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欧洲

增加 37,621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noteTA |G1 = Country |1 = zh-hans:黑山; zh-hk:黑山; zh-tw:蒙特内哥罗; }} {{for|其它相似主题|欧洲 (消歧义)|欧罗巴 (消歧义)}} {{Infobox C…”
{{noteTA
|G1 = Country
|1 = zh-hans:黑山; zh-hk:黑山; zh-tw:蒙特内哥罗;
}}

{{for|其它相似主题|欧洲 (消歧义)|欧罗巴 (消歧义)}}

{{Infobox Continent
|title = 欧洲
|image = [[File:Europe orthographic Caucasus Urals boundary (with borders).svg|220px]]
|area = {{convert|10,180,000|km2|sqmi}} (第6)
|population = 742,452,000 (2013年; [[洲#面积及人口|第3]])
|density = {{convert|72.9|/km2|/sqmi}}(第2)
|GDP_nominal = $19.7 trillion (2016,{{tsl|en|List of continents by GDP (nominal)||3rd}})
|GDP_PPP = $25.9 trillion (2016,3rd)
|demonym = [[欧洲民族|欧洲人]]
|countries = ~[[欧洲国家和地区列表|50个国家]] (和~[[欧洲国家和地区列表#欧洲国家和地区列表|5个有限承认国家]])<!--注:数字为估计 "~".-->
|dependencies = [[欧洲国家和地区列表|4个属地]]<!--Gibraltar, Isle of Man, Guernsey and Jersey. Note: The Faroes and Aland are constituent parts of their states, not dependencies.-->
|languages = [[欧洲语言|~225种语言]]<ref>[http://edl.ecml.at/LanguageFun/LanguageFacts/tabid/1859/Default.aspx Language facts – European day of langages], Council of Europe. Retrieved 30 July 2015.</ref>
|time = [[UTC±00:00|UTC-1]] 至 [[UTC+05:00|UTC+5]]
|internet =
|cities =
{{unbulleted list
|[[欧洲城市列表|欧洲最大城市]]<ref>''Annual Popul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with 300,000 Inhabitants or More in 2014, by Country, 1950-2030 (thousands), [http://esa.un.org/unpd/wup/CD-ROM/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14 revision] {{Wayback|url=http://esa.un.org/unpd/wup/CD-ROM/ |date=20150218125411 }}'', 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tsl|en|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Retrieved 21 August 2015. Note: List based on estimates for 2015, from 2014.</ref>

<!--1-->|{{flagicon|TUR}} [[伊斯坦布尔]]<!--14,163,989-->{{NoteTag|伊斯坦布尔横跨欧亚大陆,经济和历史中心位于欧洲一侧,有三分之二人口居住在欧洲,有三分之一人口居住于亚洲。}}
<!--2-->|{{flagicon|RUS}} [[莫斯科]]<!--12,165,704-->
<!--3-->|{{flagicon|FRA}} [[巴黎]]<!--10,843,285-->
<!--4-->|{{flagicon|UK}} [[伦敦]]<!--10,313,307-->
<!--5-->|{{flagicon|ESP}} [[马德里]]<!--6,199,254-->
<!--6-->|{{flagicon|ESP}} [[巴塞罗那]]<!--5,258,319-->
<!--7-->|{{flagicon|RUS}} [[圣彼得堡]]<!--4,992,991-->
<!--8-->|{{flagicon|ITA}} [[罗马]]<!--3,717,956-->
<!--9-->|{{flagicon|GER}} [[柏林]]<!--3,563,194-->
<!--10-->|{{flagicon|UKR}} [[基辅]]<!--3,375,000-->
<!--11-->|{{flagicon|GRC}} [[雅典]]<!--3,090,508-->
}}
}}

'''欧罗巴洲'''({{lang-el|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于[[希腊神话]]的「[[欧罗巴]]」({{lang-el|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convert|10180000|sqkm|sqmi|-3}},[[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仅次于[[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个已独立的[[主权国家]]。

欧洲东以[[乌拉山脉]]、[[乌拉河]],东南以[[里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与[[亚洲]]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极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欧陆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 (挪威)|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与亚洲合称为[[亚欧大陆]],而与亚洲、非洲合称为[[欧亚非大陆]]。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我们的国家之前的事,

== 名称 ==

{{Further|跨大陆国家列表|洲}}
<center>
<div class="thumbinner overflowbugx" style="overflow:auto;">
<small>可点击欧洲地图:显示与亚洲大陆因历史原因形成的边界线。(参见[[洲#洲与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获得更多信息)。

图例:<font color="blue">'''蓝'''</font> = [[跨大陆国家列表|洲际国家]];<font color="green">'''绿'''</font> = 有时会被认为是欧洲,但在欧洲边界线之外。
</small>
</div>
{{Europe and seas labelled map}}
</center>

欧洲名字的来历可能是来自[[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叫做[[欧罗巴]]的女子,她受到变成公牛的[[宙斯]]的引诱。<ref>[http://www.sqyw.net/article_view.asp?id=4406 各大洲的全称及由来],三桥语文网,2006年10月31日</ref>一个更学术性的说法是:这个词可能来源于[[闪族语]],表示“日落之地”<ref>[http://www.etymonline.com/index.php?term=European Etymonline: European],Etymonline,2006年9月10日</ref>。

而中文中的欧罗巴一词,是在由16世纪[[利玛窦]]所翻译的[[坤舆万国全图]]中所率先使用的<ref>[http://211.103.157.86:81/Jweb_zjuskb/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9237 利玛窦世界地图在日本—江静]{{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2010年5月6日</ref>。

== 地理 ==
{{Main|欧洲地理}}

=== 地形 ===
[[File:Europe satellite orthographic.jpg|200px|right|thumb|这张欧洲地理环境的卫星照片很详细的显示了山脉、半岛、岛屿以及干旱与寒冷的地区]]

欧洲的地形样貌颇为丰富。

[[东欧]]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地形,欧洲东南界为[[高加索山脉]],其主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42米,是欧洲最高峰。

[[西欧]]方面,[[法国]]、[[荷兰]]、[[比利时]]以平原为主。[[不列颠群岛]]及[[爱尔兰岛]]是平原、丘陵与高地混杂的地形,其中[[荷兰]]有许多低洼地区是填海造陆而成。[[法国]]与[[西班牙]]、[[安道尔]]以[[庇里牛斯山]]山脉为界。

南欧方面,[[伊比利亚半岛]]多丘陵地,各丘陵间则有平原,[[义大利半岛]]亦以丘陵地为主,穿插许多小面积平原,[[巴尔干半岛]]则多山地。[[阿尔卑斯山]]山脉横亘欧洲中部,也就是德国南部、[[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及[[义大利]]北部;[[德国]]北部则为平原地型。[[喀尔巴阡山脉]] 绵延约1500公里,穿过[[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波兰]]、[[乌克兰]]和[[罗马尼亚]]。

北欧则多冰河地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斯堪地纳维亚半岛]]及[[丹麦]]的沿海有许多[[冰河]]切割消溶入海后所造成的[[峡湾]]地形,[[冰岛]]则除了冰河地形以外有很多[[火山]]地形。

=== 水文 ===
[[File:Rhein bei Unkel 25.10.2005.JPG|200px|right|thumb|[[莱因河]],欧洲重要的河流之一]]

欧洲流经数国的大河有[[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奥德河]]等。此外主要河流还有法国境内的[[塞纳河]]、[[卢瓦尔河]]、[[加隆河]]等、俄国境内的[[窝瓦河]]、[[第聂伯河]]、[[乌拉尔河]]、英国境内的[[泰晤士河]]、意大利境内的[[波河]]等。

除了河流,欧洲有许多[[湖泊]]。其中[[冰河]]所遗留下的[[冰蚀湖]]使芬兰被称为千湖之国。

=== 气候 ===
[[File:Szczecin Jezioro Szmaragdowe.jpg|200px|left|thumb|[[什切青]]的春天]]
欧洲[[纬度]]是在北纬35度以北,大部分属[[温带]]气候,并向北延伸至[[北极圈]],故[[北欧]]西部及南部属温带气候。整个欧洲不存在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30[[摄氏度]]的酷暑区,亦不存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的酷寒区,[[自然灾害#气象灾害|灾害性天气]]亦较其他各洲少。

在西风的吹拂及[[洋流]]的调节之下,[[西欧]]及[[北欧]]西部沿海的气候是全球正偏差最大的区域,因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故此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宜人居住,多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东欧则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年温差较[[西欧]]大,但仍较同纬度的[[东亚]]大陆小。南欧紧邻[[地中海]],夏乾冬雨,因为夏天副热带高压垄罩,冬天西风吹拂。而[[北冰洋]]沿岸地区属[[苔原气候]]。

== 历史 ==
{{Main|欧洲历史}}

=== 远古历史 ===
根据这两、三百年的[[考古]]发掘,证实欧洲(包括[[英国]]等地)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活动。
[[File:Stonehenge Total.jpg|170px|right|thumb|英国[[伦敦]]西南部的[[巨石阵]]]]
公元前4000年-前26世纪,[[西欧]]的[[凯尔特人]]就出现巨石文化,现在还留有[[巨石阵|欧洲巨石建筑遗迹]]。[[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腊]]人的祖先就定居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它也成为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并且逐渐发展出[[城邦]]文化。

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过后,古希腊本土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其文化影响力继续扩大,

[[公元前3世纪]],希腊边境[[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和波斯,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亚洲和非洲地区,史称[[希腊化时代]],给人类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File:Rome Statue of Augustus.jpg|thumb|left|170px|[[屋大维]],[[罗马帝国]]的建立者]]
公元前27年,[[古罗马]]兴起,成立[[罗马帝国]],成为一个统治欧洲、[[西亚]]和[[北非]]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海。[[亚平宁半岛]]是当时欧洲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地区。

公元1世纪后,[[基督教]]逐渐在罗马境内传播开来。

313年,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取得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3世纪后期,罗马帝国逐渐衰弱。
376年,匈人击败东哥德王国,[[哥德人]]被迫渡过多瑙河进入[[西罗马帝国]]。
395年,分裂成为东、西两个帝国。[[北欧]]的[[日尔曼人]]及[[东欧]]的[[斯拉夫人]]相继兴起。

4世纪,来自东方的匈人迫使东欧各族不断向西迁移。
436年,西哥德人灭亡西罗马帝国,[[西欧]]进入[[中世纪]]。
帝国的东半部([[东罗马帝国]])则持续发展至1453年,最后被[[鄂图曼土耳其]]人所灭。

=== 中古史 ===
[[File:2017-07-30-21h55m18.jpg|right|thumb|[[克拉科夫]],[[波兰]]前首都,现在是文化和旅游中心]]
[[中世纪]]时期,许多民族相继建立王国,採行[[封建制|封建采邑制]],战争不断,基督教教会遂逐渐成为社会上安定人心、救济民众的重要机构<ref name="《中华民国国民中学社会第五册》">《中华民国国民中学社会第五册》</ref><ref name="《普通高级中学历史第三册》">《普通高级中学历史第三册》. 三民书局. 2013年8月初版</ref>。修士的虔诚服务、默默行善及清高廉洁的形象,对传布基督信仰助益甚多<ref name="《普通高级中学历史第三册》"/>。

8世纪,[[查理曼]]建立[[查理曼帝国]]。
843年,即分裂。该帝国的东半部发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的雏型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建立起来的。

[[天主教]]教会在西欧握有极大力量,所有知识传承都在[[修道院]]中进行。宗教迫害和[[十字军东征]]给欧洲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这一时期被[[启蒙时代]]的学者称为[[黑暗时代]]。在这段时间内,欧洲,尤其是[[南欧]]和[[东欧]]遭受亚洲游牧民族的多次入侵,比如[[阿拉伯人]]、[[马扎尔人]]、[[阿瓦尔人]]、[[蒙古人]]和[[土耳其]]人。

=== 近代史 ===
14世纪开始,在西欧和南欧的一些国家中,特别是[[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通过[[地理大发现]]和对海外的冒险,足迹遍及[[非洲]]、[[美洲殖民|美洲]]和[[亚洲]]。

同一时期欧洲开始发生[[文化]]的大量精进,被称为[[文艺复兴]],这也引发了宗教革命,许多国家脱离天主教教会的管辖而改奉[[新教]],[[政教合一]]的各国常因教派不同而引发政争,甚至有许多的[[宗教战争]]。在西欧的政教纷扰之际,东方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则在[[彼得大帝]]及随后的几位[[沙皇]]领导下逐渐强盛。

16世纪,原来统治德意志、[[西班牙]]、[[葡萄牙]]及其殖民地的[[哈布斯堡王朝]]衰落,最终在[[三十年战争]]中丧失了欧洲霸主的地位。

1667年到1763年,是新兴的英国、法国、荷兰三强鼎立,一共爆发六次战争:[[法国]]与[[西班牙]]——荷兰的[[遗产战争]](1667年~1668年)、法国与荷兰的[[法荷战争]](1672年~1678年)、反法同盟与法国的[[大同盟战争]](1688年~1697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0年~1713年)、英国——奥地利与法国——普鲁士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年~1748年)和英国——普鲁士与法国——[[奥地利]]——[[俄国]]的[[七年战争]](1756年~1763年)。

这些战争的最后结果:英国击败法国和[[荷兰]],夺取大片海外殖民地,建立了“日不落帝国”;[[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崩溃,最终爆发震撼世界的[[法国大革命]]。

17世纪末,英国政治上发生[[光荣革命|光荣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工业革命]],随即影响欧洲大陆,也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兴起。

[[义大利]]、[[德国]]在19世纪完成统一,随著科技的进步、对外界的不断探索及[[进化论]]的提出,欧洲成为[[帝国主义]]的摇篮,掠夺全世界的资源。
[[File:City Lights at Night along the France-Italy Border.JPG|thumb|350px|法国和义大利一带的高空空拍(2012)]]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极度扩张终于导致欧洲变为战争策源地,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受很大的创伤并丧失世界霸权。欧洲国家陆续丧失其殖民地统治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在苏联的影响下,又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1950年代开始,出现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及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缔约国两个集团对峙的局面。

欧洲被划分为两个主要的政治经济阵营:[[东欧]]的[[共产主义]]和[[西欧]]的[[资本主义]]。

到1990年,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重新回归[[资本主义]]。

现在,“欧洲”这个词被更广泛的用来作为[[欧洲联盟]]的代名词。现在欧盟有29个成员国,更多的一些成员身份谈判正在或即将进行。所有[[欧盟成员国]]都是[[欧洲委员会]]的成员国。

== 地区 ==
{{Main|欧洲国家和地区列表}}

* 欧洲可分为[[西欧]]、[[中欧]]、[[东欧]]、[[北欧]]和[[南欧]]、[[亚欧交界国]]地区:[[File:Europa chinesich.svg|250px|thumb|{{legend|#CEE3AD|'''北欧'''}}{{legend|#FFF7A5|'''东欧'''}} {{legend|#C5DAEE|'''中欧'''}} {{legend|#DEC4DE|'''西欧'''}}{{legend|#FFC5B9|'''南欧'''}}{{legend|#FFDFA7|'''东南欧'''}}]]

{|class=wiki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0 width="100%"
|-
|- style="background:#DEC4DE"
! scope="row" rowspan=2|[[西欧]]
|{{GBR}}
|{{FRA}}
|{{IRL}}
|{{NLD}}
|{{BEL}}
|-
|- style="background:#DEC4DE"
|{{LUX}}
|{{MCO}}
|{{JEY}}
|{{GGY}}
|{{IMN}}
|-
|- style="background:#C5DAEE"
! scope="row" rowspan=2|[[中欧]]
|{{POL}}
|{{CHE}}
|{{LIE}}
|{{AUT}}
|{{HUN}}
|-
|- style="background:#C5DAEE"
|{{CZE}}
|{{SVK}}
|{{SVN}}
|{{DEU}}
|-
|- style="background:#FFC5B9"
! scope="row" rowspan=4|[[南欧]]
|{{PRT}}
|{{ESP}}
|{{AND}}
|{{GRC}}
|{{ITA}}
|-
|- style="background:#FFC5B9"
|{{SMR}}
|{{MLT}}
|{{VAT}}
|{{BGR}}
|{{ROU}}
|-
|- style="background:#FFC5B9"
|{{SRB}}
|{{HRV}}
|{{BIH}}
|{{MNE}}
|{{KOS}}
|-
|- style="background:#FFC5B9"
|{{ALB}}
|{{MKD}}
|{{GIB}}
|-
|- style="background:#CEE3AD"
! scope="row" rowspan=2|[[北欧]]
|{{DNK}}
|{{NOR}}
|{{ISL}}
|{{FIN}}
|-
|- style="background:#CEE3AD"
|{{SWE}}
|{{FRO}}
|{{BVT}}
|-
|- style="background:#FFF7A5"
! scope="row" rowspan=2|[[东欧]]
|{{UKR}}
|{{BLR}}
|{{LTU}}
|-
|- style="background:#FFF7A5"
|{{LVA}}
|{{EST}}
|{{MDA}}
|-
|- style="background:#FFFFFF"
! scope="row" rowspan=2|亚欧交界国
|{{RUS}}
|{{TUR}}
|{{KAZ}}
|{{AZE}}
|-
|- style="background:#FFFFFF"
|{{GEO}}
|{{CYP}}
|{{TRNC}}
|{{ARM}}
|}

===其他地区和有限承认的国家===
{{参见|有限承认国家列表}}
{{div col|colwidth=18em}}
#{{flag|Kosovo}}
#{{flag|Abkhazia}}
#{{flag|Republic of Artsakh }}
#{{flag|South Ossetia}}
#{{flag|Transnistria}}
#{{flag|Republika Srpska}}
#{{flag|Federation_of_Bosnia_and_Herzegovina}}
#{{flag|Lugansk People's Republic}}
#{{flag|Donetsk People's Republic}}
#{{flag|Vojvodina}}
#{{flag|England}}
#{{flag|Scotland}}
#{{flag|Northern Ireland}}
#{{flag|Wales}}
#{{flag|Åland}}
#{{flag|Faroe Islands}}
#{{flag|Svalbard}}
#{{flag|Northern Cyprus}}
#{{flag|Gibraltar}}
#{{flag|Republic of Crimea}}
{{div col end}}

===联合国的分区方法===

[[File:Europe_subregion_map_UN_geoschme.svg|250px|thumb|根据联合国分区将欧洲分为{{legend|#00FFFF|'''西欧'''}}{{legend|#FF8080|'''东欧'''}}{{legend|#4080FF|'''北欧'''}}{{legend|#00FF00|'''南欧'''}}]]
{|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0 width="100%"
|-----
| valign="top" |
;[[西欧]]<br />
{{flag|法国}}<br />
{{flag|荷兰}}<br />
{{flag|比利时}}<br />
{{flag|卢森堡}}<br />
{{flag|瑞士}}<br />
{{flag|列支敦士登}}<br />
{{flag|奥地利}}<br />
{{flag|摩纳哥}}<br />
{{flag|德国}}<br />
{{flag|根西岛}} <BR />
{{flag|泽西岛}}<BR />

| valign="top" |
;[[东欧]]<br />
{{flag|波兰}}<br />
{{flag|匈牙利}}<br />
{{flag|斯洛伐克}}<br />
{{flag|捷克}}<br />
{{flag|保加利亚}}<br />
{{flag|罗马尼亚}}<br />
{{flag|俄罗斯}}<br />
{{flag|乌克兰}}<br />
{{flag|白俄罗斯}}<br />
{{flag|摩尔多瓦}}<br />
| valign="top" |
;[[北欧]]<br />
{{flag|俄罗斯}}<br />
{{flag|英国}}<br />
{{flag|英格兰}}<br />
{{flag|威尔士}}<BR />
{{flag|苏格兰}}<BR />
{{flag|北爱尔兰}} <BR />
{{flag|马恩岛}} <BR />
{{flag|丹麦}}<br />
{{flag|挪威}}<br />
{{flag|冰岛}}<br />
{{flag|芬兰}}<br />
{{flag|瑞典}}<br />
{{flag|立陶宛}}<br />
{{flag|拉脱维亚}}<br />
{{flag|爱沙尼亚}}<br />
{{flag|爱尔兰}}<br />
{{flag|法罗群岛}} <BR />
{{flag|Svalbard}} <BR />
| valign="top" |
;[[南欧]]<br />
{{flag|葡萄牙}}<br />
{{flag|西班牙}}<br />
{{flag|希腊}}<br />
{{flag|意大利}}<br />
{{flag|梵蒂冈}}<br />
{{flag|安道尔}}<br />
{{flag|马其顿}}<br />
{{flag|圣马力诺}}<br />
{{flag|马耳他}}<br />
{{flag|斯洛文尼亚}}<br />
{{flag|克罗地亚}}<br />
{{flag|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r />
{{flag|黑山}}<br />
{{flag|塞尔维亚}}<br />
{{flag|Vojvodina}}<br />
{{flag|科索沃}}<br />
{{flag|阿尔巴尼亚}} <br />
{{flag|直布罗陀}} <br/>
|}

== 政治 ==
[[File:Flag_of_Europe.svg|right|190px|thumb|欧盟的旗帜]]
[[File:EU Member states by form of government.svg|right|200px|thumb|{{legend|#C90000|[[总统制]]}}
{{legend|#FF9B37|[[半总统制]]}}
{{legend|#F0F000|[[议会共和制]]}}
{{legend|#00E673|[[议会制]]及[[君主立宪制]]}}]]
{{Main|欧洲政治}}

欧洲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主要发源地。在政治制度方面,无论是[[民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双首长制]]等均源自于欧洲,世界各国普受影响。

在政治色彩上,欧洲政治思潮从左到右,一列俱全,诸如[[无政府主义]]、[[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保守主义]]、[[君主主义]]、乃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均在欧洲政治史上扮演一定角色,此较诸其他各大洲,是为欧洲独特之处。现在欧洲某些国家[[左派]]与[[右派]]轮流执政,形成[[钟摆效应]]也为颇值关注。

欧洲一体化越来越成为欧洲发展的趋势。欧洲许多国家的[[政党]]之间组成各自的联盟,例如[[欧洲人民党]]、[[欧洲绿党]]、[[欧洲人民党]]、[[欧洲自由民主改革党]]、[[欧洲左派党]]、[[欧洲民主党]]、[[欧洲自由联盟]]等。除美国以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会员国主要是由欧洲各国所组成。目前欧洲在联合国共有44个会员国,其中英、法、俄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现在的欧洲是世界最为关注的战略重点,[[欧盟]]的发展加强欧洲一体化,现时欧盟更为一个超国家组织,是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冷战结束后,美欧争夺欧洲主导权的斗争开始浮现出来。

欧洲对于同性恋人士的政策在世界上也是最为宽容的。在全球二十多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中,欧洲就有十三个,他们是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挪威、瑞典、葡萄牙、冰岛、丹麦、法国、卢森堡、爱尔兰、芬兰、英国、德国。另外欧洲还有十多个国家承认同性伴侣民事结合,他们是安道尔、捷克、斯洛文尼亚、瑞士、匈牙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克罗地亚、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希腊、意大利、圣马力诺、马耳他。欧洲有37个国家立法禁止在就业、医疗等社会日常生活中基于对性倾向的歧视行为。此外,欧洲所有的国家规定两个成年人之间自愿的同性恋行为合法。

== 经济 ==
{{Main|欧洲经济}}

[[资本主义]]最早从欧洲发展起来,[[工业]]和[[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也是各洲中最高的。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属[[发达国家]],其中以北欧、西欧和中欧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随着欧盟的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1979年3月13日开始在[[欧洲共同体]]内部使用[[欧洲货币单位]]作为计价结算的一种货币单位。现在[[欧元]]('''€''' [[ISO 4217]]码'''EUR''')是目前欧盟28个会员国中的18国(也有这18国以外的国家,已经是31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货币)所使用的货币。欧盟各国对于是否加入欧元区皆有自身利益的考量,目前有一半以上的欧盟会员国仍发行自己国家的货币,并未加入欧元区的行列,例如:[[英镑]]等。欧元区是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欧元区经济的荣枯深深地影响著全世界的景气。

在欧洲一些传统产业中,[[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很高。全洲耕地总面积约2.9亿[[公顷]],农业人口比重为15%。但是由于[[人口]]稠密,消费高,大多数国家粮食不能自给。欧洲的[[工业]]产值是各洲中最高的,[[交通运输业]]极其发达,全洲有35万千米[[铁路]];[[公路]]总长420万千米;海运总吨位约占世界的45%,具有很强的外贸经济的特点。此外,欧洲[[航空业]]和[[旅游业]]也很发达。

== 人口 ==
[[File:Europe population map countries.PNG|300px|thumb|欧洲各国的人口数]]
{{Main|欧洲人口}}

欧洲的人口约有7.28亿人(2005年数据),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1%。其平均人口密度居各大洲的第一位。目前欧洲各国多面临[[生育率]]下降及[[人口老化]]的问题,而推行各种政策以使人口正常成长。

{| class="wikitable"
!width=40|年份!!人口(单位:万人)
|-
|1950||5 4740.5
|-
|1960||6 0440.6
|-
|1970||6 5586.2
|-
|1980||6 9243.5
|-
|1990||7 2139.0
|-
|2000||7 2846.3
|-
|2005||7 2838.9
|}
<smal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107202521/http://esa.un.org/unpp/ 来源:UNPP]</small>

== 民族及语言 ==
{{Main|欧洲民族}}

欧洲各民族主要是属于[[印欧语系]]语言的民族(超过90%的欧洲居民),最为广泛使用的有波罗的语族、罗曼语族、日尔曼语族、斯拉夫语族、凯尔特语族以及阿尔巴尼亚语、希腊语,也有从东方迁徒过去的使用[[乌拉尔语系]]语言的各民族和古老的巴斯克民族,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尚有一部分使用[[阿尔泰语系]]的民族。基本是以民族国家划分,有的生活在不同国家的操同一语言的人群承认属于同一民族,但有的不愿意承认,只强调自己是那一国家的人。

欧洲人分属多个不同的语族,其中有:
* [[印欧语系]]
** [[波罗的语族]]:[[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
** [[罗曼语族]]:[[法语]]、[[加泰罗尼亚语]]、[[加里西亚语]]、[[罗马尼亚语]]、[[罗曼什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
** [[日尔曼语族]]:[[冰岛语]]、[[丹麦语]]、[[德语]]、[[荷兰语]]、[[卢森堡语]]、[[挪威语]]、[[瑞典语]]、[[英语]]
** [[斯拉夫语族]]:[[白俄罗斯语]]、[[波兰语]]、[[波斯尼亚语]]、[[俄语]]、[[捷克语]]、[[克罗地亚语]]、[[马其顿语]]、[[塞尔维亚语]]、[[斯洛伐克语]]、[[斯洛文尼亚语]]、[[乌克兰语]]
** [[凯尔特语族]]:[[爱尔兰语]]、[[苏格兰语]]、[[威尔士语]]
** [[阿尔巴尼亚语]]
** [[希腊语]]
** [[印度-伊朗语族]]:[[罗姆语]]
* [[乌拉尔语系]]:
** [[芬兰-乌戈尔语族]]:[[爱沙尼亚语]]、[[芬兰语]]、[[匈牙利语]]
* [[阿尔泰语系]]:
** [[突厥语族]]:[[土耳其语]]、[[鞑靼语]]、[[楚瓦什语]]、[[哈萨克语]]
** [[蒙古语族]]:[[卡尔梅克语]]
* [[亚非语系]]:[[马尔他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
* [[孤立语言]]
** [[巴斯克语]]

关于欧盟成员国的语言使用,参见[[欧洲联盟的语言]]。

== 教育与文化 ==
[[File:Reception lobby.jpg|thumb|282px|比利时的一个巴洛克建筑装潢]]

所有欧洲国家的[[公民]]都要接受[[义务教育]],或者至少是接受某种教育培训。欧洲的义务教育大概从6、7岁开始,一直持续到15、16岁。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基础教育的时间大概只持续四到五年,而在少数国家,却需要七八年。基础教育完成之后,学生所继续接受教育的高一级的学校就有多种类型了,有继续为高等学校预先培养人才的[[文理中学]],还有一些[[技工学校]]。与此同时,在许多国家还有许多很有名望的[[高等专科学校]]和[[综合性大学]],接纳那些已经完成初中等教育的学生。在这种教育体制的促进下,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文盲率都很低。

[[雕刻|雕刻艺术]][[建筑]]、[[美术]]、[[文学]]以及[[音乐]]都是在欧洲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的东西。许多城市,比如[[伦敦]]、[[巴黎]]、[[维也纳]]、[[罗马]]、[[柏林]]以及[[莫斯科]]等,今天都是在作为首都的同时,也被视作该国的文化中心。此外,在许多城市还有很多重要的剧院、博物馆、交响乐团以及其他很重要的文化设施。

=== 古代文化 ===
欧洲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欧洲史前美术]]体现了欧洲[[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的成就,其中[[欧洲旧石器时代艺术]]是迄今所知人类最早的真正的艺术品。此外[[欧洲史前器具艺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被学者们称之为活动艺术。

11~17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奠定了现代[[高等教育]]的模式。

=== 科学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
欧洲各国在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也很紧密。

在文化方面,1950年创立以[[西欧]]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广播电视机构为主的[[欧洲广播联盟]]。1957年8月21日创立的[[欧洲新闻社联盟]]增进各国新闻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科学技术方面,由[[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典]]、[[荷兰]]、[[丹麦]]、[[意大利]]、[[瑞士]]8个国家共同经营的[[欧洲南天天文台]]是位于[[南半球]]的大型综合性[[天文台]],其研究课题几乎涉及[[天文学]]的各个领域。1973年由30多个国家建立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促进欧洲各国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迅速发展。1975年5月30日由欧洲多个国家组成的-{zh-hans:[[欧洲空间局]]; zh-hant:[[欧洲太空总署]];}-在航天领域很有竞争力。

== 宗教 ==
欧洲的宗教中,72%主要是信仰[[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以及[[东正教]])。

8%是[[伊斯兰教]],其中大多数在[[俄罗斯]]生活(两千五百万),除此之外,在[[土耳其]](590万)、[[法国]](550万)、[[德国]](320万)、[[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与[[阿尔巴尼亚]](140-250万)以及[[意大利]](110万)等欧洲广大地区都有穆斯林分布,西欧的穆斯林主要为移民。

仅有少于1%的欧洲居民信仰[[犹太教]](将近200万人)。其他的宗教(如[[印度教]]、[[佛教]]等)也都仅有低于1%的信徒。

在欧洲,越是发达的地区,[[无宗教]]人口的比例越高;越是落后的地区,信神的宗教信徒的比例越高。根据[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524004644/http://ec.europa.eu/public_opinion/archives/ebs/ebs_225_report_en.pdf 欧洲联盟2005年公布的调查结果],不相信存在神的人口比例,超过60%的有[[英国]]、[[法国]]、[[荷兰]]、[[瑞典]]等国,超过50%的有[[德国]]、[[比利时]]、[[瑞士]]、[[挪威]]等国,而低于10%的有[[罗马尼亚]]、[[土耳其]]等国,低于20%的有[[葡萄牙]]、[[希腊]]、[[波兰]]等国。

== 国际关系 ==
=== 欧亚 ===
欧洲各国在亚洲各地曾建立广大的[[殖民地]],例如:英国拥有[[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和[[香港]]等;法国拥有[[印度支那]],即今日[[中南半岛]]东部地区;[[葡萄牙]]曾管治[[澳门]]、[[果阿邦]]和[[东帝汶]];[[西班牙]]曾管治[[菲律宾]];[[荷兰]]曾拥有[[东印度群岛]],亦即今日的[[印尼]]。也因此东南亚国家与欧洲国家的关系非常深厚,由于这般深厚的关系,今日国际关系中,欧洲对于东南亚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在曾受西班牙统治,以[[天主教]]为国教的[[菲律宾]],[[教宗]]所指派的[[枢机主教]]亦有政治及社会上的影响力。[[东北亚]]的[[日本]]曾与德国、义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组成[[轴心国]],现在日本、[[韩国]]与欧洲各国主要是以经济关系为主,政治上的结盟已渐次减少。

=== 欧美 ===
欧洲与[[美国]]虽然在[[文化]]、民风等各方面,有著浓厚的历史渊源和联繫,但大致上于二十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和欧洲有一种较紧密的盟友关系。在此之前,由于美洲在17世纪时期,曾是欧洲国家流放异见人士和囚犯的地方,所以,在美国开国1786年的初期,与欧洲殖民主义者,尤其是曾经统治过美国的[[英国]],有著对立的关系。其后由于美国和欧洲长时期实施政治互不干预的政策,两者在18至19世纪各自发展。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令欧洲元气大伤,但美国经济却有高度增长,[[西欧]]诸国均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自然靠近美国。再加上[[东欧]]诸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因而与美国关系降落冰点。[[冷战]]时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加强除东欧外其他欧洲国家与美国的亲密度。但是在[[冷战]]结束后,威胁消失,欧洲(主要是欧盟成员国)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一些变化,欧洲更需要有自己的声音,因此某些欧洲国家在[[九一一事件]]、[[伊拉克]]问题、[[以巴冲突]]等方面与美国产生不同意见,甚至有较大的分歧,但是其根深柢固的盟友关系还将保持不变。英国却在上述事件中更加靠拢美国,与美国结成极为坚定的同盟关系,但也遭人取笑这个美国原属的殖民主几乎反倒成了美国的附庸。西班牙、波兰等在美伊第二次战争时对美国的强力支持,使得美国称讚这些国家为新欧洲,但随著恐怖份子对西班牙发动攻击,西班牙已退出她与美国间的盟约,自伊拉克撤军。

=== 欧洲与中东 ===
地理上,欧洲与[[亚洲#中东|中东]]是近邻,历史上,欧洲与[[亚洲#中东|中东]]的关系一向紧张,基本上是由于两者在宗教理念上的根本不同:欧洲大部份国家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而中东[[阿拉伯国家]]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中东多个地区曾经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

横跨欧洲与[[小亚细亚]]的伊斯兰教国家[[土耳其]]本身与传统欧洲各国的关系就非常微妙,它地处亚欧交界处,且它曾经既灭亡[[拜占庭帝国]],现在又极渴望加入[[欧盟]]。

=== 欧非 ===
欧洲和[[北非]]的关系,跟她与中东的关系差不多,因为北非与欧洲隔地中海相望,而北非亦是回教国家地区。历史上,只有[[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帝国]]曾经统治过[[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南部。自欧洲[[殖民主义]]兴起,[[非洲]]各地成为欧洲的殖民地,法国在[[中部非洲|中非]]、[[西非]]和北非建立的[[法属西非洲]]殖民地,是非洲大陆当时最大的殖民地。欧洲殖民主义者在非洲争夺自然资源,情况直至1950年代开始非洲国家各民族的[[独立运动]]浪潮,多个国家纷纷独立,才有所改进。欧洲和非洲亦循著经贸的方向发展。

=== 欧澳 ===
跟美国一样,欧洲开发[[澳大利亚]]的初期亦以流放囚犯的作用。但由于欧洲和澳大利亚在地理上相距甚远,令到两者有著各位发展的空间,但在经济、文化和宗亲的联繫上,澳大利亚和欧洲仍然有著很紧密的联繫。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主要移民群种均来源于欧洲,与当地土著民族及其他移民发展大洋洲。

== 内部政策差异 ==
[[File:欧盟体关系图.svg|thumb|欧洲国际政治关系]]
虽然不少世界各国各项数据排名(如GDP、进出口总额、奥运会奖牌等)都将欧盟作为一个类似于主权国家的整体来看待,欧洲一体化的程度确实领先全球,但不同的欧洲国家在某些领域的内部政策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 宗教政策 ===
欧洲是除东亚以外全球[[世俗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欧洲大部分国家皆已不设[[国教]],但挪威、冰岛、芬兰的宪法仍规定基督教[[路德宗]]为国教或唯一享受国家补贴的宗教,希腊宪法仍规定[[东正教]]为国教。
=== 货币政策 ===
[[英镑|英国]]、[[丹麦克朗|丹麦]]、[[瑞典克朗|瑞典]]、[[兹罗提|波兰]]、[[福林|匈牙利]]、[[捷克克朗|捷克]]、[[列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列弗|保加利亚]]等欧盟成员国至今未加入[[欧元区]]。

=== 刑罚政策 ===
欧洲大部分国家不设死刑但保留[[无期徒刑]],[[西班牙]]、[[葡萄牙]]、[[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不设无期徒刑,但罪行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可能会被累计判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超长刑期。

=== 毒品政策 ===
荷兰是唯一一个明文规定吸食和买卖[[大麻 (药用)|大麻]]合法的欧洲国家。法国、希腊、瑞典、挪威、芬兰等国对大麻实行严厉的管制,无论是吸食还是买卖皆为违法,也不允许将大麻作为处方药使用。其他欧洲国家大都禁止私人种植和买卖大麻,但英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和捷克允许使用从大麻中提炼出的某些成分制造[[处方药]]。
=== 性交易政策 ===
俄罗斯、瑞典、挪威、冰岛及东欧部分国家禁止一切形式的[[性交易]],德国、荷兰、瑞士、奥地利、匈牙利、希腊、土耳其允许开设[[妓院]]卖淫,其余的欧洲国家允许性交易但禁止有组织地卖淫。
=== 同性恋政策 ===
西欧大部分国家允许进行[[同性婚姻]]登记,瑞士、奥地利、捷克等国家则允许同性之间建立同居民事关系但不提供同性婚姻的注册登记,波兰、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大部分东欧国家明文规定婚姻只能是异性之间的民事关系。

== 注释 ==
{{NoteFoot}}

== 参考文献 ==
=== 引用 ===
{{Reflist|30em}}

=== 来源 ===
{{refbegin}}
; 网页
* "Europe". ''[http://www.columbiagazetteer.org/ The Columbia Gazetteer of the World Online]''. 200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fend}}

== 外部连结 ==
{{Sisterlinks|欧洲|voy=欧洲}}
* [https://europa.eu 欧盟官方网站]
* [http://www.euratlas.com/time1.htm 欧洲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地图]

== 参见 ==
{{Portalpar|欧洲|Flag of Europe.svg}}
{{Spoken Wikipedia|zh-欧洲.ogg|2005年|12月19日|普通话}}
* [[欧洲联盟]]
* [[斯堪的纳维亚]]
* [[欧洲议会]]
* [[欧元区]]
* [[欧洲一体化]]
* [[欧洲美元]]
* [[欧洲共同体]]
* [[欧洲委员会]]

{{-}}
{{Europe}}
{{欧洲题目}}
{{欧盟}}
{{欧洲各国及其首都}}
{{洲}}
{{世界分区}}

{{Authority control}}
[[Category:大洲|Europe]]
[[Category:欧洲| ]]
128,87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