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5
次編輯
變更
→创作背景
1875年,罗丹利用手中仅有的一点钱游历了[[荷兰]]和[[意大利]]。在那里,[[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征服了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他心中油然生起,一股创作冲动爆发出来。
罗丹急忙赶到了[[布鲁塞尔]],花费了18个月的时间雕塑一尊男人裸体雕像。他请一个身材健壮的年轻[[士兵]]给他当模特。他让这个士兵摆出[[左手]]拿着[[棍子]],往前走动,眼前似乎被什么事怔住了,突然收住脚步,[[右手]]扶着自己的[[头]],抬头呆望着的姿势。罗丹给这尊雕像赋予了普遍的人性,让其表现出了人的忧虑和羞怯。这尊雕像和真人的大小一样,罗丹给他命名为“[[被征服者]]”(或译为“战败者”)。<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9%93%9C%E6%97%B6%E4%BB%A3/9023072 青铜时代 (奥古斯特·罗丹创作雕塑)],百度百科</ref>
作品完成后,罗丹将其送到了[[巴黎世博会]]上展出,但并没有引起人们强烈的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这尊作品太逼真了,它不过是真人的翻版,根本算不上艺术。评论家们甚至认为这尊雕像是用人体浇铸而成的,他们批评罗丹是下流的骗子。罗丹认为这是对他艺术成就的侮辱,立刻向[[美术院]]提出了抗议。美术院则派了一个由五名雕塑家组成的评审团来到罗丹的工作室。罗丹在没有参照任何模特的情况下,当众塑造了一个男性裸体雕塑。罗丹的即兴创作征服了评审团的雕塑家们,人们在一片赞叹声中承认了罗丹精确的[[解剖知识]]和卓越的雕塑技巧。对罗丹的攻击立刻变成了一片溢美之词。
这次事件以后,罗丹的朋友[[范·拉斯布尔]]建议他把雕塑上的那根棍子取消,将其改名为《[[青铜时代]]》。<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9%93%9C%E6%97%B6%E4%BB%A3/9023072 青铜时代 (奥古斯特·罗丹创作雕塑)],百度百科</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35 金屬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