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下梅村

增加 25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下梅村'''是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辖的一个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西临梅溪,[[清代]]开挖的当溪穿村而过。
下梅村在清代曾是[[武夷岩茶]]的集散地,晋商万里贩茶路线的起点。村内保存有30多座清代民居,雕刻精美,当溪边的邹氏大夫第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下梅村列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ref>[http://www.wysxiamei.com/gk.htm 下梅概括 >>> 景区简介],武夷山下梅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ref>
==概况==
==民族文化==
下梅村,离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 区5 区<ref>[http://www.mafengwo.cn/sales/2271868.html?mdd=10039 福建武夷山国家5A级风景区],马蜂窝</ref>5 公里,南接武夷山度假区、属武夷街道办管辖。全村占地面积为220141平方米,村落[[建筑面积]]为124802平方米。全村现有人口2000多人,有村民500多户。全村仅有一所村级[[小学]],医疗点4处。村民多为汉族,也有[[畲族]]。主要姓有:邹、江、方、陈、林、张、李、吴、王、彭、孙、岳、衷、郎、袁、黄、赵、郑、刘、周、祝、范等。该村除江姓自宋代入居外,明代隆庆年间各姓迁入较多,如孙姓等。清代邹姓又从江西南丰迁入,[[民国]]初期浙江龙泉各姓大量迁入下梅,上个世纪60年代闽中南地区贯彻国家移民政策,福清、惠安等移民入迁下梅,上个世纪70、80年代四川人口大流通时,有不少[[四川]]藉人口迁居下梅,使下梅形成多籍贯、多姓氏、多方言、多习俗的一个人口密集型大村落。经过一代代人的联姻磨合,村落[[语言]]、民风、习俗趋于一致。村民具有多重信仰,大都以信仰佛、道教为主,有不少村民信仰[[基督教]]。
下梅村落[[生态环境]]好,具有独特的风水意象。山护村落,水养邑人,山环水抱营造了一个封闭安宁型的村落。下梅历史上除[[土地革命]]时期发生过几起国共之间的战火劫乱外,从没遭遇过严重的战争外患,日寇战机轰炸赤石、公馆、城关、星村、五夫时,也不敢贸然闯入下梅上空。平安祥和的下梅村,使村民拥戴社稷,守土勤耕,绅士、贤人注重村落礼教,办学堂、私塾,修庙宇,捐公益。村民们恪守农事节气,春种秋收。农闲之余,参加乡村寺庙的迎神赛会。下梅[[历史]]上曾展示了民风蔚然的好风尚。
<center>{{#iDisplay:q09017cit0z|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248,2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