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司马法

增加 8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司马法.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img.liuxue86.com/images/20170808/72b3bddb7c315c2e06f3ae60c6cf6956.jpg 原图链接][http://www.liuxue86.com/a/3351925.html 来自 出国留学网 的图片]]]
''' 司马法 ''' 》又称《司马兵法》或者《司马穰苴兵法》,为 [[ 中国 ]] 著名兵书之一,其成书年代和作者均具争议。
==题解==
根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 [[ 战国 ]] 初期,齐威王命令大臣追述古代的司马兵法,同时也把春秋末期 [[ 齐景公 ]] 时的将军司马穰苴的兵法附入其中。
《司马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称《军礼司马法》,共155篇。 [[ 汉朝 ]] 以后,该书多有散佚,至 [[ 唐朝 ]] 编《隋书·经籍志》时录为3卷5篇,列入子部兵家类,称为《司马法》,即今本《司马法》3卷5篇的原型,其中既涉及了春秋时的制度,亦涉及了战国时的制度。
对于该书的真伪、成书年代及作者谁属等问题,历代 [[ 学者 ]] 均有各种不同的看法。部分认为《司马法》是一部伪书;部分认为 [[ 史书 ]] 中的《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司马法》及《军礼司马法》是几种不同的书;部分认为今本《司马法》可分为两部分,前两篇为古《司马法》,后三篇为《司马穰苴兵法》。目前学者一般认为今本《司马法》不是伪书,历史上的《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及《军礼司马法》均包含于《司马法》之中,作者为司马穰苴及其追论者。
==历史==
《司马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的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共计155篇。汉朝以后,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该书多有散佚,至唐代编《隋书·经籍志》时录为3卷5篇,列入子部兵家类,称为《司马法》,即今本《司马法》3卷5篇的原型。此书受到历代兵家及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 汉武帝 ]] " 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任,秩比博士。" 司马迁称该书" 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 唐朝 [[ 李靖 ]] 就曾对 [[ 唐太宗 ]] 说:“周《司马法》,本太公者也。太公既没,齐人得其遗法。”
[[ 北宋 ]] 元丰年间,《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作为考试武臣、选拔将领、钻研军事的必读之书。由于《司马法》年代久远,散失严重,所以对于该书的真伪、成书年代、作者等问题,历代学者均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明清以来,辩伪成风,《司马法》成了一部争议极大的兵书。有的认为《司马法》是一部伪书;有的学者认为史书中的《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司马法》、《军礼司马法》是几种不同的书;有的认为今本《司马法》可分为两部分,前两篇为古《司马法》,后三篇为《司马穰苴兵法》。当前,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今本《司马法》不是伪书, [[ 历史 ]] 上的《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军礼司马法》均包含于《司马法》之中。作者为司马穰苴及其追论者。尽管由于该书亡佚严重,155篇仅存5篇,内容不全,但它仍具有很好的军事思想和很高的 [[ 军事 ]] 价值。
==评价==
《司马法》中主要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军礼和军法,对于礼学研究非常重要,受到历代兵家和 [[历 史学家 |史学家]] 所重视。
==视频==
246,4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