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西罗马帝国

增加 39,723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primarysources|time=2012-08-20T14:08:06+00:00}} {{grammar|time=2013-07-09T13:57:00+00:00}} {{noteTA |1=戴克里先 }} {{Infobox Former Country |native_name = {{la…”
{{primarysources|time=2012-08-20T14:08:06+00:00}}
{{grammar|time=2013-07-09T13:57:00+00:00}}
{{noteTA
|1=戴克里先
}}
{{Infobox Former Country
|native_name = {{lang|la|''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br />{{lang|la|''Imperium Romanum''}}
|conventional_long_name = 罗马帝国<br /><small>(西罗马时期)</small>
|common_name = 西罗马帝国
|national_motto = [[SPQR|元老院与罗马人民]]

|continent = 欧洲
|region = 西欧
|era = 古代
|status = 帝国
|empire =
|status_text =
|government_type = 君主制

|year_start = 286年
|year_end = 476年
|event_start = 戴克里先分治罗马帝国
|event_end = [[罗慕路斯·奥古斯都|罗慕路斯]]退位

|p1 = 罗马帝国
|flag_p1 = RomeConstantine'sArch03.jpg
|s1 = 古意大利王国
|s2 = 东哥德王国
|s3 = 苏瓦松领地
|s4 = 后罗马不列颠
|s5 = 东罗马帝国
|flag_s5 =
|image_map = Western-Roman-Empire-AD395.png
|image_map_caption = 395年的西罗马帝国

|capital = [[米兰]]<small>(286-402年)</small><br/>[[拉文纳]]<small>(402-476年)
|common_languages = [[拉丁语]]
|religion = [[古罗马宗教]]→[[基督教]]
|currency =

|leader1 = [[霍诺里乌斯]]
|leader2 = [[罗慕路斯·奥古斯都]]
|year_leader1 = 395年-423年
|year_leader2 = 475年-476年
|title_leader = [[罗马皇帝|皇帝]]

|legislature = [[罗马元老院]]

|stat_year1 = 395年<ref name=size>{{cite journal|journal=Social Science History |title=Size and Duration of Empires: Growth-Decline Curves, 600 B.C. to 600 A.D. |first=Rein |last=Taagepera |volume=3 |issue=3/4 |year=1979 |pages=125 |url=http://links.jstor.org/sici?sici=0145-5532%281979%293%3A3%2F4%3C115%3ASADOEG%3E2.0.CO%3B2-H |doi=10.2307/1170959}}</ref>
|stat_area1 = 约200万
}}
{{意大利历史}}

'''西罗马帝国'''是[[罗马帝国]]于286年被[[戴克里先]]分为两部份后把政权一分为二建立[[四帝共治制]]从而开始有的东西两部的概念,位处西部的部分即是最后分裂的西罗马帝国;而东部最后则成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正式名称与东罗马帝国相同,均用[[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时代]]的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帝国最后在480年东罗马皇帝[[芝诺 (罗马帝国)|芝诺]]册封义大利国王取代之而覆亡,但是在这段期间左右西罗马帝国已无足轻重。

西罗马帝国皇帝之位断断续续的在3世纪到5世纪间存在,随著戴克里先建立的四帝共治制,[[君士坦丁大帝]]和[[尤利安]](324-363年)迁都拜占廷后重新统一罗马,但是在[[狄奥多西一世]]在395年过世后又把帝国分割分别给两个儿子继承<ref>{{cite web|title=西罗马帝国的背景与历史|url=http://d.hatena.ne.jp/keyword/%C0%BE%A5%ED%A1%BC%A5%DE%C4%EB%B9%F1}}</ref>,八十五年之后芝诺体认到西罗马帝国消亡的事实,故在西罗马皇帝[[尼波斯]]过世后册封东哥德人[[迪奥多里克大帝|迪奥多里克]]为义大利国王。

随著[[奥多亚塞]]于476年控制义大利全境后,历史学者[[爱德华·吉本]]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定于476年9月4日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奥多亚塞威迫退位之时,或定于西元480年皇帝[[尼波斯]]死后,由于罗马帝国的在欧洲历史上中的巨大影响力,所以于西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一般也被划分为[[古代欧洲]]的终结,并进入了[[中古时代]]。

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查理曼]]被教宗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被称作查理大帝继承西罗马帝国,从此以后又多一个新的皇室,之后演变成[[神圣罗马帝国]],所以之后的德意志皇帝都以继承西罗马皇帝自居<ref>[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269851/Holy-Roman-Empire 神圣罗马帝国]</ref>。

==西部帝国的背景==
古罗马在[[罗马共和国|共和时期]]的对外扩张,都是以罗马城为中心,这导致无法控制较为偏远的省分。通讯成为帝国首要的问题。帝国重要的时事资讯,如新的入侵、暴动、天灾和传染病爆发,往往需要藉著船舶或著驿站传到罗马的各个省分,因此罗马必须在每个省分派驻总督。

在帝国建立初期的疆域是承袭共和时期[[后三头同盟]]的领土:[[马克·安东尼]]、[[屋大维]] (BC 63/9/23 -AD 14/8/19,罗马元老院于 BC 27 封他为奥古斯都)以及[[雷必达]]({{lang-la|M·AEMILIVS·M·F·Q·N·LEPIDVS}}{{NoteTag|读作“马尔库斯·埃米利乌斯·雷必达,马尔库斯之子,昆图斯之孙”</ref>,约前89年-前13年或前12年)。

安东尼占据的帝国东方-[[亚该亚行省]]、[[马其顿行省]]以及[[伊庇鲁斯行省]](相当今日的[[希腊]]、[[阿尔巴尼亚]]和部分[[克罗埃西亚]])、[[比提尼亚行省]]、[[本都行省]]以及[[亚细亚行省]](今日的土耳其)、[[叙利亚行省]]、[[赛普勒斯行省]],这些领土涵盖了古代[[马其顿帝国]]所征服的领土,因此多数贵族都来自希腊境内,安东尼所辖之处特别是都市地区受到希腊化的影响。

[[File:Roman Republic in 40bC.svg|thumb|250px|left|在屋大维开始对外征服的共和国版图]]

屋大维则占据的帝国西方-[[义大利行省]](今日的义大利)、[[高卢行省]](今日的法国)、[[高卢比利时]](今日的低地国家)以及[[西班牙行省]](今日的伊比利半岛),其领土包含了希腊等地的海岸地区,[[凯尔特人]]的居住地,例如:高卢人以及凯尔特伊比利亚人,还有占据[[阿非利加 (罗马行省)|阿非利加行省]]部分地区(今日的突尼西亚),另外还有[[西西里行省]](今日的西西里岛)。

在击败安东尼之后,胜利的屋大维统一罗马。当时帝国充斥著各种地方文化,这被称作罗马化。当东方的希腊文化碰上了西方的拉丁文化产生了融合,影响了政治、军事的发展,最后帝国的分治也是因此划分。

西元284年,罗马帝国内乱不断,外敌也纷纷入侵,而且军人专政,干预皇帝废立,所以新皇帝戴克里先上任后,自知一人无力应付奴隶起义及异族入侵,于是把罗马帝国西半部(即[[意大利]]、[[西班牙]]、[[高卢]]、[[不列颠]]、[[中欧]]、[[北非]])交由其好友[[马克西米安]]管治,自己则管治罗马帝国东半部(即[[巴尔干半岛]]、[[东南欧]]、[[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埃及]])。两人也分别设立副职,并由四人合治国家,史称[[四帝共治制]]。

其后[[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迁都[[君士坦丁堡]]并统一罗马,但在西元3世纪至西元5世纪之间东西帝国断断续续的存在。

西元395年,最后一名罗马帝国统一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立下遗言,把帝国照戴克里先的分法分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东部分给长子[[阿卡狄乌斯]],西部分给幼子[[弗拉维乌斯·奥古斯都·霍诺留|霍诺里乌斯]],分别治理。西罗马帝国定都[[米兰|梅蒂奥拉努]](Mediolanum,今[[米兰]])。东罗马帝国(后称拜占庭帝国)则定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自此之后[[罗马帝国]]永久分裂。

===叛乱和纷争===
帝国内经常出现小型的叛乱和起义,尤其是刚被征服的部落以及城市,因此[[罗马军团|军队]]也时常出兵镇压。在和平的时期可以简单地平定内乱,但在战争时期则相对困难,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犹太战争]]。

在战争全面爆发时,率领军团的将领(例如:[[维斯帕先]]<ref>黄锡木、周健文、岑绍麟,《新约背景文献选辑》(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0),147-8。</ref>)通常比和平时多更多,为了确保指挥官的忠诚,会挟持其家人做为人质,最后[[尼禄]]控制了[[图密善]]、[[昆图斯]],他们分别是维斯帕先的儿子以及妹夫,尼禄统治到最后只有仅剩的禁卫军也起义,以致尼禄的皇位最终也只能落入[[塞尔维乌斯·苏尔皮基乌斯·加尔巴]]手中,禁卫军最常引用的譬喻是:「[[达摩克里斯]]之剑」,也被视作忠诚堪虑的代表,由此可知位处边疆的军团往往会加入内战。

西罗马帝国主要的敌人是[[日耳曼人]],他们的土地在广大的[[莱茵河]]以及[[多瑙河]]之畔。屋大维在公元九年的东部扩张中遭到了当地日耳曼人的顽强抵抗,结果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罗马军团几乎全军覆没。

[[File:Location of Parthia.svg|thumb|300px|[[安息帝国]]公元前60年的版图]]

在东方的安息帝国成为另一边的劲敌,该国距离遥远以及国力强盛以致不曾被征服,安息帝国每次的入侵均遭击退,安息每次也击败罗马的攻势,但是也有少数战胜的纪录,例如图拉真,然而这些离罗马太远的新领土最后都只能放弃,以确保和安息的和平相处。

控制原本罗马帝国的西部领土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日耳曼人并不像安息一样团结,无论如何在两边都爆发战争时都是难以控制的,皇帝如果身在东部当然对该区的控制力比较强而对西部较弱,反之亦然,战争的确为不少皇帝执政带来危机,却也为不少皇帝开创未来。

===经济结构===
罗马以及[[义大利半岛]]开始出现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发展迟缓,工业以及资金纷纷移出,在二世纪初期在义大利之外省份出身的皇帝,他们执政期间导致义大利行省经济的败坏,例如:[[图拉真]]、[[哈德良]],持续扩大的经济问题最终导致帝国的崩溃。

[[File:Roman Empire map.svg|thumb|250px|268年罗马帝国疆域]]

===三世纪危机===
{{main|三世纪危机}}
235年3月18日开始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暗杀,罗马陷入长达五十年的内战,这段期间史称「三世纪危机」。勇猛善战的[[萨珊王朝]]发迹于[[帕提亚]],取代安息帝国成为罗马东部的心腹大患,随著危机的白热化,皇帝[[瓦勒良]]在259年东征波斯却兵败被俘,其长子[[加里恩努斯]]继承皇位并再次对东方展开攻势。日耳曼地区的总督波斯图穆斯发动叛变,在基帕拿(今日[[科隆]])杀死加里恩努斯之子[[萨洛尼努斯]],并建立[[高卢帝国]]与罗马对峙。

高卢帝国建都于基帕拿并且迅速的掌握日耳曼以及高卢行省,甚至是[[西班牙 (罗马行省)|伊比利半岛]]及[[不列颠尼亚]],并设有[[元老院]]及执政官,基本上维持了罗马的宗教、语言以及文化,对日耳曼部落的战绩不亚于罗马,然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268年到270年在位)在击退蛮族的入侵后,收复了独立将近十年的高卢帝国之部分领地,与此同时帝国东部的数个省份被女帝芝诺比亚统治的[[巴尔米拉|巴尔米拉王国]]攻陷。

272年皇帝[[奥勒良]]收复东部失土,俘虏芝诺比亚,在稳定东方的局势后他将矛头对向西方,在一年内把高卢帝国收复,高卢帝国的皇帝[[泰特里库斯一世]]及其子二世心向罗马,期望重回帝国的怀抱,在一夜的密谈中泰特里库斯的军队投降,奥勒良重新把三分的罗马帝国统一。

[[File:Römische Tetrarchie.svg|thumb|250px|四帝共治下的罗马领土架构]]

===四帝共治制===
{{main|四帝共治制}}
罗马无限度的扩张最终使自身陷入三世纪危机,在275年奥勒良被暗杀到戴克里先继位之间的十馀年,至少有八位皇帝被杀,而凶手都是其所属的军队。

在戴克里先以降罗马帝国的政治发展有很大的转折,285年他任命[[马克西米安]]为副帝并授予奥古斯都的头衔,与其共治罗马而马克西米安治理帝国西部,在293年[[伽列里乌斯]]以及[[君士坦提乌斯一世]]被任命为凯撒(副皇帝),戴克里先帝造了第一次四帝共治制,这体系把帝国分成四大区块也建造了四个有别于罗马的帝都,以避免三世纪的窘境重演,在西部马克西米安定都于米兰,君斯坦提定都[[特里尔]],在东部的首都分别是西锡尔米乌姆以及[[尼柯米底亚]],305年5月1日两位奥古斯都同时逊位,由他们原先的凯撒升任,并由新任的奥古斯都任命新的凯撒,缔造了第二次四帝共治制。

==历史==

===君士坦丁大帝===
{{main|君士坦丁大帝}}
四帝共治制在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于306年逝世后产生重大转折,其子[[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在不列颠继任奥古斯都,企图接掌整个帝国西部,308年东部的奥古斯丁[[伽列里乌斯]]召开会议命令[[李锡尼]]为西部名义上的奥古斯都,然而君士坦丁的雄心不止于帝国西部,而是想统一整个罗马,在东西方一系列的战役后,在314年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分别统制帝国的两边,324年君士坦丁在亚德里亚堡战役中击败李锡尼统一罗马。君士坦丁大帝最具影响的是把[[基督教]]定为[[国教]],把基督教文化影响西方社会至今。

四帝共治制虽然结束但这个统治的理念却留下来了,罗马最终分成两个帝国,贤君圣主可以把帝国回归到[[单一制]的统治下,却在帝王死后一次次的分成东西两部。

===二次分裂===
[[File:Impero Romano da maggio a settembre 337.png|thumb|250px|right|此次分治是君士坦丁大帝在各地分封凯撒,从左到右分别是:[[君士坦丁二世]]、[[君士坦斯一世]]、[[君士坦提乌斯二世]],337年5月君士坦丁大帝逝世,三人瓜分帝国,而其他亲属全遭君士坦提乌斯杀害。]]
317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诞生于[[潘诺尼亚]],是为君士坦丁大帝所生的三个儿子之一,也是和大帝第二任妻子法乌斯塔所生,而法乌斯塔则是[[马克西米连]]之女,君士坦提乌斯于327年11月13日被其父封为凯撒<ref>{{cite web|title=DiMaio Jr., M. & Frakes, R. 'DIR-Constantius II' from De Imperatoribus Romanis|url=http://www.roman-emperors.org/constaii.htm}}</ref>,罗马重新回到唯一的皇帝统治,却在337年结束统一,内战在大帝三个儿子之间爆发,帝国也因此三分<ref>[http://www.roman-empire.net/collapse/collapse-index.html 西罗马帝国之灭亡] {{Wayback|url=http://www.roman-empire.net/collapse/collapse-index.html |date=20080602122027 }}</ref>,直到350年君士坦斯被部下马格嫩提乌斯所弑,随后马格嫩提乌斯于353年败于君士坦提乌斯。

君士坦提乌斯的根据地主要分布于东方,也被认为拜占廷的首任皇帝,在其统治下[[拜占廷]]逐渐成为[[君士坦丁堡]],质言之就是帝国首都,361年君士坦提乌斯病逝,原本被任命为凯撒治理西部的堂弟[[尤利安]]继位,363年尤利安在远征波斯[[萨珊王朝]]时战死,364年约维安继位。

===最终分裂===
[[File:Reichsteilung.svg|right|thumb|250px|395年狄奥多西过世后帝国分裂后的版图]]
[[File:Roman-empire-395AD.svg|right|thumb|250px|395年狄奥多西过世后帝国分裂后的版图]]
[[File:Theodosius I's empire.png|right|thumb|250px|395年狄奥多西过世后帝国分裂后的版图{{legend|#B53637|西罗马帝国}} {{legend|#8F36B5|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
364年约维安逝世,[[瓦伦提尼安一世]]继位,他把帝国再次分割并把东半部给予其弟[[瓦伦斯]],然而稳定并未能维持很久,衝突因为外力侵入而来,376年[[西哥德人]]被[[匈人]]一路击退,最后被允许进入帝国东部生活,然而事态终究失控而爆发[[阿德里安堡战役]],瓦伦斯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从此国界改变,帝国的国情以及对外关系也不再相同<ref>[http://www.sjsu.edu/faculty/watkins/barbarians.htm 西罗马帝国经济史 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ref>。

[[瓦伦提尼安一世]]逝世后,他的儿子及继承人[[格拉提安]]在379年任命[[狄奥多西一世|狄奥多西]]为东部皇帝。格拉提安在383年遭受马克希穆斯的背叛而死,狄奥多西未具实力与马克希穆斯一战,故先与其议和。

然而政局并未稳定,388年狄奥多西击败马克希穆斯,西部名义上改由[[瓦伦提尼安二世]]统治,但东部的狄奥多西一世却想要整合权力,392年瓦伦提尼安骤逝,狄奥多西顺理成章的成为统一罗马的皇帝。

394年狄奥多西平定帝国内乱,直到隔年他过世帝国都维持统一,他也是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维持统一的皇帝,其长子[[阿卡迪乌斯]]接掌帝国东部,幼子[[弗拉维乌斯·奥古斯都·霍诺留]]接掌帝国西部,此时帝国的文化已经罗马-蛮族半掺,此影响却也是之后东部存在较为长久的因素,在狄奥多西逝世后两国依河分界而治。

之后西帝国无力阻挡跨越[[莱茵河]]来犯的部落--[[日耳曼]],408年西哥德人更兵临城下。

===衰弱===
西罗马帝国一建立起来便被[[哥德人]]首领[[亚拉里克一世|阿拉里克]]不断入侵,东罗马帝国却对此坐视不理。

西元408年阿拉里克带兵进攻[[义大利半岛]],并兵临[[罗马|罗马城]],皇帝[[霍诺里乌斯]]躲了起来,于是阿拉里克的蛮族军队包围罗马,令罗马城爆发了瘟疫,元老院不得不交出5000磅黄金、30000磅白银和众多的金银珠宝来求和。

西元409年阿拉里克再次包围罗马城,赶走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里乌斯]],幸好东罗马帝国皇帝[[阿卡狄乌斯]]念手足之情支援他,霍诺里乌斯才侥倖保住皇位。

西元410年,阿拉里克又一次包围罗马城,蛮族军队在城内杀掠三天,大获而归。而罗马城则遭到了严重的毁坏。<ref>[http://kazanami.at.webry.info/200806/article_8.html 罗马帝国的灭亡-第五章:西罗马帝国灭亡]</ref>

西元410年至西元439年,[[弗拉维乌斯·奥古斯都·霍诺留|霍诺里乌斯]]扶立[[瓦伦丁尼安三世]]成为西罗马帝国的军事首脑,令帝国整整平稳了30多年。

但至西元439年[[汪达尔人]]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阿兰王国的海军强大,不停从海路袭击西罗马帝国。他们于西元455年攻进[[罗马|罗马城]],罗马城遭受毁灭性破坏,此次劫后余生的罗马城还剩下7000人。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杀。

西元445年,[[匈人]][[阿提拉]]入侵西罗马帝国。<ref>[http://blog.kodai-bunmei.net/blog/2007/02/000132.html 西罗马帝国之灭亡]</ref>

===西罗马的灭亡===
[[File:Invasions of the Roman Empire 1.png|thumb|250px|100-500年日耳曼人与匈人入侵罗马的路线图]]
[[File:Roman Empire 460 AD.png|thumb|right|300px|460年的情势图]]
[[File:628px-Western-Eastern-Roman-Empires-476AD.PNG|thumb|right|250px|欧洲在476年的情势图,西罗马帝国统治末期]]
在408年[[斯提利科]]被谗言所害后,皇帝[[弗拉维乌斯·奥古斯都·霍诺留]]也在423年撒手人环,他维持的疆域也随之崩溃,早在410年[[亚拉里克一世]]就曾予以帝国沉重的打击,此举在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罗马的国都终于在5世纪时被异族攻陷,甚至直捣西西里岛以及非洲,之后也有蛮族攻陷西班牙的部分地区,之后君士坦丁三世(406-411年)在407年下令不列颠的军队跨海回防高卢,遗弃了在不列颠岛上的罗马公民。

霍诺留逝世后,拜占廷扶植[[瓦伦丁尼安三世]]为帝,西罗马已经无力维持军队规模,是逢[[匈人]]西迁至西欧地区,于是在407年与匈人结盟击败[[勃根地人]]的入侵,于433年击败[[萨伏依|萨伏依人]],儘管在强力的盟友协助下重新控制部分地区,在此世纪结束之际西罗马帝国已经消耗太多的国力,勃根地地区再次被夺走。

在非洲地区,汪达尔人[[盖萨里克]]在429年从西班牙跨海攻击,并于435年兵不血刃的占领[[迦太基]],于439年建立起独立的国家并成立强大的海军,瓦伦丁尼安派遣舰队与其贸易,汪达尔王国控制地中海西部绝大多数的岛屿以及海岸。

444年匈人领袖[[阿提拉]]和西罗马同盟,并同意迎娶公主也是皇帝的姐姐霍诺利亚,以准备攻击西哥德王国。

面对强劲的对手-西哥德王国,加上出尔反尔的西罗马帝国,阿提拉攻击高卢地区,双方爆发著名的[[沙隆战役]],哥德-罗马联军虽然胜利,但是西哥德王迪奥多里克却阵亡。匈人儘管因为战败而退出高卢,但是阿提拉很快的整军直捣义大利本土,教宗利奥一世出面乞和。

453年阿提拉骤逝,留下庞大的帝国被继任者分裂,最终消失在历史的舞台,然而动乱未因此而停止,455年汪达尔人攻陷罗马,利奥再次出面调停。

多数蛮族因为在西罗马的庇护下免于被匈人所灭,4世纪50年代日耳曼人反而对西罗马入侵,于后的二十年间西罗马的皇帝不断被蛮族领袖所俘、驱逐或是被弑,从被阿提拉流放的瓦伦丁尼安,到末代皇帝[[尼波斯]]结局都差不多,蛮族领袖甚至扶植自己的儿子为帝。

475年[[欧瑞斯特]]赶走西罗马皇帝[[尼波斯]],扶植自己的儿子[[罗慕路斯·奥古斯都]]为西罗马皇帝。476年[[奥多亚塞]]杀死欧瑞斯特,废黜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自立为意大利国王,这也象徵西罗马帝国的覆亡。<ref>[http://www.roman-empire.net/maps/empire/extent/ad476.html 476年罗马帝国的灭亡] {{Wayback|url=http://www.roman-empire.net/maps/empire/extent/ad476.html |date=20080616162943 }}</ref>

在476年后三个并立政府出现,有以下势力号称自己是西罗马正统的政府:前任被放逐的皇帝尼波斯,他控制[[达尔马提亚]]直到480年被杀;割据在高卢北部的行省,该省长直到487年被杀前仍效忠罗马;北非的罗马-阿兰行省,该地同时臣服于汪达尔人,直到533年拜占廷打败汪达尔人,才重回东罗马的管辖。

[[File:Roman-Empire 477ad.jpg|thumb|250px|末代皇帝罗慕路斯退位后,477年欧洲的罗马领地。]]

===末代皇帝===
西罗马帝国一般认定的灭亡日期是476年9月4日,[[奥多亚塞]]罢黜[[罗慕路斯·奥古斯都]],然而缺乏具体史料让细节仍为谜团。

[[尼波斯]]当时依旧自称西罗马皇帝,且所剩一块无足轻重的领地,并向拜占廷帝国的皇帝[[芝诺 (罗马帝国)|芝诺]]保有相当的关系,在高卢北部也有一块飞地仍效忠罗马。

奥多亚塞在自封义大利的领袖后效忠朱诺,朱诺也册封他以承认奥多亚塞的合法性,然而奥多亚塞依旧遥尊尼波斯为西罗马的皇帝,在义大利的货币中依旧是尼波斯的肖像和名讳,只是皇室的权威早就大不如前,也没有恢复统治的可能性,奥多亚塞在领地内持续掌握大权,直到480年尼波斯遭受暗杀,统治的合法性完全被奥多亚塞的义大利王国取代。

[[File:Ostrogothic Kingdom.png|thumb|250px|奥多亚塞极盛时期的版图]]

==灭亡后的政治局势==
===狄奥多里克大帝===

493年[[东哥德人|东哥德]]国王[[狄奥多里克大帝]]挑战奥多亚塞,他联合拜占廷皇帝朱诺来对付宿敌奥多亚塞,在诱杀奥多亚塞后他被拜占廷帝国册封为总督,儘管实际上狄奥多里克大帝的地位是和拜占廷平起平坐的。

526年狄奥多里克大帝逝世之后,原先西罗马帝国的境内被各个日耳曼民族统治,这些日耳曼民族也逐渐开始使用罗马法,而拜占廷此时正值查士丁尼王朝统治,第二任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有意恢复罗马帝国,故向义大利半岛进攻并收复该地。

===拜占廷统治时期===
[[File:Justinien 527-565.svg|thumb|250px|查士丁尼一世527年刚继位的版图(红色),到565年收复的版图。]]

在古典时代晚期到中世纪初期的时间,东罗马帝国(又常称作[[拜占廷帝国]])企图收复西部那些被外族佔领的地区,在6世纪拜占廷更设法占据西罗马帝国极盛的版图,其中最具成就的是查士丁尼一世麾下[[贝利撒留]],先收复被汪达尔人占据的北非,并收复[[迦太基]],此役乃收复义大利半岛的前哨站,之后更完全收复该地,接著收复[[伊比利半岛]]的南部,然而在568年查士丁尼逝世后,义大利就被[[伦巴底人]]所攻陷。

儘管日后拜占廷的皇帝都企图收复西罗马的失地,却没有一个成就可以比拟[[查士丁尼]],此后欧洲的东西部分治也导致日后的命运各不相同,在查士丁尼逝世之后拜占廷努力守护既有传统的边界,7世纪后拜占廷的军力已经大不如前。儘管两个帝国的命运是大不相同的,然而东西罗马的结局却如出一辙。

==经济==
在西部低度的都市化加上人口扩张,增加帝国晚期部分行省的经济负担,南部的义大利与北部的高卢,甚至西班牙部分地区都难以维持驻军,然而富饶的东部就没有贫库的问题,最好的例证就是[[君士坦丁大帝]]和[[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凭藉著东方统治整个罗马帝国,因此替拜占廷提供了职业军人也替他们招募到佣兵,于此同时西罗马帝国就无法负荷此等财力,在防御方面拜占廷就可以负担,而西罗马不能,因此凸显出差异也导致结局不同。

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促使拜占廷资源集中也维持该国的安定,他们在军事要衝以及贸易路线设置防御据点,然而无能为力的西罗马帝国版图终究支离破碎,402年帝都最后迁至[[拉文纳]],主因在于拜占廷的舰队容易驰援,但该地位处沼泽之中,经济力仍被罗马政府以及元老院的贵族掌控,特别是义大利以及非洲地区,皇帝[[加里恩努斯]]在三世纪危机把被军队控制的元老院夺走后,元老院就丧失最大的利益所在——军队,5世纪初叶元老院内的地主阶级在很大的层度上被限制服兵役,但仍够藉著大的财力维持在帝国西部的实力,在4世纪帝国西部的高卢以及莱茵河沿岸部属重兵防御蛮族,当时[[特里尔]]聚集超过帝都的资源以防御[[法兰克人]],394年[[狄奥多西一世]]与叶夫根尼(Eugenius)之间爆发内战,刚建立不久的西部帝国调离不列颠以及莱茵地区的兵力来防御义大利,从此以后局势逼变,西部再也无法防止蛮族越界侵入。

西罗马帝国的资源相当贫瘠,也缺少人力筹备武装力量,只好招募蛮族的部队来负责防务,然而政府却无力给付薪资,以至蛮族一步步入侵领土,政府被迫增加税金来应付军费开支。

随著中央势力衰弱终使帝国边疆行省丧失,最后只能控制沿[[地中海]]的地区,罗马皇帝试图维持领海权,不料[[汪达尔人]]却征服[[北非]]地区,帝国深陷蛮族包围只能掌握鲜少的资源,丧失非洲的行省后义大利半岛形同孤岛,经济无力稳定而崩溃。

==影响==
{{See|天主教会|罗曼语族|民法大全|大陆法系|拉丁字母|文学|胸像雕塑|混泥土|城市}}

随著西罗马帝国的覆亡,新进的日耳曼民族占据原本罗马的行省分而治之,此举也延续罗马法及其传统,原先的日耳曼部落大多已经基督化,属于[[阿里乌教派]],在侵入罗马后纷纷改归[[天主教]],以获取当地罗马公民的效忠,也同时转为支持较具实力的[[天主教会]],儘管他们保持了部落既有的法律,却无法避免[[罗马法]]的影响。

罗马法系由查士丁尼一世彙编的[[民法大全]]为主要架构,是为古代的私法也是现代的[[大陆法系]]的基础,而[[海洋法系]]则是基于日耳曼人的英格兰-萨克逊法演变而来。

[[拉丁文]]在现代几乎形同[[死语]],其与邻近的日耳曼语族和[[凯尔特语族]]融合,成为现代的[[罗曼语族]],例如:[[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加泰罗尼亚语]]、[[奥克语]]和[[罗曼什语]]。<ref>《韦洛克拉丁语教程》(第六版)(美)F. M . p41 韦洛克 世界图书出版社</ref>

拉丁文也影响了[[日耳曼语族]]例如:[[英文]]、[[德文]]以及[[荷兰文]],甚至包含了[[凯尔特语]]和[[阿尔巴尼亚语]],也涵盖了[[斯拉夫语系]]的[[波兰语]]和[[捷克语]],还有和[[印欧民族]]毫不相干的[[匈牙利语]]。

[[拉丁字母]]也发展出新的字母如J(从I发展而来)、U(从V发展而来),日耳曼语和波兰语还发展出了W,这些影响涵盖当今地球上拼写字母系统,[[罗马数字]]自今仍被使用,然而其地位遭受[[阿拉伯数字]]的挑战。

政治思想也被罗马的皇帝制度有所影响,皇帝兼任宗教领袖(先是罗马的多神信仰的大祭司,后成为基督教皇帝)因此成为唯一的统治者,儘管到了[[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仍坚持自称为继承西罗马的帝位以维护统治的正当性,而这又是缘于800年[[教宗良三世]]向[[查理曼大帝]]求援,在事成后封其为「罗马人的皇帝」,而神圣罗马帝国可以在中世纪以帝号自居(其他国家大多称王),是因为罗马政治的共治制,该国认定[[拜占廷帝国]]是帝国的共治者,而两国是[[古罗马]]的继承人,此举直到1806年结束,法国在[[路易十四]]时代国力大幅增加以使法国具有[[殖民帝国|帝国]]的地位,为[[拿破崙一世]]称帝奠基基础,而拿破崙在该年击败以[[奥地利帝国]]为首的[[第四次反法同盟]],迫使其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的帝号。

西罗马帝国的遗产还包含了[[天主教会]],天主教会逐渐取代西罗马帝国的权威,成为西欧最具权威的组织,也稳定5世纪罗马覆亡后的乱世,也藉此强化法律、人民以及行政资源,因此出现[[安波罗修]]之类的宗教强人,在罗马遭受日耳曼部落入侵后的大黑暗时期(9-10世纪),天主教会成为唯一的权威,影响力也逐渐到了[[北欧]]。

总结一下西罗马帝国的覆亡,有对以下层面重要的影响:
* 社会: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完结了[[西欧]]、[[北非]]等地的奴隶社会。
* 历史:由于罗马帝国的重大影响,所以于西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衰落后,一般也被划分为[[古代欧洲]]的终结,并进入了[[中古时代]]。
* 民族:后来由外族瓜分的西罗马帝国,成为今天一些[[欧洲]]国家的前身。
* 政治:[[欧洲]]之后不再有统一政权。
* 局势:[[欧洲黑暗时代]]展开。

== 皇帝列表 ==
=== [[高卢帝国]] ===

{| class="wikitable" width = "100%" style="vertical-align:top;"
|-
! width="15%" | 在位
! width="15%" | 拉丁文名
! width="20%" | 中文译名
! width="25%" | 皇号
! width="15%" | 备注
|-
| 260年-269年 || POSTVMVS
| [[波斯杜穆斯]]
| <small>IMPERATOR CAESAR MARCVS CASSIANVS LATINIVS '''POSTVMVS''' PIVS FELIX INVICTVS AVGVSTVS</small>
| 建立高卢帝国,从罗马帝国中分裂出去
|-
| 269年 || LAELIANVS
| [[莱利亚努斯]]
| <small>IMPERATOR CAESAR GAIVS VLPIVS CORNELIVS '''LAELIANVS''' PIVS FELIX AVGVSTVS</small>
| 自立为高卢帝国皇帝
|-
| 269年 || MARIVS
| [[马里乌斯]]
| <small>IMPERATOR CAESAR MARCVS AVRELIVS '''MARIVS''' PIVS FELIX AVGVSTVS</small>
| &nbsp;
|-
| 269年-271年 || VICTORINVS
| [[维克托利努斯]]
| <small>IMPERATOR CAESAR MARCVS PIAVONIVS '''VICTORINVS''' PIVS FELIX INVICTVS AVGVSTVS</small>
| &nbsp;
|-
| 270年-271年 || Domitianus
| [[多米提安努斯]] || &nbsp; || 自立为高卢帝国皇帝
|-
| 271年-273年 || TETRICVS I
| [[泰特里库斯一世]]
| <small>IMPERATOR CAESAR GAIVS PIVS ESVVIVS '''TETRICVS''' FELIX INVICTVS AVGVSTVS</small>
| 被奥勒良击败,高卢帝国灭亡
|-
| 271年-273年 || TETRICVS II
| [[泰特里库斯二世]]
| || 与泰特里库斯一世为共治皇帝
|}

=== [[四帝共治]] ===
东西部各有两帝,一为正职,称奥古斯都,一为副职,称凯撒。正职退位后由副职补上,但这种承继制度在戴克里先死后无人执行。

{| class="wikitable" width = "100%" style="vertical-align:top;"
|-
! width="15%" | 在位
! width="15%" | 拉丁文名
! width="20%" | 中文译名
! width="25%" | 皇号
! width="15%" | 备注
|-
| 286年-305年 || MAXIMIANVS
| [[马克西米安]]
| <small>IMPERATOR CAESAR GAIVS AVRELIVS VALERIVS '''MAXIMIANVS''' PIVS FELIX INVICTVS AVGVSTVS</small>
| 与戴克里先同为奥古斯都,掌管西部,被迫自杀
|-
| 305年-306年
| CONSTANTIVS I
| [[君士坦提乌斯一世]]
| <small>IMPERATOR CAESAR GAIVS FLAVIVS VALERIVS '''CONSTANTIVS''' AVGVSTVS</small>
| 与伽列里乌斯同为恺撒,305年成为西部奥古斯都,与伽列里乌斯为共治皇帝
|-
| 306年-307年 || SEVERVS II
| [[塞维鲁二世]]
| <small>IMPERATOR '''SEVERVS''' PIVS FELIX AVGVSTVS</small>
| 305年成为恺撒,306年成为西部奥古斯都,与伽列里乌斯为共治皇帝
|-
| 306年-312年 || MAXENTIVS
| [[马克森提乌斯]]
| <small>MARCVS AVRELIVS VALERIVS '''MAXENTIVS''' PIVS FELIX INVICTVS AVGVSTVS</small>
| 306年起自称皇帝,被君士坦丁一世打败,被废黜
|-
| 324年 || MARTINIANVS
| [[马提尼安努斯]]
| <small>IMPERATOR CAESAR SEXTVS MARCIVS '''MARTINIANVS''' PIVS FELIX INVICTVS AVGVSTVS</small>
| 324年起为西部奥古斯都,与李锡尼为共治皇帝,被杀
|}

=== [[君士坦丁王朝]] ===
{| class="wikitable" width = "100%" style="vertical-align:top;"
|-
! width="15%" | 在位
! width="15%" | 拉丁文名
! width="20%" | 中文译名
! width="25%" | 皇号
! width="15%" | 备注
|-
| 307年-337年
| CONSTANTINVS I
| [[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一世]]
| <small>IMPERATOR CAESAR FLAVIVS '''CONSTANTINVS''' PIVS FELIX INVICTVS AVGVSTVS PONTIFEX MAXIMVS PATER PATRIAE PROCONSVL</small>
| 原为四帝共治中的西帝,后击败其他诸帝,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统治者。第一位信基督教的皇帝
|-
| 337年-340年 || CONSTANTINVS II
| [[君士坦丁二世]]
| <small>IMPERATOR CAESAR FLAVIVS VALERIVS '''CONSTANTINVS''' AVGVSTVS</small>
| 君士坦丁一世死后,国分为三,君士坦丁二世得一份。阵亡
|-
| 337年-361年 || CONSTANTIVS II
| [[君士坦提乌斯二世]]
| <small>IMPERATOR CAESAR FLAVIVS IVLIVS '''CONSTANTIVS''' AVGVSTVS</small>
| 君士坦丁一世死后,国分为三,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得一份。
|-
| 337年-350年 || CONSTANS
| [[君士坦斯一世]]
| <small>IMPERATOR CAESAR FLAVIVS IVLIVS '''CONSTANS''' AVGVSTVS</small>
| 君士坦丁一世死后,国分为三,君士坦斯得一份。被马格嫩提乌斯所杀
|-
| 350年-353年 || MAGNVS MAGENTIVS
| [[马格嫩提乌斯]]
| <small>IMPERATOR CAESAR FLAVIVS '''MAGNVS MAGENTIVS''' AVGVSTVS</small>
| 篡位者,自杀
|-
| 350年 || Vetriano
| [[维特里亚诺]]
| &nbsp; || 自立为帝
|-
| 350年 || Nepotianus
| [[尼波提亚努斯]]
| &nbsp; || 自立为帝
|-
| 361年-363年 || IVLIANVS
| [[尤利安]](背教者)
| <small>IMPERATOR CAESAR FLAVIVS CLAVDIVS '''IVLIANVS''' AVGVSTVS</small>
| 阵亡
|-
| <small>363年-364年
| IOVIANVS || [[约维安]]
| <small>IMPERATOR CAESAR FLAVIVS '''IOVIANVS''' AVGVSTVS</small>
| 暴死
|}

=== [[瓦伦丁尼安王朝]] ===
{| class="wikitable" width = "100%" style="vertical-align:top;"
|-
! width="15%" | 在位
! width="15%" | 拉丁文名
! width="20%" | 中文译名
! width="25%" | 皇号
! width="15%" | 备注
|-
| 364年-375年 || VALENTINIANVS I
| [[瓦伦丁尼安一世]]
| <small>IMPERATOR CAESAR FLAVIVS '''VALENTINIANVS''' PIVS FELIX AVGVSTVS</small>
| 西帝
|-
| 367年-383年 || GRATIANVS
| [[格拉提安]]
| <small>IMPERATOR CAESAR FLAVIVS '''GRATIANVS''' PIVS FELIX AVGVSTVS</small>
| 被叛军所杀
|-
| 375年-392年 || VALENTINIANVS II
| [[瓦伦丁尼安二世]]
| <small>IMPERATOR CAESAR FLAVIVS '''VALENTINIANVS''' PIVS FELIX AVGVSTVS</small>
|
|-
| 383年-388年 || Magnus Maximus
| [[马格努斯·马克西穆斯]]
| &nbsp; || 西部的篡位者,被狄奥多西一世处死
|-
| 386年-388年 || Flavius Victor
| [[弗拉维乌斯·维克托]] || &nbsp;
| 马格努斯·马克西穆斯之子,被狄奥多西一世所杀
|-
| 392年-394年 || Eugenius
| [[欧根尼乌斯]]
| &nbsp; || 西部的篡位者,阵亡
|}

=== 西罗马帝国 ===
{| class="wikitable" width = "100%" style="vertical-align:top;"
|-
|+ 西罗马帝国统治者<ref>[http://www.roman-emperors.org/impindex.htm 罗马帝国统治者]</ref>
! width="15%" | 在位
! width="15%" | 拉丁文名
! width="20%" | 中文译名
! width="25%" | 皇号
! width="15%" | 备注
|-
| 395年-423年 || HONORIVS
| [[霍诺里乌斯]]
| <small>IMPERATOR CAESAR FLAVIVS '''HONORIVS''' PIVS FELIX AVGVSTVS</small>
| 与君士坦提乌斯三世为共治皇帝
|-
| 409年-415年 || PRISCVS ATTALVS
| [[普里斯库斯·阿塔卢斯]]
| <small>IMPERATOR CAESAR '''PRISCVS ATTALVS''' PIVS FELIX AVGVSTVS</small>
| 自立为帝
|-
| 407年-411年 || Constantine III
| [[君士坦丁三世]]
| &nbsp; || 争位者
|-
| 409年-411年 || Constans II
| [[君士坦斯二世]]
| &nbsp; || 争位者
|-
| 411年-413年 || Jovinus
| [[约维努斯]]
| &nbsp; || 争位者
|-
| 412年-413年 || Sebastianus
| [[塞巴斯蒂安努斯]]
| &nbsp; || 争位者
|-
| 421年 || Constantius III
| [[君士坦提乌斯三世]]
| &nbsp; || 与霍诺里乌斯为共治皇帝
|-
| 423年-425年 || Joannes
| [[约翰尼斯]]
| &nbsp; || 争位者
|-
| 425年-455年 || Valentinian III
| [[瓦伦丁尼安三世]]
| &nbsp; || &nbsp;
|-
| 455年 || Petronius Maximus
| [[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
| &nbsp; || &nbsp;
|-
| 455年-456年 || Avitus
| [[阿维图斯]]
| &nbsp; || &nbsp;
|-
| 457年-461年 || Majorian
| [[墨乔里安]]
| &nbsp; || 退位
|-
| 461年-465年 || Libius Severus
| [[利比乌斯·塞维鲁]]
| &nbsp; || &nbsp;
|-
| 467年-472年 || Anthemius
| [[安特米乌斯]]
| &nbsp; || 被处死
|-
| 472年 || Olybrius
| [[奥利布里乌斯]]
| &nbsp; || &nbsp;
|-
| 473年-474年 || Glycerius
| [[格利塞里乌斯]]
| &nbsp; || 退位
|-
| 474年-475年 || Julius Nepos
| [[尼波斯]]
| &nbsp; || 退位
|-
| 475年-476年 || Romulus Augustulus
| [[罗慕路斯·奥古斯都]]
| &nbsp; || 最后的皇帝,被废
|}

== 注释 ==
{{NoteFoot}}

== 参考文献 ==
{{Reflist|30em}}

== 外部连结 ==
* [http://www1.odn.ne.jp/~aah01610/rome/teodosiusu.htm 西罗马帝国历史]{{ja}}
* [http://www.scaruffi.com/politics/romans.html 罗马帝国时间表]{{en}}

== 参见 ==
{{Portal|古罗马|欧洲|历史}}
*[[罗马帝国]]
**[[古罗马]]历史:
***[[罗马帝国的衰落]]、[[罗马帝国衰亡史]]
**[[罗马军事]]
**[[罗马|罗马城]]
*[[欧洲黑暗时代]]
*[[东罗马帝国]]

{{-}}
{{Roman history epochs}}
{{中世纪}}

[[Category:西罗马帝国| ]]
[[Category:286年罗马帝国建立]]
[[Category:476年罗马帝国废除]]
132,7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