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40
次編輯
變更
云南省图书馆
,無編輯摘要
[[File:云南省图书馆.jpg|350px|缩略图|右|<big>云南省图书馆</big>[http://www.non-stop.com.cn/Upload/Article/20161223/2016122313532727.jpg 原图链接][http://www.non-stop.com.cn/WebHome/Detail/10092 来自 恒锐智能 的图片]]]
==历史沿革==
1908年(清 [[ 光绪 ]] 三十四年),云南经正书院、五华书院、育材书院相继停办,三个书院的图书典籍汇集到高等学堂内(后改为两级师范学堂)。在当时 [[ 江南 ]] 等地陆续建立图书馆的思想影响下,云南提学使 [[ 叶尔恺 ]] 与周钟获、秦光玉等人商议后,决定筹建云南图书馆,确定原经正书院为馆址。他们选三个书院藏书中,除了无复本的仍留在师范学堂外,凡有复本的均各提取一部,与原来学务公所图书科的藏书,一起集中在翠湖经正书院原址,作为云南图书馆的成立基础。
1909年9月(清 [[ 宣统 ]] 元年),由提学司委任学务公所图书科长叶瀚为首任馆长,朱黻清为书记员、韦绍贤为稽查员,统筹工作并发布开馆公告。11月14日,图书馆正式对外开馆,内设书库、阅书室、阅报室。1911年,兼办 [[ 博物馆 ]] 业务。同年7月20日,图书馆更名为云南图书博物馆。1929年,在“保存国粹与新学并重”的思潮影响下,图书馆更名为云南省立国学图书馆。1930年,云南省教育厅奉 [[ 中华民国 ]] 教育部令,接受文庙财产,整理为民众教育机关,并将云南图书博物馆的博物部分移交到文庙,单独成立云南省立博物馆。1931年,图书馆再度更名为省立昆华图书馆。至1936年,有藏书约11万册,包括馆长在内有工作人员八人。1950年,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攻占昆明,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接管原昆华图书馆的基础上,将志舟图书馆、明伦学社等图书馆并入,成立昆明人民图书馆,建馆时藏书25万册,工作人员25人。1953年10月,图书馆改名为云南省图书馆,馆址扩大到翠湖公园湖心亭内。
1963年,在保留原经正馆址的同时,政府将现代书刊及全馆大部分业务活动及行政工作移至昆明 [[ 圆通山 ]] 脚北门街。1965年,馆藏书刊资料达到135万册、工作人员46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云南省图书馆馆闭人空,1968年仅有四人留守。1971年,恢复开馆。1972年,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选址翠湖南路2号,重建云南省图书馆新馆。1974年8月,云南省图书馆的全部藏书及业务、行政活动移至翠湖公园西侧翠湖南路的新馆址。1975年3月1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1993年底,馆藏图书达到247万余册,工作人员137人。1991年,经云南省 [[ 人民政府 ]] 批准,决定在原址上再度盖建新馆。1998年4月16日,新馆开始动工,该工程由 [[ 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 ]] 设计、云南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负责施工。2003年1月1日,云南省图书馆新馆投入试运。2008年3月,入选首批“ [[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 ”。2011年起,图书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2014年10月,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揭牌,成为全国第三家揭牌的传习所<ref>[https://new.qq.com/omn/20191114/20191114A0DQAJ00.html?pgv_ref=sogousm&ADTAG=sogousm 云南省图书馆迎来110岁生日],腾讯网,2019-11-14</ref>。
==馆藏==
截至2017年6月底,馆藏文献339万册(件),其中有59.56万册古籍文献、8万册地方民族文献。有150部古籍入选《 [[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ref>[http://www.cssn.cn/tsg/201710/t20171028_3684898.shtml 150部珍稀古籍亮相云南省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10-28</ref>,包括元刻本《鄂国金佗稡编》、《战国策校注》、明刻本《历代名臣奏议》、《大明一统志》及高奣映手稿《鸡足山志》、陈澧《东塾存稿》、纳西文《东巴经》、 [[ 汉字 ]] 《山花碑》、藏文佛经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