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东羊后土庙

增加 4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东羊后土庙.jpg|32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p1-q.mafengwo.net/s10/M00/62/97/wKgBZ1kmzUeAIvxeAAEJ5pIJoxo54.jpeg?imageView2%2F2%2Fw%2F68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原图链接][http://www.mafengwo.cn/i/7042052.html 来自 马蜂窝 的图片]]]
''' 东羊后土庙 ''' 位于中国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尧都区土门镇东羊村,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东羊后土庙南北长104米,东西宽41米,占地4220平方米,现存山门、戏台、仪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圣母殿、耳房等建筑,其中戏台为元代建筑,圣母殿为 [[ 明代 ]] 建筑,余为清代建筑。圣母殿坐北朝南,重建于明 [[ 天启 ]] 二年(1622年),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顶。戏台坐南朝北,三面封闭,平面呈方形,单檐十字歇山顶,台基高1.75米,宽7.75米。
==简介==
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2 (1282 ) ,元大德七年(1303 (1303 ) )[[ 地震 ]] 毁,元至正五年(1345 (1345 ) 重修,现存大殿、献亭、 戏台等,其中戏台仍保持元代风格。 出临汾城西北, 车行15公里,便来到全国闻名的 元代 [[ 戏曲 ]] 舞台所在地——东羊 东岳庙。推开虚掩着的庙门,眼睛立刻被震慑了。在 绿树成阴、鲜花点缀之中,耸立着一个高大的 红墙褐瓦舞台——这就是有名的东羊东岳庙戏台。
戏台坐南朝北,平面 正方形,面宽7.47米,进深7.55米。正面敞廊,三面封闭,十字 歇山顶。台阶高1.75米,台宽7.75米,深3.5米,台前竖有二根园形抹角 石柱,下有覆莲 柱础,柱上浮雕莲花和牡丹花生 童子的图案,内檐梁架 斗栱三层,叠成八卦形 藻井,结构别致精巧,故戏台又称八卦亭。戏台后 墙壁画栩栩如生,东羊 元代戏台是全国仅存七座早期戏台中最为精巧的一座,工艺精湛。是研究 元杂剧在平阳一带发展历史和 金元时期戏台建造规制的重要实物资料。 历史上的东羊东岳庙香火很旺,庙宇内整日烟雾缭绕。正殿里供奉的是3米多高的 东岳大帝塑像,东 厢房是 十八层地狱塑像,西厢房是 十八罗汉及一些不知名的神塑。每年三月十二是 后土娘娘的生日,周边村庄的人们前来赶 庙会, 人山人海。土改时期,东岳庙内成了村里的小学校,他和村里的 孩子们在这里上学。上世纪 七十年代,因改建教室便把东西厢房拆掉了,后因东岳庙正殿成为危房, 山墙、后墙快要倒塌,村民便用木柱支撑起来,又怕学生进去玩耍发生危险,村里索性把正殿也给拆毁了,整个庙宇唯一留下来的就只有 后土 圣母殿了,东羊村东岳庙也就有了另一个名字——后土庙。 圣母殿让人 大开眼界。身着 明代服饰的后土圣母、娲皇娘娘、 碧霞元君 众星捧月般端坐在 莲花宝座上,她们的发式采用特髻,特髻上有四个金孔雀,口衔珠结,正面珠翠孔雀一,左右垂珠孔雀各一,中间配有珠管,是典型的明代发式。三位圣母面部丰腴,额中央饰有金色额黄,与 娥眉、 红唇相得益彰。三位圣母的服饰均为外着 披肩,穿交领大衫,胸背有 补子;一手持圭,另一手相扶;腰有玉环带,足穿 云头鞋,彰显出女性的尊贵。旁边的 侍女形象逼真,头戴黑色 毡帽饰垂带,帽顶有 金色花细及鸟雀衔珠。额部有额黄,面额丰满,身着较长的 比甲,内裙外露,应是明万历年间的一种 装束。更有一侍女在造型上一反过去生硬古板之风,犹推屋门半遮面,可与 晋祠宋塑侍女的清雅飘逸、纯情自然相媲美。在这些精美的明代塑像周围及大梁上,点缀着木刻悬雕 龙凤呈祥;站在牡丹团锦上的各路神仙,手持 朝牌更是惟妙惟肖。 现如今,这些精美的雕塑或缺臂或 断手,更有甚者 身首异处凌乱地堆放在墙边。且大多色彩已严重剥落。神像背后及大梁周边的木雕悬塑,或弯曲、断裂,或 摇摇欲坠,在尘土的笼罩下,仍掩饰不住她的美轮美奂。 环顾四周,大殿四处透风,外面的山墙多处开裂。
46,2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