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石灰藻

增加 1,06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珊瑚礁和藻礁都是生物造礁,最大的差別是在珊瑚礁是【動物】造礁,而藻礁是【植物】造礁。提起珊瑚礁,一般人不陌生;問起小朋友,有的還會興奮的加碼告訴你「小丑魚和海葵」的共生情趣。沒錯,珊瑚礁成長在水質清澈的海域,強烈日照導致旺盛的光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多孔隙環境是海中生物很好的棲息地,生態豐富異常,故有【海中熱帶雨林】之稱;但相對於動物造礁的珊瑚礁,以植物造礁的【藻礁】,也屬海岸多孔隙環境,同樣是海洋「生物的育嬰房」。他們在水質佳,水溫高的地方搶不過動物造礁,卻能在較惡劣的環境裡自成一片和珊瑚礁媲美;而藻類造礁過程緩慢,以桃園海岸造礁主體的【無節珊瑚藻】為例,20年還成長不到1公分,她比之珊瑚礁平均年成長1公分,實在是更為稀有特別。
<ref>原文網址:http://algalreef.weebly.com/2016040636261593429930977.html</ref>
 
===現生藻礁世界分布===
石灰藻廣泛分布在海洋中,是極為重要的海洋植物,但全世界的海域中,以植物為主,而建造成大型之生物礁並不常見,曾有化石的報導,如柴達木盆地有古近紀-新近紀湖相疊層石與藻礁的沉積。現生的藻礁可見於加勒比海、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小島向海面,海浪強大帶;也有分布於加拿大東部、英國、挪威之間的寒冷淺海域,或是出現在地中海、澳洲西部極度高鹽分的潟湖內,多為極端地帶,而且各具特色。全世界,以現生藻礁而言,無論分布面積或累積厚度,都是遠低於珊瑚礁的量,而有些表面雖是現生珊瑚藻,但內部可能是早期珊瑚碎屑或其他物質組成。雖然目前研究對於珊瑚礁過渡至藻礁的環境變化不甚清楚,但我們仍可以從臺灣海岸特性來看藻礁之形成,進而推測其分布範圍。
<ref>原文網址:https://www.tesri.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tesri/2302/21120425b_w.pdf</ref>
===視頻===
2,0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