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蔡世远

增加 5,50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20200602161038 065ecb983604f0dbb183d5d2cf43b7f2 1.jpg|280px|缩略图|右|[https://01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200602/20200602161038_065ecb983604f0dbb183d5d2cf43b7f2_1.jpeg  原图链接] [https://mini.eastday.com/a/200602161038430.html  来自东方资讯]]]
<p style="text-indent:2em;">'''蔡世远''' [1] ({{bd|1682年||21733年年|}}),字闻之,号梁村。清漳浦县人。因世居漳浦梁山,学者称之为“梁山先生”。<br>
<p style="text-indent:2em;">蔡世远生于世代书香之家,是宋代理学家[[蔡元鼎]]的后裔;祖父[[蔡而熤]],是明代重臣、著名学者[[黄道周]]的学生;父亲[[蔡璧]],拔贡生,任罗源县教谕,后受福建巡抚[[张伯行]]之聘主持福州[[鳌峰书院]]。<br> <p style="text-indent:2em;">主要作品有《漳州府志》《二希堂文集》《鳌峰学约》、《朱子家礼辑要》等。其遗著有:清高宗作序的《二希堂文集》15卷,《鳌峰学约》、《朱子家礼辑要》各一卷,所编的《性理精要》、《历代名臣言行录》,考定的《古文雅正》、《汉魏六朝四唐诗》各若干卷。他的另一贡献为纂修《漳州府志》,以正统儒家观点评骘人物。
==基本信息 ==
{|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别   称'''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清朝梁山先生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去世时间'''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雍正11年(1733.2.22)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字 号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闻之,梁村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出生地'''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漳浦县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所处时代'''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清朝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主要成就'''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学者,教育家
|}
== 人物话题 ==
* [https://www.baidu.com/link?url=6cf3EBucBKM8yl9ecvp5dimrY9m_nGdvmVjEvkRc_lMV0b6dq89fiZ7Pv2HIsGxo97Ujt521UxxGcp3Ggqa9n_&wd=&eqid=fc16fa5600039d9e000000025ee8834f 父慈子孝--蔡世远蔡新家规家训摘编]
== 相关视频 人物生平 ==* 标题:两帝师蔡新蔡世远<div p style="cleartext-indent:center2em;">{{#iDisplay:page/d05468ydnnu|750|430|qq}}蔡世远从小接受家训,努力学习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的遗著,还广泛学习各种经书,讲求经世之学。他以古代名人为学习榜样,认为学问起码要近似南宋的真希文([[真德秀]]),事业要近似北宋的[[范希文]]([[范仲淹]]),因而以“二希”作为自己的堂号。</divbr>
*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蔡世远中举人,翌年,受福建巡抚[[张伯行]]的聘请,到鳌峰书院校订先儒的著作。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中进士,选庶吉士。他深得相国[[李光地]]的赏识,在李光地的启迪下,精研[[程朱理学]]。
*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蔡世远乞假回乡省亲,翌年,父亲去世,在家守丧。
*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四月,应漳州知府魏荔彤的聘请,主修《漳州府志》,翌年正月,基本完成编纂,并为其写序。这时,相国李光地充任编纂《性理精义》总裁,遂推荐蔡世远担任分修。
*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性理精义》编纂完成,蔡世远不愿以编辑叙劳,告别李光地,回乡服侍母亲。
* 不久,福建巡抚吕犹龙得知蔡世远为人正派,学问渊博,聘他到省城主持鳌峰书院,继承其父蔡璧的讲席,他主持书院期间,为福建培养众多有成之士。后丁母忧,归家守丧,期满后,曾应漳浦县知县汪绅文之聘,讲学于漳浦县学宫,士子争先恐后地前往听讲。
* 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选拔精通经术,学行兼优的学者,任诸
* 皇子侍读,蔡世远奉特诏入京,授翰林编修,入直尚书房,侍诸皇子读书。不久,升翰林侍讲。
* 雍正四年(1726年),迁詹事府左庶子,再升为翰林侍讲学士。
* 雍正五年(1727年),升詹事府少詹事,又晋升内阁学士兼礼部右侍郎。
* 雍正六年(1728年),转礼部左侍郎,任经筵讲官。雍正皇帝称赞他讲学用心得体,尽心尽职:“谈经禁近,朕心饫讲论之勤;晋秩容台,邦礼藉寅清之重”。
* 雍正八年(1730年),科臣弹劾蔡世远长子蔡长汉违犯条例,私给船照。雍正皇帝将劾疏传示蔡世远,世远奏辨说:“儿子蔡长汉现在京邸,此事应是族人或戚属所为,请敕鞫治”。后经部议,蔡世远以“失察”,被降职一级调用。翌年,雍正皇帝下了温谕,特令官复原职。
* 雍正十二年(1734年),蔡世远卒于任所,终年53岁。
* 乾隆二年(1737年)赠礼部尚书,赐祭葬,谥文勤,后又追赠太傅。
== 人物思想 ==
<p style="text-indent:2em;">蔡世远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学识渊博,尤精于性理之学。他继承二程和朱子之学,又深研周敦颐、张载的学说,是清代闽学派的主干。
<p style="text-indent:2em;">世宗在为他作的《制词》中说,他“研究于天人、性命,砥砺乎理学、文章”,“克探濂、洛、关、闽之蕴”。他和李光地两人实系宋代杨时、朱熹的理学传人。在理论上,他主张把“敦本立诚”作为“力行”的原则;在学习方法上,以“循序体察”作为“致知”的途径。
== 人物轶事 ==
<p style="text-indent:2em;">蔡世远虽身居高位,但谦恭自持,淡泊为怀,所得俸禄,多半赞助族亲和故旧,“妻、子仅免寒饥,敝衣粗食,视窭人或甚焉。”他在京城的起居室只设一架床、一张帐,遇有好友到来,就让出自己的床铺,自己睡在后夹室里。当夏秋时节,“蚁虻噆肤,竟夕不安”。有一次,陶太常进入世远的卧房为其妻子诊病,看到挂的是补过的旧蚊帐,盖的是补过的粗布被,不禁叹息。世远身后,除几袭旧衣外,几乎一无所有,家属无力发丧,世宗特赐银500两,诸皇子也赙赠银300两,灵柩才得归葬福建漳浦原籍。
== 人物评价 ==
* [[方苞]]为其撰写《礼部侍郎蔡公墓志铭》,铭中写道:“其材天植,其学不迷,其志不欺,其数非奇,而不竟其所施。匪予之私,众心所凄”。
* [[乾隆]]皇帝称其为“闻之先生”,亲自为其文集写序言。
== 后世纪念 ==
<p style="text-indent:2em;"> 美丽漳浦,一座千年古县,“一村两帝师、叔侄皆名臣” 的故事在这里广为传颂。戏中所讲的两位帝师--蔡世远和蔡新叔侄二人,分别是乾隆和嘉庆的老师,身后均被册封为太傅并赐谥号,诏令入祀贤良祠。<ref>[https://www.sohu.com/a/190029151_743485 福建漳浦蔡世远蔡新:叔侄名臣 谦谨为官.蔡氏家园.2017-09-05] </ref> == 相关视频 ==* 标题:两帝师蔡新蔡世远<div style="clear:center">{{#iDisplay:page/d05468ydnnu|750|430|qq}}</div> 
== 参考资料 ==
{{Reflist}}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