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尸子

增加 22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尸子:[[先秦]]杂家著作。《[[汉书]]·[[艺文志]]》杂家有“《尸子》二十篇”﹐班固自注﹕尸子“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刘向《荀子书录》说尸子著书“非先王之法﹐不循孔氏之术”﹐似曾有法家倾向。《隋书·经籍志》杂家记载: “《尸子》二十卷﹑目一卷。梁十九卷。秦相卫鞅上客尸佼撰。其九篇亡﹐魏黄初中续。”可见原书在三国时已亡佚一半﹐所以黄初(220~226)中才续补了九篇。《後汉书?宦者吕强传》李贤注说:“(佼)作书二十篇﹐十九篇陈道德仁义之纪﹐一篇言九州险阻﹑水泉所起也。”这里说十九篇陈道德仁义﹐显然与刘向《别录》所说的商鞅师尸佼的思想不合。[[隋朝|隋]]唐以来流传的《尸子》﹐虽非汉以前《尸子》之旧﹐却反映了魏黄初中人续补的内容。这个本子到[[宋朝|宋代]]又已亡佚﹐宋末王应麟所见《尸子》只存一卷。唯《群书治要》中尚残存十三篇佚文。清代辑《尸子》的有许多家﹐《心斋十种》本为惠栋辑﹐任兆麟补辑。《平津馆丛书》本乃章宗源辑﹐孙星衍补辑。《湖海楼丛书》本为汪继培辑。《尸子》佚文的思想兼宗儒﹑墨﹑名﹑法﹑[[阴阳]]﹐的确算是杂家。而这正是道家的优点与特色。但书中保存先秦《尸子》的多少内容﹐难於辨析。
《尸子》一书早佚,后由[[唐朝|唐代]][[魏徵]]、[[清朝|清代]]惠栋、汪继培等辑成 <ref>[https://www.sohu.com/a/162597565_742228 “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尸佼],搜狐,2017-08-06 </ref> 。《汉书·艺文志》著录《尸子》二十篇。
==人物生平==
根据[[班固]]的记载,尸子名佼,鲁国人,是商鞅的老师(“商鞅师之” 为“商鞅以师事之 或者[[商鞅]]师从尸子”的意思)。刘向说:“楚有尸子”,又说他为“晋人”,是商鞅之客,“卫鞅商君谋事划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也 <ref>[http://www.docin.com/p-1111034022.html 尸子劝学],豆丁网, 2015-3-29</ref> 。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刘向《别录》,据《史记·孟荀列传·集解》所引)
尸佼逃往蜀后,写作《尸子》书。《汉书·艺文志》列尸佼为杂家。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墨、道、法各家,和[[孟轲]]、荀卿、商鞅、[[韩非]]等人的思想都有相通处;对农家许行也有影响;在[[思想]]史上是个重要环节。
110,84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