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嘎仙洞遗址

增加 1,97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嘎仙洞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千米山谷之中,地处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是建…”

'''嘎仙洞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千米山谷之中,地处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是建立北魏王朝鲜卑族的祖先石室旧墟 ,是拓跋氏的发祥地之一 。

嘎仙洞遗址在一道高达百余米的花岗岩峭壁上,离平地25米,地表海拔高度为495米,所在山峰的相对高度为120米,洞口略呈三角形。嘎仙洞遗址发现了石刻祝文,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木器、铜器、铁器、玉器等。嘎仙洞遗址摩崖祝文铭刻的发现,对鲜卑民族起源、中国疆域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1988年1月13日,嘎仙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沿革 ==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太武帝拓跋焘到嘎仙洞祭祖时,派遣中书侍郎李敞在嘎仙洞内开凿而成石窟寺,并在嘎仙洞西侧石壁上刻下祝文。

1980年7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及呼伦贝尔盟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遗址进行第四次考古调查时,在遗址内发现石刻祝文。

2006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遗址发现了石窟寺遗址、岩画长廊。

2015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遗址洞口东侧背北处,一块经人工打凿的扇面平面石壁上,发现魏书体镌刻的“故、多、开疆、焘、谒、官、皇天、貌、增、四、汗曰”14个字。

== 研究价值 ==
嘎仙洞遗址摩崖祝文铭刻的发现,为嘎仙洞是《魏书》中提到的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提供了原始档案 ,佐证了嘎仙洞是鲜卑人旧墟石室、祖庭,对鲜卑民族起源、东北亚人类学、中国疆域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嘎仙洞遗址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出土遗物代表了拓跋鲜卑先民畜牧迁徙、射猎为业的事实,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