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皇城相府

增加 30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皇城相府.jpg|350px|缩略图|右|<big>皇城相府</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4/ed29fa3a1aea40d8b7615d87bf3a78e4.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22511343_10020478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所修的府邸,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现保存完好,为中国国家AAAAA级景区 <ref>[https://www.sohu.com/a/156291638_201451 航拍国家A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画面震撼,气势恢宏...] ,搜狐,2017-7-11</ref>
皇城相府共有16座院落,640间房屋,总面积3万6580平方米,分内城、外城两部分。内城始建于[[明朝]][[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外城竣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有康熙帝御赐“午亭山村”的石刻[[匾额]]以及“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对联。
陈廷敬(1638~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日进起居注官、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渊阁大学士。为《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的总阅官。康熙皇帝对他极为器重,曾多次赐诗、赐联、题字。致仕时,康熙帝在花甲之年,为他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匾联,以示为其功德的褒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陈廷敬病逝,享年74岁,康熙特命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率满汉文武大臣前往祭奠,为御赐挽诗,其中有“世传诗赋重,国典玉衡平”之句。以示辞别。然后遣官护丧归葬故里。
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 <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401/9641.html 陈廷敬简介 清代名臣康熙帝的老师陈廷敬生平],趣历史,2014-01-08</ref> ,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
陈廷敬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他长期担任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同时主持编纂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等重要的文化典籍,这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清史研究的学术成就,拓宽了清史研究的学术领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陈氏家族是当地旺族,家境殷实,教育得当,因而人才辈出。皇城村陈氏家族中,从明代中叶至清代嘉庆年间,九人中进土,六人入翰林,有作品传世的[[诗人]]达33人之多,成为清代北方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
<center>{{#iDisplay:r0524nde35y|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251,6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