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村糕干

增加 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杨村糕干'''是天津颇具特色的[[汉族]]民间糕类小吃,它以易[[消化]]、健脾胃、松软可口而著称于世。其外观洁白,不粘牙、不掉面、绵软筋道、内味独特。早在上世纪30年代,杨村万全堂茯苓糕干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荣获三等“佳乐”铜质奖章。1956年[[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 亲王 和夫人来杨村参观,杨村糕干成了招待贵宾的佳品。亲王和夫人都盛赞杨村糕干好吃,周恩来总理连说:“不减当年,不减当年”。
==简要介绍==
据谱载,杜氏原为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明永乐初迁江南大户充实畿辅,有杜金、杜银兄弟二人携眷北来武清,定居杨村北一里的北郑庄,至上世纪40年代,传至十四世。
初来北方的杨村杜氏(是清朝政府从浙江绍兴派出镇守运河的武官),以耕读为业,生活并不富裕。灵活而聪明的杜家,面对[[运河]]上运粮不息的江南船工,开始以[[ 水稻| 稻米]]、白糖为原料,做起适合南方人口味的糕干,颇受欢迎,生意越做越大。到了清末,前店后厂的杨村杜家开设的糕干店有万全堂、万金堂、万胜堂、万源堂、万顺堂等数家。据传,[[康熙]]皇帝七次出巡,三住杨村,每次都要吃杨村糕干,并且说:“糕干松软可口,容易消化,经常食用不亚茯苓,有健脾养胃之功效”遂有“茯苓糕干”之美名,并且嘉谕贡品,获准特供江南优质稻米为原料。其中“万全堂糕干”最富盛名,传说是杜氏第三代杜馥创设的店铺生产的,然而《杜氏家谱》第三世仅录杜应魁一人,不见杜馥之名,所以它的确切创设[[时间]]和创始人尚是疑问。 杨村杜氏北迁后五百年间,家族中虽乏巨富显贵,但文物孝廉、文物庠生还是代有其人。至清末民初,[[家族]]极重人才培养,[[大学]]毕业生、留洋生不断。如十二世杜鸿春,交通大学毕业生,曾任[[北京]]、[[张家口]]、[[开封]]无线电台台长;杜鸿训,国学生,曾任[[北洋政府]]国务院存记;杜鸿年,北洋陆军学堂毕业生,官中央混成旅旅长,补授陆军中将。十三世杜建勋,[[清华大学]]肄业;杜建初,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铁路[[工程师]];杜建维,[[北京大学]]医学院肄业;杜建业,辅仁大学肄业;杜建时,南京陆军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堪萨斯州]]陆军参谋大学,毕业后回国任[[中将]]参事、天津市市长之职,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可谓杜氏家族中出类拔萃者。
==参考文献==
124,8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