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廖文奎

增加 18,727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name = 廖文奎 | birth_date = 1905 年 11 月 14 日 | birth_place = {{QING}}福建省南靖府永豐縣 | death_date = 1952 年 | d…”
{{Infobox person
| name = 廖文奎
| birth_date = 1905 年 11 月 14 日
| birth_place = {{QING}}[[福建省]][[南靖府]][[永豐縣]]
| death_date = 1952 年
| death_place = {{HKG-1959}}
| education = {{JPN}}[[同志社中學]] (1923) <br />
{{CHN-ROC}} [[金陵大學]] (1928) <br />
{{US}}[[芝加哥大學]]<br />(哲學碩士 1929;哲學博士 1931)
| era = [[20世紀哲學]]
| research = [[臺灣哲學]]
}}

'''廖文奎'''(英文:Wen Kwei Liao 或 Joshua Liao,1905年11月14日-1952年),本名'''廖溫奎''',[[台灣]][[雲林]][[西螺鎮|西螺]]人<ref>{{Cite book|title=環球中国名人傳略(上海工商各界之部)|last=據《環球中國名人傳略》(1944),廖文奎出生於福建南靖永豐,但廖氏成長於西螺,故傳記通常載為西螺人。參見,李元信(編)|first=|publisher=環球出版社|year=1944|isbn=|location=上海|pages=138}}</ref>,[[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廖文奎不但是[[台灣獨立]]理論的鼻祖,同時也是[[台灣民族主義]]思想的重要理論奠基者。

==生平==
廖文奎出身臺灣雲林[[西螺鎮|西螺]]望族,世代業儒<ref>{{Cite journal|title=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臺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url=http://lawdata.com.tw/tw/detail.aspx?no=158824|last=吳叡人|date=1999-09-01|issue=37:3|pages=47–00}}</ref>。父廖承丕(1871—1939)是當地仕紳,擁數千甲地,1916年任為臺南州虎尾郡西螺區長,1919年兼攝新莊區長,母陳明鏡(1875—1966)是嘉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長老教會]]傳教師陳有成之妹,畢業於[[台南市|臺南市]]的[[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長榮女子中學]]。廖承丕夫婦篤信基督教,捐地建教會並出任長老,修繕交通,舉任公益。廖家宅邸大承堂坐落在西螺鎮中心。育有子女八人,廖溫仁、廖溫奎(文奎)、[[廖文毅|廖溫義(文毅)]]、廖溫正、廖溫進、廖春葉、廖玉霜、廖玉梅均受到高等教育、其中溫仁、文奎、文毅皆為一時俊傑。<ref>[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figure_detail.hpg&project_id=&dtd_id=&subject_name=&subject_url=&xml_id=0000300548&who=%E5%BB%96%E6%89%BF%E4%B8%95 廖承丕 1871—1939,臺灣人物小傳,臺灣記憶網站]</ref>

廖文奎在公學校畢業以後,1919年直接赴[[日本]]京都就讀[[同志社大學|同志社中學]],萌生以西洋科學方法研究中國思想之志。1923年中學畢業後,入美國人開辦的教會學校[[南京]][[金陵大學]],專攻[[哲學]]。1928年大學畢業以後,廖再度遠赴重洋,赴美就讀於芝加哥大學哲學系,入芝加哥學派[[實用主義]] [[喬治·賀伯特·米德]]與 {{Internal link helper/en|James Hayden Tufts|James Hayden Tufts}} 之門,專攻哲學史。1929年受 {{Internal link helper/en|E. A. Burtt|E. A. Burtt}} 指導完成論文《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Modern Idealism as Challenged by Its Rival)取得哲學碩士學位,1931年由 {{Internal link helper/en|James Hayden Tufts|James Hayden Tufts}} 指導以一篇融合[[社會心理學]]和比較思想史的論文文《道德對法律:社會行為動因的歷史分析》(Morality versus Legality: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ng Factors of Social Conduct)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奠定其社會心理學在理論與實踐的基礎。博士論文於1933年由[[英國]]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出版社以《個人與共同體:社會行為動因的歷史分析》(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mmunity: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ng Factors of Social Conduct)為題改寫出版,收在《國際心理學、哲學和科學方法叢書》(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Psychology, Philosophy and Scientific Method)內,與[[維根斯坦]]、[[容格]]、[[皮亞傑]]、[[羅素]]、[[馬林諾斯基]]和[[梁啟超]]《中國哲學史》英譯本並列。

1931-1932 年間,廖文奎訪問歐陸,短暫在德國[[柏林大學]]與法國[[巴黎大学|巴黎大學]]短研,回國旋即展開如火如荼的學術翻譯研究。此後再赴[[南京]]擔任[[國立政治大學|中央政治學校]]、[[陸軍軍官學校]]和[[金陵大學]]等校的哲學教授,直到 1937 年因戰禍蔓延前,為其他學術生涯之高峰,包括《比較公民訓練》、《人生哲學之研究》、翻譯日本法學博士稻田周之助《政治心理論》,及《孫中山之政治醫學:總理遺教綜論》、《韓非子全集》英譯等,為中央政治學校研究部叢書,並由自家經營的大承出版社出版。廖文奎的學術能量發揮在政治心理學的[[實用主義]]如何接合中國哲學史跟當時流行的生命哲學;直到二戰爆發前後,廖文奎中日美求學經驗與擅通各國語言的跨文化能力,卻使得中日安全單位質疑其國家忠誠,成為祖國的陌生人廖文奎與弟[[廖文毅]]因中日戰火加劇,回到臺灣。1939 年 5 月,父親廖承丕逝世後,成立「大承興業株式會社」並擔任社長,廖文毅任專務取締役,廖溫進任常務取締役。1939 年 7 月赴[[上海]],再度擔任大學教職。

1945年二戰結束,8月廖文奎召集旅居上海的台灣人組成「臺灣光復同志會」(後更名「臺灣革新會」),發表<台灣光復同志會宣言>,以協助政府重建家園,11月發行《台灣月刊》。廖以該會訓育部名義,負責教導隸屬於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的[[台灣義勇隊]]第三支隊訓練班。1946年9月從上海回臺,積極與早先返鄉的三弟[[廖文毅]]參與臺灣革新協會的[[臺灣光復|光復]]運動,並且籌辦《前鋒》雜誌,從公共領域一方面他對中國這個祖國對臺灣的重新教育啟蒙,另一方面藉由[[社会心理学|社會心理學]]的智識來實踐。但隨著戰後臺灣政治經濟環境的惡化加上[[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變]],1946 年在上海刊物《震旦》發表法文〈Quo Vadis Formosa?〉,隔年在《The China Weekly Review》發表〈Imperialism vs. Nationalism in Formosa〉。廖文奎可能對政治理想的實踐再次落空感到失望,與廖文毅走奔香港組成「臺灣再解放聯盟」,1948 年曾因此遭[[上海]][[吳淞]]警備司令部逮捕監禁百日,時後擔任[[香港大學]]教授,1950 年出版《Formosa Speaks》宣告臺灣地位應獨立,1952 年於[[香港]]逝世。

== 理論與主張 ==
廖文奎的國族認同,從三民主義的祖國改革派改宗為臺灣獨立理論的奠基者,其思想體系可略分為:

=== 實用主義的政治心理學 ===
廖文奎師從[[實用主義]] [[喬治·賀伯特·米德]] 與 {{Internal link helper/en|James Hayden Tufts|James Hayden Tufts}} 門下,碩博士論文從[[社会心理学|社會心理學]]作東西哲學之比較,肯認社會(道德及法律上)的規範性起自社群自身的集體認同,其著作《個人與共同體:社會行為動因的歷史分析》開宗即說明「個體如何受社群所決斷,且作為智識領袖如何互應。個體本身為社群之產物,進而可能成為其指引」為其研究旨趣 (how each one as an individual member is determined by his community and how he as an intellectual leader reacts upon it. That the individual is essentially a product of the community, and yet may by chance become a guide of it)<ref name=":0">{{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hl=de&lr=&id=JK0ABAAAQBAJ&oi=fnd&pg=PP1&dq=,+The+Individual+and+the+Community:+A+Historical+Analysis+of+the+Motivating+Factors+of+Social+Conduct.+London&ots=Y3d8YP2Uo3&sig=lmtK0VREHobGXRfnDDMGmPSlJis|title=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mmunity: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ng Factors of Social Conduct|last=Liao|first=Wen Kwei|date=1933|publisher=Kegan Paul, Trench, Trübner|year=|isbn=9781317829881|location=London|pages=|language=en|chapter=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mmunity: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ng Factors Of Social Conduct}}</ref> 。廖文奎奠基自[[社会心理学|社會心理學]],無論是學術研究或公共論述,都可見他強調社群與個人的互動。

=== 人生哲學與新儒家 ===
1920年代,[[张君劢|張君勱]]等引自歐陸哲學家[[倭铿]]及[[亨利·柏格森|柏格森]]對科學主義批判的「[[人生哲学|人生哲學]]」(Lebensphilosophie) 引發與[[胡適]]等的[[科玄論戰]]。此波論戰的智識遺產在1930年代受[[中國國民黨|國民黨]][[中央俱樂部|CC派]][[陳果夫]]、[[陳立夫]]吸收發展[[三民主義]]的唯生論及[[新生活運動]]之面向 <ref>{{Cite journal|title=陳立夫《唯生論》與柏格森哲學關係之探討|author=張典魁|url=http://tci.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resource&s=id=%22A10004758%22.&searchmode=basic&tcihsspage=tcisearch_opt1_search|journal=中正歷史學刊|issue=|doi=|others=|year=|volume=12|page=157-194|pmid=}}</ref>。廖文奎返回中國任教之後,其著作受到此學術風氣濡染。從早先1933年出版的《個人與共同體:社會行為動因的歷史分析》,他即以最後一章節[[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思想體系定為中國傳統儒學及西方哲學的混合<ref name=":0" /> 。1930年代出版的《比較公民訓練》、《人生哲學之研究》、譯著《政治心理論》,及《孫中山之政治醫學:總理遺教綜論》等,也不斷強調從西方哲學取路研究證成儒學思想。此外,廖文奎從實用主義、人生哲學詮釋儒學思想外,也不斷翻譯中國思想著作,如1937年所譯的《韓非子全集:中國政治科學經典》(The Complete Works of Han Fei Tzu: A Classic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迄今仍是漢學界研究[[韩非子|韓非子]]相當重要的典籍翻譯參考。

=== 現代國家建構的理想國 ===
廖文奎從早期祖國改革派,企圖從[[实用主义|實用主義]]、[[人生哲学|人生哲學]]詮釋傳統,開創出中國[[憲政民主]]。戰後與廖文毅籌辦的《前鋒》雜誌多次肯認國民黨派系中以文人組成[[政學系]],主張憲政改革與公民教育的重要。直至1947年[[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變]]發生前後,廖文奎已不斷明白公開表示<ref>{{Cite journal|title=Quo Vadis Formosa?|author=Wen-kwei Liao|url=|journal=Bulletin de l'Universit? L'Aurore|issue=7|doi=|others=|year=1946|volume=3|page=1-30|pmid=}}</ref><ref>{{Cite journal|title=Imperialism vs. Nationalism in Formosa|author=Wen-kwei Liao|url=|journal=The China Weekly Review|issue=7|doi=|others=|year=|volume=104|page=|pmid=}}</ref><ref>{{Cite journal|title=臺灣に於ける帝國主義と民族主義との?爭|author=廖史豪 譯|url=|journal=前鋒|issue=15|doi=|others=|year=1947|volume=|page=3-12|pmid=}}</ref><ref>{{Cite book|title=Formosa Speaks|last=Wen-kwei Liao|first=|publisher=The Formosan League for Re-emancipation/Graphic Press|year=1947|isbn=|location=Hong Kong|pages=}}</ref>,[[陳儀]]奉派接收臺灣只是戰勝國的接收,而不是臺灣主權的轉移,國民政府統治臺灣與[[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麥克阿瑟]]統治日本一樣,都是臨時性的,臺灣地位仍然未定<ref>{{Cite book|url=http://140.119.115.26/handle/140.119/53314|title=臺灣國際地位研討會|last=薛化元|first=|publisher=台灣法治暨政策研究基金會、台灣國際法學會、台灣歷史學會、國立台北大學城仲模教授學術講座(2009-11-21)|year=2009|isbn=|location=|pages=|chapter=從歷史文獻看臺灣國際的定位問題}}</ref><ref>{{Cite book|url=https://www.worldcat.org/oclc/849761003|title=臺灣國家定位的歷史演變|last=陳儀深|first=|last2=|date=2004|publisher=玉山社|year=|isbn=9867819632|edition=|location=|pages=|chapter=|oclc=849761003}}</ref>。然而這樣的期盼在目睹陳儀統治的專斷失能下,廖文奎則與許多原本期盼祖國改革派的臺灣文人一樣,選擇以自身理念建構出新的理想國。

== 著作列表 ==
列表為廖文奎著作<ref>{{Cite web|url=http://philo.programs.sinica.edu.tw|title=日治時期臺灣哲學文獻清單列表|accessdate=11-01-2018|author=中央研究院|date=|publisher=}}</ref>:

=== 學位論文 ===
* 1929 Modern Idealism as Challenged by Its Rivals.[芝加哥大學哲學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E. A. Burtt]
* 1931 Morality Versus Legality: Historic Analyses of the Motivating Factors of Social Conduct.[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James Hayden Tufts]

=== 著書 ===
* 1933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mmunity: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ng Factors of Social Conduct.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übner.
* 1936《比較公民訓練》。南京:大承[中央政治學校研究部叢書]。
* 1936《人生哲學之研究》。南京:大承[中央政治學校研究部叢書]。
* 1937《孫中山之政治醫學-總理遺教綜論》。南京:大承[中央政治學校研究部叢書]。
* 1950 Formosa Speaks. Hong Kong: The Formosan League for Re-emancipation/Graphic Press.

=== 篇章論文 ===
* 1936〈書報介紹及論文提要:比較公民訓練〉,《民教通訊》,卷2期9,頁27。
* 1936〈政治醫學論〉,《黃埔(南京)》,卷6期6,頁65-70。
* 1937〈江西省非常時期之政治訓練(附表),《政治季刊(南京)》,卷2期1,頁173-190。
* 1937〈書報評介:室伏高信著《南進論》〉,《外交評論》,卷8期2,頁185-188。
* 1937〈書報評介: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national Conduct〉,《外交評論》,卷8期2,頁189-191。
* 1937〈書報評介:Japan's Foreign Relations, 1542-1936〉,《外交評論》,卷8期4,頁 179-202。
* 1945〈臺灣光復同志會宣言〉,《臺灣月刊(創刊號)》,頁2-3(上海,1945年11月)。
* 1945〈臺灣光復詞 [歌曲]〉,《臺灣月刊(創刊號)》,頁3(上海,1945年11月)。
* 1946〈思想光復論〉,《臺灣月刊》,卷1期1,頁 3。
* 1946〈人生哲學之研究:思想建設〉,《臺灣月刊》,卷1期1,頁 22-26。
* 1946 Quo Vadis Formosa?. Bulletin de l'Universit? L'Aurore [震旦雜誌], 3(7), pp. 1-30.
* 1947 Imperialism vs. Nationalism in Formosa.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104, 7 (Shanghai, Jan.18, 1947), pp. 191-93.[廖史豪(譯),1947,〈臺灣に於ける帝國主義と民族主義との?爭〉,《前鋒》,期15(臺北1947年2月21日),頁3-12。]

=== 編譯 ===
* 1936《政治心理論》(原作:稻田周之助)南京:大承(中央政治學校研究部叢書)。
* 1937 The Complete Works of Han Fei Tzu: A Classic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 1). London: Percy Lund Humphries R Co., Ltd. Loden & Bradford.
* 1939〈兒童的習慣〉(原作:C. A. Aldrich),《教育雜誌》,卷29期5,頁67-68。
* 1939〈實現個性之教育〉(原作:George D. Stoddard),《教育雜誌》,卷29期6,頁74-75。
* 1959. The Complete Works of Han Fei Tzu: A Classic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 1). London: Percy Lund Humphries R Co., Ltd. Loden & Bradford.

== 參考文獻 ==
<references />

== 參見 ==
*國家圖書館,'''《'''[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toolbox_figure_detail.hpg&xml_id=0000296031 臺灣人物小傳─廖文奎]》。

*中央研究院「日治臺灣哲學與實存運動」研究計畫,《[http://philo.programs.sinica.edu.tw 日治時期臺灣哲學文獻清單列表]》。

*臺灣大學哲學系,《[http://homepage.ntu.edu.tw/~philo/Taiwan/taiwanphilosophy.htm 臺灣哲學研究資料庫]》。

*杜謙遜,〈[http://www.pct.org.tw/article_peop.aspx?strBlockID=B00007&strContentID=C2010081500015&strDesc=&strSiteID=&strCTID=CT0005&strASP=article_peop 廖文毅家族信仰史]〉,《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教會人物誌》。

*杜謙遜,《[https://www.slideshare.net/twnathan/01-62971007 廖文毅博士家族相簿]》,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典藏臺灣」數位典藏計畫,《[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Search/Search.jsp?CID=54179&QS=%B9%F9%A4%E5&ShowPage=1 打里摺文物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建置,埔里長老教會「謝緯紀念青年營地」賴貫一牧師所有)。

*[[吳叡人]],1999,〈祖國的辯證:廖文奎(1905-1952)臺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思與言》,卷37,頁47-100。[重新刊載於洪子偉(編),2016 ,《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頁 191-234。臺北:聯經。]

*[[吳叡人]],2016,〈「Quo Vadis Formosa?」:在資本主義—國家巨靈的陰影下〉,《受困的思想》,頁344-355。臺北:衛城。

*[[張炎憲]],1992,〈戰後初期臺獨主張產生原因的探討:以廖家兄弟為例〉,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臺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編),《二二八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279-304。臺北:[[自立晚報]]。

*[[張炎憲]],2000,〈廖文毅、臺灣共和國與島內活動〉,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編),《臺灣獨立運動的先聲:臺灣共和國(上冊)》,頁1-18。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蔡政宏,forthcoming,〈廖文奎的道德直覺論〉,洪子偉、鄧敦民(編),《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顏貝瑜,2012,《在本土認同與普世認同之間選擇:從廖文奎到廖光生的中國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

*楊欽堯,2013,《二二八事件前後廖文毅思想轉變之研究》。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

*林慶彰(編),2000,《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下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Stefan Fleischauer, 2008, Der Traum von der eigenen Natio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der Unabhängigkeitsbewegung Taiwans. Wiesbaden: VS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

==相關條目==
*[[臺灣哲學]]
*[[台灣獨立運動]]
*[[台灣獨立運動的代表性人物]]

{{DEFAULTSORT:Liao廖}}
[[Category:臺灣獨立運動者]]
[[Category:台灣思想家]]
[[Category:台灣哲學家]]
[[Category:香港大學教授]]
[[Category:國立政治大學教授]]
[[Category:芝加哥大學校友]]
[[Category:客家裔臺灣人]]
[[Category:西螺人]]
[[Category:張廖姓|W文]]
[[Category:日治臺灣哲學與實存運動哲學家]]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