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南京博物院

增加 5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南京博物院.jpg|320px|缩略图|右|<big>南京博物院</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30/0e6a128046934321ae0bd2f54e196423_th.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31174479_35000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南京博物院 ''' 位于 [[ 江苏省 ]][[ 南京市 ]] 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半山园,占地8.3万多平方米,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省级历史艺术 [[ 博物馆 ]] [[ 国家一级博物馆 ]] ,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国民政府教育部1933年始创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兴建的现代综合性大型博物馆。
==历史==
1933年起,因 [[ 华北 ]] 局势日趋不安,以北京故宫为基础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开始进行文物南迁;为收纳这些 [[ 文物 ]] [[ 国民政府 ]] 教育部委托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 成立“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最初成立筹备处的时候,拟建人文、工艺、自然三大馆,1936年动工兴建。一年后,日军占领南京时,第一期工程仅完成大半;直到战后的1948年,才将徐敬直设计的“人文馆”竣工开放,即现南京博物院仿辽代风格的大殿;规划中的另外两馆,因时局原因(1946年国共爆发全面内战)未能实现。
1948年,国民政府将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国立中央博物院的文物精品运至 [[ 台湾 ]] ;1948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脱离负责筹运的“联合办事处”,其余四个机关合组“中央文物联合保管处”;1949年10月,改为“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下设故博组、中博组、中图组、电教组和总务组。1954年1月1日,国立中央图书馆(今 [[ 国家图书馆 ]] )于台北恢复建制后,更名为“国立中央运台文物联合管理处”。1955年11月,再次改名为“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1965年,国立故宫博物院于 [[ 台北 ]] 恢复建制后,国立中央博物院组织至始便无形中消失了。1986年,负责筹组中央博物院的中研院史语所汇集当时文物成立历史文物陈列馆。
1950年,位于南京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本部改名为南京博物院。此外,北平历史博物馆(今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曾一度归属于中央博物院建制而成为中央博物院北平分院。
==视频==
249,52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