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亞歷山大·馮·洪堡

移除 84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style="width:960px;">
<div style="float:right; text-align:center">
[http://www.twword.com/wiki/%E4%BA%9E%E6%AD%B7%E5%B1%B1%E5%A4%A7%C2%B7%E9%A6%AE%C2%B7%E6%B4%AA%E5%A0%A1<img src="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4/316/162.jpg" width="250" height="300"/><br> 圖片來自台灣WORD]</div>
'''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因里希·亚历山大·冯·洪堡'''(德语:'''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 Alexander von Humboldt''',{{bd|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catIdx=H}}),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涉猎科目很广,特别是[[生物学]]与[[地质学]]。教育家、[[柏林大學]]創始人[[威廉·馮·洪堡]]是其兄。
其考察成果和据此所作的概括对科学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有30卷《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刊行于世。
[[File:AvHumboldts_Americatravel_map_zh.svg|400px|thumb|洪堡的美洲考察路線]]
亚历山大·冯·洪堡享有諸多美誉,如「[[哥伦布]]第二」、「科学王子」和「新[[亚里士多德]]」(法国发行的巴黎科学院纪念币上语句)。他也是众多学会的成员,曾在利奥波德尼斯赫-卡罗琳森({{lang-de|leopoldinisch-karolinischen}})自然科学家学会、普鲁士科学院、巴伐利亚科学院任职。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28日,ISBN 9789861247953
**描寫兩位德國人-地理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與數學家[[高斯]]在18與19世紀之交,各自以自己的方法去測量這個世界。
**《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亞歷山大.馮.洪堡德用旅行與科學丈量世界,重新定義自然》 作者: Andrea Wulf 譯者:陳義仁 果力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05  {{植物命名人|Humb.|亚历山大·冯·洪堡}} ==注释=={{reflist}} == 外部連結 ==* [http://www.hu-berlin.de 柏林洪堡大学]* [http://www.avh.de/en/index.htm 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 {{生物学史}}{{1851年至1900年科普利奖章获得者}}{{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Humboldt, Alexander von}}[[Category:科普利獎章獲得者]][[Category:英國皇家學會院士]][[Category: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Category:普魯士科學院院士]][[Category:绅士科学家]][[Category:德国探险家]][[Category:南美洲探險家]][[Category:德國旅行家]][[Category:德国地理学家]][[Category:德國地質學家]][[Category:德國氣象學家]][[Category:德國動物學家]][[Category:法蘭克福(歐得河)大學校友]][[Category:哥廷根大學校友]][[Category:耶拿大學校友]][[Category:德意志貴族]][[Category:布蘭登堡人]][[Category:柏林人]][[Category: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Category:美國哲學會會士]][[Category:亞歷山大·洪堡|*]]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