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市光明中学

增加 31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上海市光明中学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于1886年,最初由法国人创办,命名为“法文书馆”。1911年改名为“中法学堂”,学校实行法国学制。1946年更名为“中法中学”。1951年改为现名 <ref>[http://chuzhong.eol.cn/sh/shzk/201302/t20130227_908143.shtml 2013年上海中考黄浦区示范性高中:光明中学],中国教育在线,2013-02-27</ref> 。法语教学是该校的传统。
==简史==
光明中学是上海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百年名校。创建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始名“法文书馆”,是法公董局设立以教授华人法语为主的一所学校,校址在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63号)。同年2月26日开学,第一期招生100名,专授法文。夜间附设补习科一个班,专授法租界执勤各巡捕以初级法语。所有学生一概免去学杂费,书籍也由学校免费发给学生。1911年改为“中法学堂”,学校实行法国学制,由于校舍不敷使用等原因,迁移至宝昌路(今淮海中路),1913 年(民国二年)5月15日又落户在明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自建的三层校舍内。进入校门,是一长廊,一、二层为教室,校长室、办公室、音乐室和放映室在二层,三层为修士宿舍、活动室、图书室,平面呈“Ⅱ”形。1923年,又在原教学楼的东翼增建了与原建筑对称的三层楼房,围墙内是大操场,操场内可容一个小型足球场,操场四周设田径跑道和体操设施。这幢三层砖混结构的教学大楼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725平方米,呈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山”字形内廊式平面布局。建筑外墙为清水黄砖墙,白石灰勾缝。立面以竖向线条为主,分层装饰白色腰线,庄重简洁。女儿墙有一行花饰,建筑为新艺术派与罗马风格混合的折衷主义式。
中法学堂教学分高中、初中、高小、初小四级,高小和初小每日均上国文、法文各三课时;初中每日上国文一课时外,其余五课时的课程均以法文上课;高中学科与法国国内中学完全一致。此外还设特别班,专为具备中学资格、汉语清顺畅达、有志于补习法文的青年而设,每天上国文一课时,法文五课时。1946年改名为“中法中学”。学生毕业后可在法商洋行等谋职,优秀学生派赴法国深造。学校优越的条件吸引了众多的华人子女入洋学堂读书。该校设施中最具特色的是在总务室的法国母钟控制每一教室的子钟,在当时堪称一绝。;1946年更名为“中法中学”。1949 年解放后,该校师生积极参与党领导下的反帝爱国斗争。1951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光明中学”。在教学楼的正面上方有一块镶嵌金光闪烁的“光明中学”四字的横额。1952年学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被定为市重点中学;60年代撤消邑庙、蓬莱等区的建制,学校划归黄浦区,1978年被命名为区重点中学。现在的校门已从原来的西藏南路179号移至淮海东路70号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c6ffb94c0102x72c.html 淮海东路70号原中法学校],新浪博客, 2017-10-30</ref> 。 ==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