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

增加 12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jpg|350px|缩略图|右|<big>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雕像</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1334387839&di=0e6bff08d67416c71cb77a4bea08c09d&imgtype=0&src=http%3A%2F%2Fpic.gerenjianli.com%2Fmingren%2F1995%2F410495850.jpg 原图链接][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27/ggmibmnr38.html 来自 名人简历 的图片]]]
''' 弗里德里希 ''' ·施莱尔马赫(又译为士来马赫,德语: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年11月21日-1834年2月12日),德 国19 国[[19 世纪 ]] 神学家及 [[ 哲学家 ]] ,被称为现代神学、现代诠释之父,主张神的临在性,也就是强调 [[ 宗教 ]] “感觉”。
==生平==
施莱尔马赫出生在 [[ 西里西亚 ]] 的布雷斯劳(今属波兰),父亲是普鲁士军队中的归正会随军牧师。他就读于哈勒大学,尤其对神学和释经学有兴趣。他亦广泛阅读 [[ 哲学 ]] 著作,尤其是 [[ 柏拉图 ]] [[ 亚里士多德 ]] 、斯宾诺莎、康德、 [[ 费希特 ]] 、雅可比的著作。他在1799年完成《论宗教》。
从1802年到1804年,施莱尔马赫担任 [[ 波美拉尼亚 ]] 省Słupsk镇的牧师。1804年,他担任 [[ 哈勒大学 ]] 牧师和神学教授,直到1807年。
==早期敬虔派的影响==
他祖父为改革宗神学家,是一位敬虔派人物,特别活跃于启示录论团体中。他的母亲是 [[ 柏林 ]] 首要宫廷牧师的女儿。他父亲也是一位敬虔派,属于亨胡特(Herrnhuter)的兄弟会团体。士来马赫原本应当是继承家族敬虔派兄弟会的成员,从他约十五岁被父亲送入尼斯基所属的兄弟会寄宿学校。17岁时进入位于巴尔比一所兄弟会神学院就读神学,这间神学院不像哈勒敬虔派重视因罪而忏悔的内在感情,在这里 [[ 生活 ]] 非常严刻,是一所关注被上帝救赎的喜乐的学院。
他在此神学院修读神学两年,专注的修习内在生活的敬虔。虽身处于敬虔派的环境下,但却喜爱读哲学书籍,特别爱读康德的书,因此 [[ 康德 ]] 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对他日后神学影响极大。不过不是康德的言论他都全盘接收,至少在 [[ 伦理学 ]] 及宗教范围士来马赫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此时的他对敬虔派思想所提倡与耶稣的内在交通无法获得令他满足,理性主义对他而言是一个新的开端,也是挑战,浪漫主义的思想正大张旗鼓的影响整个 [[ 欧洲 ]][[ 政治 ]] 及社会,改革宗的路得派信仰又不能令当时所接触的 [[ 知识分子 ]] 信服,而他也必须要以新的神学眼光来看待这世代。学习神学两年之后,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到:“我无法相信他的死具有代赎意义,因为他自己从未这么明显的说过,而且我也很难相信这是必要的‧‧‧上帝怎么会由于人不够完善就要惩罚他们呢?”。
==理性主义的影响(大学时期)==
在哈勒大学的理性主义底下,热衷于希腊哲学的思想,此时是他整个神学思想的转捩点,他不仅翻译希腊哲学书籍,并撰写有关亚理斯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学术著作,为要在当时世界观冲击下作一番的神学反省。我们必须说一位神学家不应该只是停留在 [[ 信仰 ]] 私有化里头而不与外界接触,相反的是要注意当时代思想的脉动。我们从士来马赫看见了新时代神学观,他首先尊敬希腊哲学的思想,也肯定理性主义时期下的产物(肯定历史批评法),甚至现代 [[ 科学 ]] 、人文哲学、 [[ 艺术 ]] …等。若以现代神学家而言他可说是第一位,因为一位现代神学家正是需要重新阐释 [[ 基督教 ]] 信仰,可以看见他在哈勒大学正努力装备着自己的神学观。
==浪漫主义的影响==
正是浪漫主义的激流熏陶下,他加入了现代柏林上层社会的浪漫派圈子,例如与浪漫派精神领袖施勒格尔在一起住了两年,并每天去亨利得、赫茨(H. Herz)的沙龙。他是一位与人文主义 [[ 作家 ]] [[ 艺术家 ]] [[ 诗人 ]] 、哲学家交往密切的神学家,他没有神职人员对浪漫主义思想的偏见,他认为每一个人都能因为敬虔而将自我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相信艺术的价值与友谊,他成功的将宗教敬虔情感与浪漫主义作一结合。对于艺术家而言,他将情感表达在创作上,这也是敬虔,而神是创造的神,注重每一个细节,从被造物的身上即可看见祂是注重 [[ ]] 感的神,因此浪漫主义也许是神派来一个天使,敲响了教会的钟声,唤起了教会沈闷的 [[ 礼仪 ]] 。在这种对理性越发枯燥,对人类“感觉”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看士来马赫的贡献便格外清楚。 对情感他深爱格如诺,但却无法一起厮守,士来马赫在感情生活遭受挫折后,以对柏拉图著作的翻译来弥补伤痛、保持清醒,并以批判的手法批评历史中各样道德理论。对一位牧师而言,他将神学与现代哲学注入新的阐释。
==思想==
施莱马赫思想的明显特征是努力将其他思想家对立的 [[ 概念 ]] 结合到一个统一的体系之内,他既是唯物主义者又是唯心主义者,既是个人主义者又是普救论者,即是一元论者又是二元论者,既是感觉论者又是知性论者,既是自然主义者又是超自然主义者,既是理性主义者又是神秘主义者,既是相信神秘直觉说的诺斯替派又是不可知论者。他在哲学、 [[ 道德 ]] 、宗教和神学方面都是站在中间立场的王子,但他并不寻求与对手和解,或隐藏、弱化不同之处。相反,他带来最尖锐的观点。他的思想几乎触及到全 [[ 宇宙 ]]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努力使科学与哲学、宗教和神学和谐的典型代表。
==视频==
248,71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