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

移除 2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萨拉乌苏文化 朱开沟 址2址1.jpg|缩略图|[http://wwwcontrol.blog.jf258sina.com.cn/tagmyblog/%E9%92%80%E3%84%A6%E5%AA%BA%E6%B6%94%E5%B2%83%E5%AB%83%E9%96%AC%E6%A5%80%E6%BD%83htmlsource/ blog_notopen.php?uid=3014900113&version=7 萨拉乌苏文化 朱开沟 遗址]]]'''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在鄂尔多斯草原南端,有一条蜿蜒的河流,它源于陕西西北定边县境内,流经内蒙古鄂托克旗、乌审旗,然后从八吐湾村东折流入陕北境内,与响水河汇合后向东南方向流入黄河的支流无定河。在地层松散的毛乌素沙漠上,冲刷出一条[[宽阔]]幽深的“U”字形河谷。这条河流就被称为萨拉乌苏河。<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3e87370102wylkblog_51ec9abf0102xaxy.html 神奇的萨拉乌苏 朱开沟 遗址_ 若愚_ 新浪博客]</ref>
== 主要特征 ==
== 历史意义 ==
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至少有45种以上,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化石之乡”。这些萨拉乌苏文化遗物和共存的动物群表明,萨拉乌苏河一带,曾经有很多的淡水湖,那里水草和[[ 森林茂盛]] ,成群的动物活跃其间。
生活在河湖两岸的“河套人”就是在这样水草丰茂的地方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为人类的历史的发展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依据动物化石记录:萨拉乌苏组动物群主要有:
1、 纳玛古菱齿象——这是一类身体巨大,门齿略有弯曲的古象,与现代象相似,在鄂尔多斯发现的门齿化石长达2.4—3米左右。
2、 披毛犀——体外披长毛的犀牛,这类化石在鄂尔多斯这个时期的地层中发现最多且分布较广,本世纪20年代在萨拉乌苏河曾发现一具相当完整的披毛犀化石骨架。
3、 河套大角鹿——这种鹿个体高大, [[ 身躯粗壮 ]] ,最 [[ 特殊 ]] 的是鹿角 [[ 眉枝 ]] 扩展,呈扁平扇状,几乎与头骨垂直,主枝为开阔的掌状而高耸于眉枝之上。这在鹿类中是独一无二的。
4、 王氏水牛——它是为了纪念发现者蒙古族农民王顺而命名的,这种水牛牛角较为 [[ 独特 ]] ,横切面呈三角形。
5、 诺氏驼——这种驼比现代驼头骨粗壮,个体高大,它是萨拉乌苏动物群中特有的古动物之一。6、鬣狗与老虎——在食肉类中,这类化石发现最多,在萨拉乌苏河的杨四湾一带,发现了一具第四纪虎化石中稀有的虎的后半身骨架。
==文物证明==
== 地理位置 ==
萨拉乌苏,蒙语的意思是黄色的水,由此可知这里的河水终年浑黄;在河的两岸长满了摇曳多姿的红柳,所以人们也称这条河为“红柳河”。就是在这条河流一带,曾经是古老而灿烂的鄂尔多斯文明的发祥地。<ref>[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3058/salawusuwenhuayizhijingquzhukaigouyizhi.html 萨拉乌苏文化 开沟 遗址旅游指南]</ref>
== 参考来源 ==
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