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9
次編輯
變更
王朴(五代)
,無編輯摘要
== 生平 ==
=== 东归避祸 ===
<p style="text-indent:2em;">王朴自幼聪慧警敏、好学擅文。后汉乾祐三年(950年),王朴中状元,担任校书郎。<ref>《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八·(周书)列传八》:朴幼警慧,好学善属文。汉乾祐中,擢进士第……</ref>
<p style="text-indent:2em;">显德元年(954年),柴荣即位为帝,升王朴为比部郎中。因献《平定策》,升任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同年改任左散骑常侍、端明殿学士,成为柴荣身边重要的谋士。 <ref name="M8T">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第1次</ref> <ref>《新五代史·卷三十一·周臣传第十九》: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献《平边策》……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岁中,迁左散骑常侍,充端明殿学士。</ref>此时,柴荣锐意进取,决意征伐,有志统一天下,多次向大臣们询问良策,并选徐台符等二十名文学之士出谋画策。当时,这些文士大多不主张用武,认为应以文治为先。只有王朴等少数人讲求用兵之策,而王朴则主张先取江淮。柴荣早已知道王朴的为人,听了他的建议后,更加感到惊奇,就常与他商议天下大事,感到很满意,便下决心重用王朴。 <ref>《新五代史·卷三十一·周臣传第十九》:是时,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挠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翰林学士陶谷窦仪、御史中丞杨昭俭与朴皆言用兵之策,朴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ref>
<p style="text-indent:2em;">显德三年(956年),柴荣征江淮,任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回师后,提拔王朴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不久,升为枢密使、检校太保。<ref name=M8T/>显德四年(957年),柴荣再征江淮,任命王朴为东京留守,授以“便宜从事”。<ref>《新五代史·卷三十一·周臣传第十九》:四年,再征淮,以朴留守京师。</ref>在此期间,都城秩序井然。<ref name=M8T/> 王朴 === 天不假年=== <p style="text-indent:2em;"> 王朴性格刚直,处事果断,深得柴荣信赖。但他处事太刚,锋芒毕露,于“稠人广座之中,正色高谈,无敢触其锋者,故时人虽服其机变而无恭懿之誉”。<ref name=M8T/>
<p style="text-indent:2em;">显德六年(959年),王朴奉旨视察汴口。三月十五日(959年4月25日)<ref name=M1T/>,王朴在归朝后拜访前任宰相[[李谷]]。两人正在交谈时,王朴突然昏倒,猝然离世,享年五十四岁。下葬之日,柴荣亲临祭奠,以王钺叩地,多次大哭,赏赐大量财物以助治丧,并召见王朴的几个儿子,授予其官职。其后追赠王朴为侍中,将其画像与[[李蒨]]、[[郑仁诲]]等同祀于宫中功臣阁。<ref>《新五代史·卷三十一·周臣传第十九》: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Category:五代十国时期人物]][[Category:624 唐及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