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朱悦燫墓

增加 9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朱悦燫墓 ''' ,位于四川省 [[ 成都市 ]] 金牛区凤凰山南麓。1980年7月7日列为四川省重新确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归入 [[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蜀王陵。
==墓葬简介==
朱悦燫墓又名明蜀悼庄世子墓。朱悦燫是 [[ 朱元璋 ]] 第十一子蜀献王朱椿的长子,谥号悼庄世子,故得此名。墓葬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北星大道以东,现凤凰山公园南门西侧。
朱悦燫墓的墓室规模宏大,与同时期其他明蜀王陵建制相近。论墓室大小,朱悦燫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墓室坐东北朝西南,方位为南偏西55°;全长34.7米,高1.5-2米,地宫模拟王府形制建造,墓室有大门、二门,接下来是正殿,两侧为左右两厢,之后为中庭、圜殿,后殿为 [[ 陵寝 ]] 。墓室装饰为仿木结构建筑,细节装饰尤为华丽。
==出土文物==
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朱悦燫墓时,还出土了550多件 [[ 陶器 ]] [[ 铁器 ]] [[ 玉器 ]] 等随葬品,其中以500余件釉陶制作的仪仗俑最为珍贵。在 [[ 四川博物院 ]] 可以看到,这批陶俑分为文官俑、武士俑、乐俑、仪仗俑、侍俑等五大类别。
它们形象生动、制作精细、 [[ 色彩 ]] 艳丽,被誉为明初时期陶制工艺的精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元明之际,四川及成都 [[ 雕塑 ]] 艺术的发展水平。由于五百陶俑的排列位置在发掘之前一直保持有序状态未被破坏,它们也成为反映 [[ 明朝 ]] 初年亲王仪仗制度的重要历史资料。而朱悦燫墓地宫的格局,也为研究明初亲王陵墓制度以及 [[ 古代建筑 ]] 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不过,朱悦燫墓因地处山凹,地宫总会被水淹浸,有的墓壁已生出霉点。如今,陵墓入口处加了一道铁门,其精美难见天日。金牛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已把凤凰山朱悦燫墓片区规划为 [[ 古遗址公园 ]] 。目前,有关地宫的保护维修以及环境整治等规划已上报 [[ 国家文物局 ]] 等待批复。至于未来是否开放,还将从有利于“国保”的保护角度权衡。不过,作为成都市历史文化地标以及古遗址公园的一部分,朱悦燫墓的更多图文资料将向公众开放。
==保护规划==
朱悦燫墓现由金牛区文物管理所管理。2013年被列入 [[ 国家 ]] 大遗址保护规划成都片区的组成部分,并且已规划为凤凰山-朱悦燫墓片区古 ==参考文献==
113,1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