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911
次編輯
變更
西凉掌
,無編輯摘要
[[File:西凉掌.jpg|32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www.kfzimg.com/G01/M00/9B/95/o4YBAFQudGGAR0ZuAAOn5r-e-e0998_n.jpg 原图链接][http://book.kongfz.com/20752/272108753/ 来自 孔子旧书网 的图片]]]
==拳术特点==
唐殿卿在 [[ 扬州 ]] 所传的西凉门拳术并非一套拳术,而至少是由三套拳术组成。它们是:第一套,青毛狮拳,又称夜战八方,除起势、收势外,分为八段,由八十三个动作组成,注重拳打一线,外方内圆。第二套是石头拳,又称七星梅花势。这套拳除了起势、收势外,分为八段,特点是舒展大方,身法紧凑、步法灵活、拳势威猛、刚劲有力、发拳有穿山洞石之情,落步有入地生根之意。第三套就是西凉掌了,这套拳分为上下两路,除了起势、收势外,总共由一百七十二个动作组成。综合以上三套,扬州武林俗称之为“西凉三拳”,或称为西凉上、中、下三套。
大约于1890年-1913年间,唐殿卿将“西凉三拳”传刘绍臣;上个 [[ 世 纪30 纪]]30 年代,刘绍臣传田永庚、刘桂歧、张正魁、江子泉等,他们是西凉拳术在扬州传授的第三代。尤其是 [[ 田永庚 ]] ,是尽得西凉真谛的职业拳师,他的徒弟在历次全国及省市武术比赛中,凭仗西凉拳术的出手,都有奖杯入账。他的高徒、武术教授仇志刚还将《西凉掌》整理研究出版 。西凉门拳术尽管有三套拳术,却能共同组成一个拳术系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武技流派,原因在于它们有着共同的战术和技击特点 。
最显著的特点,[[唐殿卿]]既以“神手”著称,当然与他的 西凉拳术 擅 以掌法见 长 用 攸关。 掌 外,也不拒绝用腿,赋予腿脚不可缺少的示威空间。以搂手侧踹 法有打、扒、搓、合 、 弹踢 推 掌 、 里合弹踢 穿、劈、按 、 铲腿旋风 挑 、 连环腿 盖 、 扒手撞膝 切 、 连环撞膝 托 、 震脚高崩 搂 、 提膝 拍 、缠、砍、插、扇、刁、亮、拿、抓、点、击、舞花。两 掌 为主要动作的拳脚并用 之间,攻守分明,虚实相间,此手打,彼手封,此手上架 , 使它在走势中 彼 手 到腿到 护裆 , 前 手出击 头 , 脚起撩阴,弹腿 后手护胸。行拳走势时上掌 、 摆莲腿 下掌 、 里合腿 左掌、右掌 、 缠丝腿 明掌 、 旋风腿 暗掌 连 番使出 为一体,上下左右,明暗正反 , 尤其善用膝法和震脚 纵横交织 ,一 步 气呵成;从头至尾连接紧凑,以身助臂,以臂助掌,且配以击响,俗说“西凉掌 一 膝 百零八响 , 上身紧封门户 三十六响手脚响”,大开大合的招式 , 下身灵活 纷呈 多 变 姿的掌法 , 连环 崩脆震耳的 击 敌 响,构成起伏磅礴的拳势,从而成为西凉节奏鲜明的标志<ref>[http://m-1.cn/a/zhonghuawushu/bjgf/2014/3593.html 武术大师唐殿卿],中国武术网,2014-02-27</ref> 。
技击性强,是 西凉 门 拳术 发劲也别具 的又 一 格 特点。待对方出手时我出手 , 讲究以意领气,以气摧 不等对方 力 到我手已击中对方 , 其招式有刁手抹面、贯打行手、扒掌[[点心]]、夜叉探海、[[猿猴]]献果、猿猴照镜、海底捞月、双峰贯耳、侧身反击、浪子踢球、刁手滚肘、刁手搓掌、跃步连环掌。而这些招式威 力 发于腰 的实现 , 输于四肢 是以做到三个字作为技术前提的。一是促 , 发力刚脆拳势雄壮。不但强调闪避 靠近 进 击 攻,越近越狠;二是刁,即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指上带打下,使之无招架;三是快 , 以巧取胜 遇机即打 , 还讲究掌拳的力度硬功 寻机速战!手快制手慢 ,所 以吾辈未习西凉 谓“对方出手我出手,见缝插针走前头”。除了 掌 、腿 之 前 外 , 首先以排手 周身之头、肩 、 抓酒坛 肘 、 扔沙袋 膝 、 拧筷子 胯 、 五指撑等传统方法苦练基本硬功 足 , 尤其 无不 是 排手功五式贯穿于整个套路之中,然后再去学练套路 攻防武器 , 进而从理论上深悟三节明 擒拿 、 四梢齐 点穴 、 五行闭的道理,掌握西凉拳术内外结合 上打 、 刚柔相济的拳理要领。由于唐殿卿武艺精湛,在扬期间投奔他门 下 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唐大师从不保守,凡人品正派 踢、身撞 、 武学可造之才 肘靠 , 他总是倾囊相授。于是开馆授艺 神出鬼没 , 兼传拳法,授徒循循善诱,并以武德教育门人,扬州习武蔚然成风。四处击敌!
由于唐殿卿[[武艺]]精湛,在扬期间投奔他门下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唐大师从不保守,凡人品正派、武学可造之才,他总是倾囊相授。于是开馆授艺,兼传拳法,授徒循循善诱,并以武德教育门人,扬州习武蔚然成风。 唐殿卿曾从三个清真教[[回族]]师傅,所以特别喜爱回族传人,如林显明、林广陵、石保明、艾玉恭、林仙福等;所收汉族徒弟有金一明、刘绍臣、杨恒寿、刘声如、刘海龙、刘伯川、陈昆山、范世海、魏四、徐文全、刘襄国、林柏坚等,尽皆学有建树,成为上个世纪扬州武术的中坚。在[[合肥]]所传弟子中,成名的有杨友成、周志海、吴重光、李世清、宋武、余应生、王品先、刘敬明等人。安徽王品先再传王明熙。唐殿卿在山东曾传曦阳掌给师弟米传宗。 唐殿卿在扬州所传弟子郭粹亚著《石头拳秘诀》一书,其弟子近代著名武术理论家 [[ 金一明 ]] 著有《石头拳术》、《三十二式长拳》、《武当拳秘诀》等众多著作,武术国际级裁判、 [[ 扬州大学 ]] 武术教授仇志刚著 《西凉掌》、《戳脚》二书。仇志刚系唐殿卿的再传弟子田永庚的徒弟,田永庚之孙 [[ 田金龙 ]] 博士为当今太极拳一代宗师,创立 [[ 太极拳 ]] “三摇三摆太极功法”。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