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善人

增加 4 位元組, 4 年前
簡介
性理疗病法由民国年间的王公凤仪首创,世称"王善人"。王善人祖籍在河北省密云县石匣镇;九世祖迁朝阳定居。出生于1864年,善人从青年时期就思索人生的道理。 三十八岁那年十月,父亲去逝,王凤仪志夺古人守墓三年,三年守墓中洞悉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人,立竿见影成效显著,创造了古今罕见的奇迹。 道德思想书籍:《王凤仪言行录》,《王凤仪嘉言录》,《王凤仪性命哲学浅述》,《王凤仪十二字薪传》,《王凤仪化性谈》,《王凤仪诚明录》等等。
[[ 黄帝内经 ]] 》里有一篇《灵兰秘典论》,专讲心的重要性。"心为君主之官"就是在这一篇中提到的。该篇还说"恍惚之数,生于毫厘,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恍惚之数,就是心理的活动,它们刚刚发端的时候并不明显,只有一些细微的动静和变化,也就是一些小小的情绪,小小的思虑或念头,我们完全不当一回事,其实这里面就有了贪、嗔、痴的苗子了。这些细微动静和变化可以持续不断地发生,还可以成倍地放大,最终影响人的形体。《灵兰秘典论》在《黄帝内经》中确实太重要了。在这一篇的最后,黄帝特别感激歧伯为他阐发的这一段妙义,说这是"精光之道,大圣之业",是赤裸裸的真理,是大圣人的事业!黄帝选择良辰吉日,把这段真传藏进灵兰之室,以传给后人。这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屈指可数的受此尊敬的篇章之一。但是,《灵兰秘典论》的大义,没有被后人好好阐发,甚至被忽略了。所以,后世的医家治病,主要重在用药,偶然用一些调畅情志的方法,也只是利用五脏七情的生克,而没有从根本上去治心。《黄帝内经》中讲的"恍惚之数",直到王凤仪老先生手里,才真正"千之万之",成为从根本上解救苍生疾苦的旷世
[[Category:中国医药人物]]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