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658
次編輯
變更
咏春拳
,無編輯摘要
[[File:咏春拳.jpg|350px|缩略图|右|<big>咏春拳</big>[https://05.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80331/20180331001359_81c88a25be3d25dd40d511cfa3a6a47c_1.jpeg 原图链接][https://sports.eastday.com/a/180331001359199000000.html 来自 东方体育 的图片]]]
在中国大陆称现今在香港流行的咏春拳为香港咏春拳。
咏春拳以实际的拳术战斗理论为主,以 [[ 身体 ]] 结构、关节活动及流体力学开始研究改进,脱离了传统的五行八卦及象形神意等玄学、非 [[ 科学 ]] 性质、近似 [[ 哲学 ]] 性的解释。前辈们进而设计了一套由浅入深的训练系统,由第一套拳小念头的单纯静态气功及一摊三伏的手部拉筋动作开始,直至意念反应全身总体运动为止。除了真正可以用于攻击及防守之用,及至其训练黐手阶段,由于是练习自然反应,不会硬套次序重复性的招式,更加容易使到练习者感到有兴趣。故此,咏春拳可以在擂台的项目上比赛,一般的训练亦可以被视作为长期健身强体运动。于香港,九龙寨警察学院及廉政公署训练营的常规 [[ 武术 ]] 训练以自卫术为主导,亦曾经加入咏春拳元素。此外,部分 [[ 航空 ]] 业在训练空中服务员保安内容时,亦有加入咏春拳的技巧。
==传说==
中国武术的早期发展多半缺乏 [[ 文字 ]] 记载,仅能靠师徒口耳相传。其间或因个人学识不足而多所短缺;又因为清末迄今的政权变更,引致有关人物虽要使用化名;加上期间的反清天地会宣传少林故事等 [[ 章回小说 ]] 所影响而增添几分神秘色彩。经过若干年后,今日的 [[ 传说 ]] 与当年的事实必然有其差距。
依据最早使用咏春拳名称的一代名师叶问所述:清 [[ 康熙 ]] 年间,广东人严二因事被诬告,携女 [[ 严咏春 ]] 远徙 [[ 四川 ]] 大凉山脚。咏春年满15时,有当地土豪垂涎其姿色,前来逼婚。 [[ 大凉山 ]] 白鹤观有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出身的比丘尼五枚师太携咏春返山,授以武艺。咏春技成后返家击败土霸。咏春婚后将武艺传予夫婿梁博俦,其后梁博俦再传予梁桂兰,梁桂兰再传予黄华宝。黄华宝为栖身“红船”之粤剧演员,与曾获另一少林寺武僧至善禅师教授六点半棍的同袍梁二娣为伍。两人互相切磋武艺,彼此尽得所学,技法亦互相融合。其后梁二娣将技法传予佛山名医 [[ 梁赞 ]]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