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振风塔

增加 16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振风塔 ''' ,又名“万佛塔”,位于中国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城东, [[ 长江 ]] 北岸的迎江寺内,是长江沿岸的著名古塔之一。
==历史==
振风塔始建于明 [[ 隆庆 ]] 二年(1568年)。其名“振风”,有“以振文风”之意。清 [[ 康熙 ]] 二年(1663年)重修, [[ 咸丰 ]] 十一年(1861年),六、七层毁于炮火,1871年、1893年再次重修<ref>[https://www.sohu.com/a/304722_100052 最美月是故乡明] ,搜狐,2014-09-08</ref>。2006年,振风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中国 [[ 国务院 ]] 列入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名单。
==建筑功能==
振风塔,又名万佛塔,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由当时的安庆知府王宗徐主持修建。该塔为 [[ 楼阁 ]] 式砖石结构,八角七层,高60.86米,各层面阔与层高按比例自下而上逐层收分,整体轮廓呈圆锥体形。底层建有宽大的基座,每边长18.72米,各层塔心室均为 [[ 八角形 ]] 。每层皆有腰檐平座,檐下为双抄华拱,出两跳。塔内有168级台阶,穿壁绕平座拾级盘旋而上,直达顶层。每层塔门虚实交错,平台上围以白石栏杆,可登临远眺,每层檐角均悬以风铎。塔刹由八角形须弥座、园形覆 [[ ]] 、球状五重相轮和葫芦形宝瓶构成。塔内供西方接引 [[ 阿弥陀佛 ]] [[ 弥勒佛 ]] [[ 五方佛 ]] ,塔身嵌有 [[ 砖雕 ]][[ 佛像 ]] 、历史神话 [[ 故事 ]][[ 像1000 像]]1000 余尊及碑刻54块。该塔除具有佛塔的功能外,还具有导航引渡的功能。
==科学价值==
振风塔临江而立,为长江流域规模最大、最高的七级浮屠,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看塔”之美誉。振风塔的造型和结构基本上是集我国历代佛塔建筑 [[ 艺术 ]] 之大成,融合了我国古代 [[ 建筑 ]] [[ 民族 ]] 特色,并加以发展和提高。此塔设计精巧,造型别致,结构新颖,在我国佛塔中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历史、 [[ 艺术 ]] [[ 科学 ]] 价值。2006年05月25日,振风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 [[ 国务院 ]] 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文化价值==
迎江寺雄峙于城东大江之滨。古称护国永昌禅寺,又名万佛寺。始建于 [[ 北宋 ]] 开宝七年(974)。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邑绅阮自华募资重修,殿宇华丽,气势宏伟,为沿江名刹。2006年05月25日,振风塔作为明代 [[ 古建筑 ]] ,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f>[http://www.naic.org.cn/html/2017/gjzg_0831/19816.html 安庆振风塔 历代佛塔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古建中国,2017-8-31 </ref>。
安庆振风塔是为振兴安庆文风而建。在明代以前,安庆没有出过 [[ 状元 ]] ,文风凋敝。一些星相家端详安庆地形后,煞有其事地认为,安庆一带江水滔滔,文采难以在次扎根,须建塔镇之,才不能让文采东流。次说虽然荒诞,但有趣的是,安庆自建成振风塔之后,境内文风果然昌盛,才人辈出,明清两代,不仅出了大 [[ 思想家 ]] 方以智. 父子 [[ 宰相 ]][[ 张英. ]]、[[ 张廷玉. ]]、 状元 [[ 赵文楷. ]]、[[ 书法 ]] 大家邓石如等。文人. 作家更是数不胜数,以桐城籍文人为开创者和主要作家的 [[ 散文 ]] 流派——桐城派,雄踞清代文坛200余年。
每年八月十五 [[ 中秋 ]] 之时,冰轮高挂苍穹,江中塔影之旁突然幻出无数塔影,五彩纷呈,煞是神妙奇绝。传说此为万里长江两岸群塔集会安庆,向振风塔作一年一度的“朝觐”盛况,为此,振风塔又有“ 长江塔王”之说。数百年来, [[ ]][[ ]] 苍桑,“长江日浩荡,塔影流不去”。闲来游塔,如登云梯,如入瑶台仙阙。
安庆是王母娘娘游东海的大船,振风塔为桅杆,桅无篷帆,船才不会漂走,如有篷帆, [[ ]] 就可能漂走或沉没。
==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