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炳灵寺石窟

增加 24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炳灵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
炳灵寺石窟现存洞窟34个,龛149个;石雕像694身,泥塑像82身 <ref>[https://news.gujianchina.cn/show-8322.html 临夏炳灵寺石窟——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建家园,2019-10-23</ref> ;洞窟形式和云冈、龙门近似,但[[佛龛]]多作覆钵式塔形,为别处少见;有代表性的是第169窟,窟中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墨书题记,为此处最早的纪年。
==历史沿革==
===名称演变===
西汉前此地域为羌人聚居地,据考证,北魏前此窟称“唐述窟”。所谓“唐述”,即羌语“鬼窟”之音译。故积石山称为唐述山 <ref>[http://www.guoxuedashi.com/diming/4295e/ 小积石山],国学大师</ref> ,河水亦称唐述水,表明它曾是羌族势力统辖的地区,也可见此地在古人眼中是神秘莫测的地方。同时,此地又是“[[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交通要道,它是取道青海到达流沙,中亚西域通往西亚的必经之地。故有“丝绸之路”右南线“临津古渡”之称。西秦乞伏氏曾花费三年功夫在附近黄河上架桥,号称“桥高五十丈”,所以西秦曾选此地为国都。
相传,晋代名僧法显当年就是从这里渡黄河赴[[印度]]取经,并留有他的题记。西秦氏信佛法,并聘中原和西域著名高僧昙摩毗、玄高等为护国大禅师。昙弘、玄绍诸僧也到过西秦。高僧玄绍就在炳灵寺“蝉蜕而逝”。由此可知,当时的西秦已有“凿仙窟以居禅”的风气。至唐代,唐述山已成为佛教丛林,改称灵岩寺,强胜的吐蕃王朝政权也一度占领此地。到[[宋代]],笃信佛教的吐蕃赞普王朗达玛第五世孙确斯罗于1032年建立了以青唐(今西宁)为中心的确斯罗藏族政权,占有整个河州地区,炳灵寺也随之为其所有,唐之灵岩寺才改称为藏语音译的炳灵寺,方沿用至今。
<center>{{#iDisplay:i0637vfac14|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251,13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