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山茱萸

增加 35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命名者及年代 :||Sieb. et Zucc.,1835</small>
|}
 
==文獻別錄==
 
《本經》:「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
 
《藥性論》:「止月水不定,補腎氣,興陰道,添精髓,療耳鳴,…止老人尿不節。」
 
《湯液本草》:「滑則氣脫,澀劑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氣,取其味酸澀以收滑之。」
 
 
== 形态特征 ==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或稀被贴生短柔毛冬芽顶生及腋生,卵形至披针形,被黄褐色短柔毛。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 形,长5.5-10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稀被白色贴生短柔毛,脉腋密生淡褐色丛毛,中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凸起,近于无毛,侧脉6-7对,弓形内弯;叶柄细圆柱形,长0.6-1.2厘米,上面有浅沟,下面圆形,稍被贴生疏柔毛。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有总苞片4,卵形,厚纸质至革质,长约8毫米,带紫色,两侧略被短柔毛,开花后脱落;总花梗粗壮,长约2毫米,微被灰色短柔毛; 花小,两性,先叶开放;花萼裂片4,阔三角形,与花盘等长或稍长,长约0.6毫米,无毛;花瓣4,舌状披针形,长3.3毫米,黄色,向外反卷;雄蕊4,与花瓣互生,长1.8毫米,花丝钻形,花药椭圆形,2室;花盘垫状,无毛;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长约1毫米,密被贴生疏柔毛,花柱圆柱形,长1.5毫米,柱头截形;花梗纤细,长0.5-1厘米,密被疏柔毛。核果长椭圆形,长1.2-1.7厘米,直径5-7毫米,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椭圆形,长约12毫米,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花期3-4月;果期9-10月。<ref>[http://www.iplant.cn/info/Cornus%20officinalis?t=z 《中国植物志》 第56卷 (1990) >> 084页 PDF >> 山茱萸 Cornus officinalis ]</ref>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