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羑里城遗址

增加 10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羑里城遗址.jpg|350px|缩略图|右|<big>羑里城遗址</big>[http://www.guanfang123.com/Uploads/Picture/2017-04-30/5904c27f2b8bb.jpg 原图链接][http://www.guanfang123.com/baike/43277.html 来自 官方网 的图片]]]
''' 羑里城遗址 ''' (牖里)位于中国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汤阴县城北4公里,面积约1公顷。该地于 [[ 新石器时代 ]] 即有人类活动,商代为监狱之一, [[ 周文王 ]] 曾被商纣王拘于此,修订《 [[ 易经 ]] 》,现存包括 [[ 龙山文化 ]] 和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基本保存完好。
==简介==
据《 [[ 史记 ]] 》记载, [[商朝| 商代 ]] 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上下怨恨。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 [[ 姬昌 ]] 的治理下, 日益强大。这引起了 [[ 殷纣王 ]] 的疑虑。恰在此时,“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 [[ 伏羲 ]] 八卦演为16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 [[ 周易 ]] 》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后人为纪念西伯姬昌,在羑里城 [[ 遗址 ]] 上建起文王庙。      现存羑里城遗址,为一片高出地面约丈余的土台,南北长105米,东西宽103米, [[ 面积 ]] 达万余平方米。台上有文王庙,坐北向南,古柏苍翠。现存建筑有演易坊、山门、周文王演易台、古殿基址,还有《周文王羑里城》、《禹碑》、《文王易》等碑刻 十余通,对于研究《周易》和 [[ 历史 ]] [[ 书法 ]] ,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历史==
[[ 遗址 ]] 文化层厚约7米,是一处内涵丰富的河南龙山文化和商代晚期以至 [[ 东周 ]] 文化遗址。   明《河南通志》载:“文王庙在汤阴县北八里羑里城中,昔文王演易之所,后人因建庙焉。岁时有司致祭,3岁一遣使祭享。“清 [[ 乾隆 ]] 《汤阴县志》载:”文王庙在汤阴县羑里城。元大德(公元1927-公元1307年) 年间,邑人许仪重修。“之后明成化四年(1468年)知县尚玑、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巡抚魏有本、 [[ 天启 ]] 三年(1623年)知县杨朴、清 [[ 顺治 ]] 八年(1651年)知县杨藻凤、雍正九年(1731年)知县杨世达均有修葺。如今大殿及塑像、观景台、玩占亭、洗心亭和刻有”文王之声“的大钟等均无存。      文王庙建在羑里城遗址之上,座北朝南,现存建筑系明 [[ 嘉靖 ]] 二十一年(1542年)重建  在城台的南下端,建有青石牌坊一座,上镌[[楷书]]大字“演易坊”。山门前两侧,各有碑石一通。西侧巨碑上刻“周文王羑里城”6个如斗大字。东侧方碑,则是著名的“禹碑”(又作《岣嵝碑》),凡77字,其书法非符篆,又非缪篆,颇为奇特。 拾级而上,山门巍峨屹立。参天的古柏布满了庙院。院内西侧便是演易台,相传这里是西伯姬昌被囚演易之所。上下两层,均是3间,楼高13米,建在1米多高的砖石台基上。门额上阳镌“演易台”三字
林立 城台 庙院中 南下端,建有青石牌坊一座,上镌楷书大字“演易坊”。山门前两侧,各有碑石一通。西侧巨 “周 ,均是[[明清]]以来的帝王、文武官员以及文人学士颂扬 文王 羑里城”6个如斗大字 的诗、赋、篇章 东侧方碑,则 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 著名的“禹碑”(又作 岣嵝 文王易》 》),凡77字 上镌《周易》64卦及 书法非符篆 释卦辞文 又非缪篆,颇为奇特 是研究《周易》的重要实物资料
拾级而上,山门巍峨屹立。参天的古柏布满了庙院。院内西侧便是演易台,相传这里是西伯姬昌被囚演易之所。上下两层,均是3间,楼高13米,建在1米多高的砖石台基上。门额上阳镌“演易台”三字。   林立在庙院中的碑刻,均是明清以来的帝王、文武官员以及文人学士颂扬文王的诗、赋、篇章。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文王易》碑,上镌《周易》64卦及其释卦辞文,是研究《周易》的重要实物资料。    羑里城遗址(含文王庙)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中外 [[ 学者 ]][[ 专家 ]] 十分关注,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也日渐增多。1996年被颂为全国第四批 [[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视频==
255,2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