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62
次編輯
變更
孙家城遗址
,無編輯摘要
自2003年起,为了进一步探索薛家岗文化以及城垣的年代,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孙家城遗址进行了多次调直和局部钻探。
2007年秋至2008年秋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计616平方米,确定了城址的年代,发现新石器时代、商周以及少量汉至六朝等时期的文化堆积和文化遗存,出土大批文化遗物 <ref>[http://www.huaxia.com/zhwh/kgfx/2007/12/100416.html 尝试性发掘孙家城遗址探寻6000年前文明真相],华夏经纬, 2007-12-21</ref> 。
==遗址特点==
薛家岗文化时期前:石器有斧、锛、凿。玉器有残玉璜、坠饰。陶器以夹砂红陶占绝对多数,泥质陶较少,还有少量的外红内黑陶、夹粗砂白陶等;纹饰多见戳印、刻画,另有极少量的菱形或回形纹、细绳纹。主要器型有鼎、盆、釜、甑、豆、缸、杯、器盖、环形陶器等,还有纺轮、陶球以及少量人像、猪、鼠形动物等陶塑。鼎足形状较多,有圆锥形足、扁平长条形足、近圆锥形弯曲足、麻花形足、凹面或凹槽足。在近圆锥形弯曲足的足根部常饰有1—3个圆按窝或小三角形戳印,在足根部加饰1—2道横向凸棱。出土不少彩绘陶片,有斜线纹、波浪纹等。在地层中发现数十件平地置放呈直立、斜立或倒扣状的釜鼎类陶器,但绝大多数或口、底局部残缺,或足部分残缺。
薛家岗文化时期:薛家岗文化遗存遍布于遗址各区域,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发现薛家岗文化早期墓葬1座,随葬品中,石器有钺、锛等,陶器的组合为鼎、豆、碗、鬻、杯。晚期的文化层分布相对广泛,在城内多个地点均有发现,但主要集中在城内偏东部位,在2008年发掘的葫芦田地点、北河沿地点均分布有较厚的该时期文化层 <ref>[https://www.sohu.com/a/282109951_659753 国家发话了!怀宁这个遗址要加强保护] , 搜狐,2018-12-15</ref> 。陶器以夹砂红陶和黑皮红胎陶为主,流行凿形及鸭嘴形鼎足罐形鼎、枫叶形和足盆形鼎、长颈实足鬻、敞口带錾碗等器型。石器中风字形石钺和各种锛、凿等较多。
张四墩文化时期:张四墩时期的遗存以孙家城城址和孙城点为主。墙体各层中包含少量相当于张四墩类型的陶片,未发现更晚时期的陶片,发现墙体北坡被张四墩时期文化层叠压,并被同属该时期的小坑打破。这一时期遗物以陶器、石器为主。陶器以篮纹鼎、侧装三角形足、扁腹壶形器、夹砂黑皮陶厚胎、矮圈足的盘、杯、簋为特点。石器有大量的箭镞,有柳叶形、三棱形等,形制多样。还出土较多数量的石器半成品、残次品、废料,玉器只发现少量的玉璜残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