剧剧目。取材于唐·李朝威小说《柳毅传》、元尚仲贤杂剧《柳毅传书》及平襟亚改编的传奇小说《女画传》。《柳毅传书》是中国戏曲越剧的一出经典剧目,也是越剧流派——“竺派”艺术的代表性剧目。体现了梦想与虚无,是一部浪漫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戏剧名作。

==改編==
明末清初[[李漁]]《蜃中樓》改編自《柳毅傳書》與《[[張生煮海]]》<ref>{{cite web|url= http://140.115.103.241/web/Book/uptBook.aspx?p0=2896 |title= 書名/手抄本名稱: 蜃中樓|work=崑曲古籍資料庫| publisher= 上海朝記書莊|quote=收藏者: [[國立中央大學|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刊行出版日期: 民國12年7月|date=1913-07-01}}[http://140.115.103.241/web/Book/albBook.aspx?p0=2896 pdf](試閱)</ref>,由著名剧作家[[王仁杰]]改变剧本,[[竺小招]]将母亲的代表作重新搬上舞台,[[陶琪]]饰演龙女三娘。2003年8月12日,这本浸透了竺水招、竺小招母女俩心血的《柳毅传书》在绍兴登台。南京越剧团团长说,他们剧团20年前是从浙江走出去的,这次回来也像是回娘家一样,这是《柳毅传书》重排后第一次在浙江上演。竺小招不仅继承了母亲竺水招的演唱特色及表演风格,还适量地吸取了尹派唱腔来丰富自己。所以柳毅的唱腔中“竺中带尹”。

==影片==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O2VlRMa9w8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柳毅傳書 }}
</div> {{-}}

== 參考資料 ==
{{reflist}}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