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鄂西柳子戏
,無編輯摘要
|}
'''柳子戏'''是流行于以 [[ 菏泽 ]] 、济宁、 [[ 徐州 ]] 为中心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的地方戏曲剧种。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有"糠窝窝"、"吹腔"之称呼,是 [[ 中国 ]] 戏曲古老声腔之一。我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的"东柳"就是 [[ 山东 ]] 柳子戏。著名的鄂西柳子戏。2006年5月20日,柳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子戏,流行于 [[ 山东 ]] 、河南、 [[ 河北 ]] 、江苏、 [[ 安徽 ]] 的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6年5月20日,柳子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43。
==基本概况==
柳子戏,又称杨花柳,阳戏,是流行于 [[ 土家族 ]] 地区的一个老剧种,是 [[ 恩施 ]] 州五大地方剧种之一。柳子戏旧时在美土鄂西容司地区流传的历史较长,今称鹤峰柳子戏。早在容美土司第十四代土司王田舜年袭位时,便在土司王府设有专业戏班,并与外来戏曲吴腔、秦腔、苏腔、楚调同时演出。为后来的柳子戏与南剧形成奠定了基础。[1]
柳子戏又名“弦子戏”,亦称“北调子”、“糠窝子”,是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由元明以来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衍化而成,在清代中叶盛极一时。柳子戏记录在案的传统剧目200余出,音乐唱腔曲牌600余支,这一剧种既有北曲豪放粗犷的风格,又有南戏委婉细腻的特征。<ref>[https://www.docin.com/p-1698776618.html 柳子戏音乐的历史沿革与传承发展 ] , 豆丁网 2016-8-5 </ref>
==流行区域==
历史上,柳子戏广泛流布于 [[ 山东 ]] 、河南、河北、 [[ 江苏 ]] 、安徽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各地对其的叫法也不尽相同。流传于运河以东的 [[ 曲阜 ]] 、泰安、临沂、莒县、沂南一带的柳子戏,习惯称为"弦子戏";黄河以北则称为"北(百)调子"、"糠窝窝";在临清田庄(旧清平县治),称为"吹腔"。
[[File:鄂西柳子戏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柳子戏鼎时期流范围有 [[ 山东 ]] 、河北、河南、 [[ 安徽 ]] 、江苏、西至 [[ 四川 ]] ,北到辽宁大连,南及 [[ 苏州 ]] 七省市的广大地区。
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中记载:"开封和临清二地,是河南弦索腔与山东柳子腔这两大姊妹剧种生长的良好温床。"弦索腔向更远的地方流布。乾嘉之际,弦索腔曾南至苏州,北到北京,一度以"东柳"称盛。
《 [[ 大连市志 ]] 》:清末,梆子腔、柳子腔、皮黄腔在大连地区流行。
《 [[ 成都文化 ]] 》:清代雍正、乾降年间"花部"戏曲勃兴,继有柳子腔、皮黄腔入川,逐渐与 [[ 四川 ]] 语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间小调和秧歌相融合,衍化为川剧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及灯戏,形成了风格统一的四川地方剧种。
==历史起源==
雍正十三年,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清军大兵压境,土司王 [[ 田如 ]] 自缢,致使各戏班风吹云散,少部分流往恩施,大部分流向湖南。柳子戏班,除走马、铁炉属麻寮土司有所保留外,关内戏班尽随舅入湖南边境,自此关内无柳子戏班。约同治年后少数艺人又纷纷回鹤定居,其中有 [[ 鹤峰 ]] 艺人也有 [[ 湖南 ]] 艺人。
根据老艺人 [[ 周南轩 ]] 、 [[ 董明生 ]] 等人回忆:早在同治、光绪年间鹤峰、阳河、田家坪的傩坛掌坛师田五癫子等就曾正式开班启科,培训了一批柳子戏艺人,后来湖南永顺籍的柳子戏琴师 [[ 崔德盛]](在鹤峰白果高庄安家,外号崔二弦)、鹤峰艺人 [[ 覃寿生 ]] 、 [[ 张德胜 ]] ,又先后在白果坪、走马坪、五里坪分别开办柳子戏科班。一般办班都是边学边演,其时一直无职业班社,但是有比较稳定的业余班子。柳子戏在鹤峰走马乡就有四个班社,而且开办科班,培训演员连续不绝。
==历史沿革==
[[File:鄂西柳子戏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明清时期: 柳子戏是山东古老剧种之一。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 [[ 沈德符]](1578-1642年)在《 [[ 野获编·时尚小令 ]] 》中记载:元人小令,行于赵燕,后流传各地。自宣德、正统至成化、弘治年间,中原流行琐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流行。嘉靖、隆庆间,兴起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天皇、干荷叶、银绞丝等曲,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学,人人喜听。文中所说"中原"系为以河南开封为中心的周围地带。即后来柳子戏、大弦子戏、卷戏等剧种的主要流行区域。柳子戏现存的俗曲,许多与明、清俗曲刻本中的曲牌名称相同。如《 [[ 山坡羊 ]] 》、《琐南枝》、《 [[ 耍孩儿 ]] 》、《沽美酒》、《黄莺儿》等。由此可见柳子戏主要是在元、明、清以来民间流行的俗曲小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这种由俗曲组成的地方戏曲在清初即已在山东境内流行。《 [[ 聊斋志异 ]] 》作者、山东淄川(今淄博)人 [[ 蒲松龄 ]] 就曾编过"戏三出":《 [[ 考词九转货郎儿 ]] 》、《钟妹庆寿》、《闹馆》。其中《闹馆》一剧至今仍为柳子戏传唱。到清中叶乾隆年间,柳子戏(弦子戏)已在山东、 [[ 河南 ]] 一带广为传播。 [[ 李绿园 ]] 写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小说《歧路灯》中就曾有"历城的一班弦子戏",而且是"山东弦子戏"曾在河南开封演出的记载。据史料记载,清初柳子戏还曾在北京演出过。在《日下看花记》中曾有"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磐同音,歌咏升平,伶工荟萃,莫盛于京华"的记载。文中所记述的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前的情况。然而那时柳子腔就已被列入"一时称盛"的剧种,与昆、弋、梆相提并论,被称为"东柳、西梆、南昆、北弋。"然而,自 [[ 乾隆 ]] 五十五年徽班进京后,皮簧逐渐占据京城剧坛,柳子腔只好返回山东、冀南和豫东一带,在农村集镇中演唱,再未恢复当年盛况。
咸丰初年(1851年)左右,演红脸的艺人 [[ 张天机 ]] 在鲁西南创立科班,培养出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演员,如"十里轰、盖山东、玻璃水眼、张道洪"。咸丰十年前后,柳子戏名旦戴金枝,曾在一天之内连唱十五次《锯大缸》。在这之后的著名演员有 [[ 刘玉柱]](小生)、江米人(旦)、 [[ 姚兰臣]](丑)、周保三(净)等。到宣统二年(1910年)左右,柳子戏职业班社以运河为界分为四路。西路为曹县的义盛班,由 [[ 张庆云 ]] 领班,活动于 [[ 菏泽 ]] 、济宁一带;东路由立家兴领班,活动于费县、临沂等地;南路由张敬友带班,活动于苏北、丰县一带;北路由苗发云组班,以章丘为活动中心。
民国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柳子戏几经磨难,艺人们或改唱他戏,或弃戏务农,只有个别剧社勉强维持演出,惨淡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子戏这一古老戏种得到恢复和发展。一些县级柳子戏剧团纷纷成立,如郓城县工农剧社、复程县新声剧社、曲阜县新声剧社、嘉祥人民剧社等。其中郓城县工农剧社最有名。
1954年郓城县工农剧社参加了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其出演剧目《 [[ 黄桑店 ]] 》等获演出奖,主要演员也分获演员奖。同年,郓城县工农剧社调菏泽为地区柳子剧团。
1959年又上调省,成为山东省柳子剧团。
[[File:鄂西柳子戏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同年10月24日, [[ 毛泽东 ]] 在 [[ 济南 ]] 观看了柳子戏《 [[ 玩会跳船 ]] 》、《 [[ 张飞闯辕门 ]] 》。1962年,剧目《 [[ 孙安动本 ]] 》由 [[ 上海 ]] 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电影。1979年10月, [[ 曹禺 ]] 同名话剧《 [[ 王昭君 ]] 》被改编成柳子戏,并参加山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及演出奖。
1982年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省柳子剧团演出的《 [[ 琵琶遗恨 ]] 》获剧本改编奖、导演奖、音乐设计奖、优秀舞美设计奖、服装设计奖等奖项,主要演员并获表演奖。
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的发展,柳子戏的优秀传统剧目《 [[ 孙安动本 ]] 》、《玩会跳船》、《红罗记》、《 [[ 五台会兄 ]] 》、《张飞闯辕门》、《白兔记》等得以恢复上演,还改编移植了《 [[ 琵琶遗恨 ]] 》、《王昭君》、《花木兰》、《 [[ 卧龙求凤 ]] 》、《江姐》、《法魂》等一大批优秀剧目。
1992年,《张飞闯辕门》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获剧目表演两项最高奖。
1998年,《法魂》一剧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
2002年,山东省柳子剧团剧团推出大型历史故事剧《 [[ 风雨帝王家 ]] 》首演取得成功,这是继《孙安动本》后的又一部力作。
2004年9月,剧团在阔别首都舞台四十五年后的柳子戏再次晋京演出,将柳子戏经典传统剧目《孙安动本》和新编历史故事剧《风雨帝王家》奉献给了首都观众,受到各界好评,使剧团再创辉煌。
2005年,山东省柳子剧团一级演员 [[ 陈媛 ]] 同志在《 [[ 风雨帝王家 ]] 》一剧中饰"韦后"一角,一举荣获第二十二届梅花奖;年底又传来捷报,柳子戏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特点==
子戏表演程式粗犷豪放,风格独特;人物动作设计,惟妙惟肖,生活气息浓厚。如武将出场,必先在台上表演踢腿、打飞脚、亮相;发怒时双脚跳起,表示急躁情绪;对打时多用真刀真枪。
柳子戏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调为主。其中俗曲部分比重较大,现存的200多个传统剧目中,由俗曲联成的约占二分之一。代表性剧目有 《 [[ 白兔记 ]] 》 (兴围、回围、磨房)、《金锁记》、《孙安动本》、《 [[ 玩会跳船 ]] 》、《抱妆盒》、《燕青打擂》、《三盗芭蕉扇》等。俗曲曲调委婉曲折,能够表达细腻复杂的思想感情,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称。其曲牌有曲子与小令和客腔。
[[File:鄂西柳子戏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