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淡秋

增加 2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林淡秋'''(1906-1981),原名 ''' 林泽荣 ''' ,笔名林彬、应冰子、应服群、肖颂明, [[ 浙江省 ]] 三门县蒲西乡小蒲村人。 [[ 作家 ]] [[ 翻译家 ]] 。<ref> {{cite web | url =http://www.chinawriter.com.cn/xdzj/546.shtml | title =林淡秋 (1906.11.8—1981.12.4) | accessdate =2019-03-23}}</ref>
1922年考入 [[ 上海 ]] 大同大学,后转入上海大学攻读英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大学被封闭,与[[柔石]]等在宁海中学义务教书。1930年春回上海,与柔石等同为革命奔波,从事文学活动。在柔石的带领下,开始翻译文学作品,走上了文学道路。先后翻译出版《布罗斯基》、《列宁在一九一八》、《丹麦短篇小说集》(与柔石合译)、《时间呀!前进》、《中国的新生》,以及《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与他人合译)等。1933年开始发表小说、散文与评论。同年,参加中共领导的社会科学者联盟。1934年夏,化名林彬,经“社联”介绍从沪来镇海县蔚斗小学任教。
1935年转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左联"常务委员、组织部长。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八一三”战役爆发,他和柳乃夫等率上海文化界内地服务团前往江、浙、皖内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42年春来到苏中根据地,担任过《抗敌报》、《滨海报》、《苏中报》的社长或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解放日报》编委、《人民日报》副总编辑。1958年后,调任杭州大学副校长。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黑暗与光明》、《雪》、《散荒》,散文集《交响》、《业余漫笔》等。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