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协调世界时

增加 9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协调世界时.png|320px|缩略图|右|<big>协调世界时</big>[https://img-blog.csdn.net/20170326174203109?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dTAxNDU4Nzc2OQ==/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SouthEast 原图链接][https://blog.csdn.net/u014587769/article/details/66472135 来自 CSDN博客 的图片]]]
''' 协调世界时 ''' (英语: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法语:Temps Universel Coordonné,简称UTC)是最主要的世界时间 [[ 标准 ]] ,其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 中华民国 ]] (台湾)采用CNS 7648的《资料元及交换格式–资讯交换–日期及时间的表示法》(与ISO 8601类似)称之为世界协调时间。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采用ISO 8601:2000的国家标准GB/T 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中亦称之为协调世界时。
协调世界时是世界上调节时钟和 [[ 时间 ]] 的主要时间标准,它与0度经线的平 [[ 太阳 ]] 时相差不超过1秒,并不遵守夏令时。协调世界时是最接近 [[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 (GMT)<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12/23/193203_628564890.shtml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360个人图书馆,2017-2-12</ref>的几个替代时间系统之一。对于大多数用途来说,UTC时间被认为能与GMT时间互换,但GMT时间已不再被科学界所确定。
协调世界时(UTC)正式形成于1963年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的374号建议中,该建议由多国时间实验室共同提出。人们对该时间系统进行过数次调整,直到1972年引入了闰秒机制,调整工作得以简化。也有很多人提议用一个没有 [[ 闰秒 ]] 的时间系统来替换掉协调世界时,但目前尚未就此达成一致。
现行的协调世界时根据 [[ 国际电信联盟 ]] 的建议《Standard-frequency and time-signal emissions》(ITU-R TF.460-6)所确定。UTC基于 [[ 国际原子时 ]] ,并通过不规则的加入闰秒来抵消地球自转变慢的影响。闰秒在必要的时候会被插入到UTC中,以保证协调世界时(UTC)与世界时(UT1)相差不超过0.9秒。
==缩写==
协调世界时的缩写为UTC。国际电信联盟希望协调世界时能够在所有 [[ 语言 ]] 有单一的缩写。 [[ 英语 ]] [[ 法语 ]] 区的人同时希望各自的语言缩写-CUT和TUC能够成为国际标准,结果最后妥协使用UTC,这个缩写跟从世界时变种(UT0、UT1、UT2、UT1R等等)的缩写模式。
==机理==
协调世界时把时间分为天、小时、分钟和秒。通常,天是使用格里历(公历)定义的,但也能使用 [[ 儒略日 ]] 。每天包含24小时,每小时包含60分钟。一分钟通常有60秒,但加入了随机的闰秒后,一分钟可能是61秒或59秒。因此,在UTC系统的时间尺度中,秒和比秒小的单位(毫秒、微秒等)其长度是固定的,但是对于分钟和比分还大的单位(小时、天、周等),其长度是可变的。 [[ 国际地球自转服务 ]] 组织(IERS)做出插入闰秒的决定,并至少在加入前6个月发布在该组织的“公告C”中 。闰秒是无法提前很早预知的,因为地球的自转速率是不可预测的。
几乎所有的UTC天都包含 86,400 SI秒,即每分钟正好有60秒。然而,由于一个平太阳日 比 86比86,400 SI秒稍微长一些,偶尔会有一个UTC天的最后一分钟被调整为61秒。多出的这一秒被称为闰秒,它体现了上一闰秒后比平太阳日多出来的全部时长(大约每天2毫秒)。一个UTC天的最后一分钟也可以是59秒,以此来适应 [[ 地球自转 ]] 得更快的情况,但是这样的可能性很小,至今还没有出现过。UTC天的长度不规则意味着带小数的儒略日和UTC时间不能很好的对应。
为了保证协调世界时很接近世界时UT1,UTC从基于TAI的线性方程转变成另一方程时,偶尔会出现不连续点。这些不连续点以闰秒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不连续点就是造成了UTC天的长度不规则的闰秒。IERS规定不连续点仅出现在6月或12月底,但也有规定将3月或者9月作为备选 。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IERS)跟踪并公布UTC时间和世界时的差别,即DUT1 = UT1 - UTC,另外,IERS也负责引入不连续的闰秒来保证它们的时间差DUT1在±0.9秒之间。
由于时间膨胀效应<ref>[https://www.sohu.com/a/395245715_120315590 爱因斯坦提出的“时间膨胀效应”是什么意思?这里告诉你答案 ],搜狐,2020-05-15</ref>,不在大地基准面或者快速运动的的标准时钟,将不会和UTC时间保持同步。因此,在必要的时候,从大地基准面时钟有确定关系的时钟那里获取的遥感信号,可以用来提供UTC时间,比如装在 [[ 航天器 ]] 等位置上的时钟。
如果查询不到描述两UTC时刻之间闰秒数量的列表,就不可能计算出这段时间内的精确时差。相应的,计算出一段以未来时刻为终点的时间间隔的 [[ 时差 ]] 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中可能包含了数量不定的闰秒( 比如,“现在”和“2099-12-31 23:59:59”之间有多少TAI秒) 。因此,许多要求长期( 多年) 高精度测量的 [[ 科学 ]] 应用使用TAI来代替UTC时间。TAI也经常被用在不能处理闰秒的系统中 。GPS 。[[GPS]] 时总是恰好比TAI时落后19秒(TAI (TAI 时和GPS时都不受UTC中引入的闰秒影响)
==视频==
249,0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