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弗罗茨瓦夫

增加 9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弗罗茨瓦夫.jpg|350px|缩略图|右|<big>弗罗茨瓦夫</big>[http://p1-q.mafengwo.net/s6/M00/25/A5/wKgB4lMsDUCAXy99AAE8P2czbvI51.jpeg?imageMogr2%2Fthumbnail%2F%211020x540r%2Fgravity%2FCenter%2Fcrop%2F%211020x540%2Fquality%2F100 原图链接][http://www.mafengwo.cn/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1152.html 来自 马蜂窝 的图片]]]
''' 弗罗茨瓦夫 ''' (波兰语:Wrocław;德语:Breslau,中文译为布雷斯劳、布列斯劳、洛克劳;捷克语:Vratislav;拉丁语:Wratislavia 或 Vratislavia),是波兰城市,位于 [[ 波兰 ]] 西南部的奥得河畔,自1999年起是下西里西亚省的省会。该市人口约为637,075人(2016年),列波兰第四大城(次于华沙、克拉科夫和罗兹),同时也是波兰仅次于华沙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在 [[ 经济 ]] [[ 文化 ]] [[ 交通 ]] 等诸多方面都在波兰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弗罗茨瓦夫在其城市发展史上的大部分时期内,一直是一个以多 [[ 民族 ]] 、多元文化为特色的城市,德意志、波兰、 [[ 捷克 ]] 、犹太等民族均扮演过重要角色。而德语曾长期是占有优势地位的 [[ 语言 ]] ,该市的德语名称布雷斯劳(Breslau)的知名度一直很高,二战以前该市曾是德国重要的工商业与文化名城之一,城市规模居全德国第六位,那时人口已达60多万。在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以后的领土调整和民族大迁徙中,该市是德国在战后失去的最大城市,原有的 [[ 德国 ]] 居民被迫西迁,而波兰东部因为割让给苏联,大批波兰人涌入这座城市导致弗罗茨瓦夫在人口构成上基本上成为一个纯粹的波兰城市,但由于保留下来的以及战后重建的大量普鲁士、 [[ 奥地利 ]] 乃至 [[ 波希米亚 ]] 风格的建筑,该市在波兰境内仍是一个颇为独特的城市。
==名称==
弗罗茨瓦夫最早见于记载,是在1000年,那一年波兰新成立了弗罗茨瓦夫教区,主教是约翰[1] 。最早的城市名称是Sigillum civitatis Wracislavie,得名于统治该市的波希米亚公爵弗拉季斯拉夫一世。 [[ 中世纪 ]] 早期,该市的名称是Vratislav(捷克语)或Wrocisław(波兰语)。拉丁语的市名Wratislavia是采用了捷克语的读音。波兰语的名称后来逐渐简化,由Wrocisław简化至Wrotsław, 到12 到[[12 世纪 ]] 再简化为Wrocław。在神圣 [[ 罗马帝国 ]] 、奥地利、普鲁士和 [[ 德国 ]] ,该市正式使用的官方市名除了使用 [[ 拉丁语 ]] 名称Wratislavia外,主要使用其德语名称“布雷斯劳”(Breslau)。今天,该市的名称问题仍然容易引起德国和波兰民族主义者的争议。对于该市现在占主体的波兰居民,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生的居民,该市过去曾使用过的德国名称“布雷斯劳”已经相当陌生,而且很有可能会触怒他们。
==经济==
弗罗茨瓦夫传统上是 [[ 西里西亚 ]] 工业区的核心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德国主要的工业城市之一,最早发展起来的产业是亚麻和棉 [[ 纺织 ]] 业,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和煤炭资源作为动力。后来, [[ 铁路 ]] 机车制造和电子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目前弗罗茨瓦夫的经济地位虽然不及二战以前,已经远远落后于昔日与之规模大致相当的 [[ 慕尼黑 ]] [[ 法兰克福 ]] ,但在波兰,该市仍然属于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经济规模在波兰城市中仅次于首都 [[ 华沙 ]] 。1990年以后,约2000多家国外公司在此设立了分公司,著名的大公司有Volvo、 [[ 西门子 ]] 、惠普、丰田汽车、 [[ 大众汽车 ]] 、东芝、Bosch等。 ==名人==
== 名人 ==
出生于弗罗茨瓦夫的名人有[[愛羅斯·阿茲海默]]([[阿兹海默病]]发现者)、[[亞道夫·安達臣]](19世纪[[国际象棋]]名人)、[[马克斯·伯格]](建筑师)、[[潘霍华|迪特里希·潘霍華]](進行反[[纳粹]]运动的宗教领袖)、[[恩斯特·卡西爾]](哲学家)、[[奧托·克倫佩勒]](德國[[指揮家]][[作曲家]])、[[古斯塔夫·羅伯特·基爾霍夫]](物理学家)、 [[斐迪南·拉萨尔]](德国社會主義者及革命者)、[[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第一次世界大戰]]著名王牌飛行員)、[[旺达·卢切薇兹]](著名女登山家)、[[腓特烈·施萊馬赫]](神學家和哲学家)、[[西勒修斯]](17世紀德國-波蘭宗教詩人)、[[伊迪特·施坦因]](德国哲学家,天主教修女)、[[胡果·斯廷豪斯]](数学家)、[[邁克爾·拉賓]](1976年[[圖靈獎]]得主)等。
该市的[[诺贝尔奖]]得主共有10位,他们是:
 
# [[特奥多尔·蒙森]](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
# [[菲利普·莱纳德]](19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50,9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