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荆河戏

增加 12,018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荆河戏''',湖南省澧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荆河戏因流传于长江荆河段而得名,历史上曾有上…”


'''荆河戏''',湖南省澧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荆河戏因流传于长江荆河段而得名,历史上曾有上河路子、大班子、大台戏等名称,1954年正式定名为荆河戏。荆河戏起于明初永乐年间,到清代初年基本完成了楚调与秦腔的"南北结合",形成荆河戏弹腔的"南北路",荆河戏基本成型。荆河戏保存下来的剧目有500多出,舞台语言以荆州口语或澧州官话为主,唱腔具有高昂、响亮、气势宏大的特色,音乐南北交融,唱词、道白通俗有韵味。

2006年5月20日,荆河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35。

中文名称;荆河戏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非遗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湖南省澧县

非遗编号;Ⅳ-35

萧耀庭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张又君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历史渊源==

荆河戏起源于明初永乐年间。永乐二年(1404年),湖北沙市已有荆河戏演出,时称"楚调"。

洪熙元年(1425年),华阳王封藩来澧州,随行带来私家戏班,拥有几十个乐户及大量剧本,经常在华阳府演出。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袁中道曾看楚调《金钗》演出。

明末清初,秦腔戏班随李自成军来到澧州,艺人们四处流散,到清代初年基本完成了楚调与秦腔的"南北结合",形成荆河戏弹腔的"南北路",荆河戏基本成型。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顾彩在《容美纪游》中提到的"终带楚调",就是指当时流行于澧水一带的荆河戏。

清威丰、同治时期(1851年-1874年),在荆河戏的活动中心湖南澧州和湖北长沙市等地,就有三泰、三元、泰寿、文化、同乐、长寿、同福等20多个班社从事专业演出活动。清末至辛亥革命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又相继成立了30多个班社,是荆河戏的昌盛时期。

咸丰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间,确知名称的荆河戏科班共创办了67起,戏班共建立了52个。荆河戏早期以唱庙戏、会戏和草台戏为主。

辛亥革命以后,部分城镇先后修建了戏院,但除了少数荆河戏班进城驻院演出外,大多数戏班仍长期在农村演唱。

抗日战争爆发后,荆河戏受到极大的影响和摧残,据不完全统计,到解放前夕,荆河戏只剩永乐、翊武、松秀、同乐、新华等五个戏班。 抗日战争期间荆河戏被叫作楚剧、汉剧、湘剧。

1954年,湖南省文化厅对全省民间职业剧团定点安排,正式定名荆河戏。

==文化特征==

===表演形式===

荆河戏的传统做功,各行均有一套表演形式和基本功法。如走:生角多走方步,花脸多迈八字步,旦角多走骄步,丑角多走蹦步,富老且走大方步,穷老且走小方步。站:生角、花脸两脚呈小八字形,全身面朝一方,挺胸收腹站"块碑";旦角两脚呈丁字形,身躯微侧站"风摆柳";穿褂的丑角,则扭曲身子站"猴儿抱桩"。坐:花睑要坐得高(椅上要加垫包),生角要坐得稳(端坐椅上),旦角要坐得空(侧身坐小半边椅子)。举手"开山字":花脸过头,生角齐眉,小生、丑角平肩,旦角平胸。用指:花脸用虎爪,生角用龙爪,旦角用菊花指或兰花指。

荆河戏的表演讲究内、外八块的功夫。"内八块"功夫指人物的喜、怒、哀、乐、惊、疑、痴、醉等内心情感,"外八块"功夫则指云手、站档、踢腿、放腰、片马、箭步、摆裆、下盘等八种外部形体程式动作。荆河戏以武戏见长,尤以各种姿态的"拗军马"、"抖壳子"最具特色。

===表演道具===

荆河戏各行用道具也有区别。如用扇:花脸用大折扇,大开猛合,多在头边扇动;小生用小折扇,轻开慢合,扇时不能过肩;旦角用团扇(后来用羽毛折扇),一般不随意扇动。用马鞭:花脸多在前后挥动,生角多在左右摇耍,旦角是轻挑细拨,稍扬辄止。此外,荆河戏艺人还有所谓"花脸重架子、生角重步子、小生重腿子、旦角重腰、丑角重嘴和花脸的'壳子'(脸)、生角的'胡子'、小生的'翎子'、旦角的'子'、老旦的'抓子'、丑角的'矮子'"的说法,是各行表演上的基本特征。

===伴奏乐器===

荆河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文武二场面。文场面包括胡琴、月琴、三弦、唢呐、笛子等。武场面则包括堂鼓、大锣、小锣、马锣、云锣、头钹、二钹和铰子等乐器。马锣的传统打法极为特别,是将锣抛到空中再打的。

===唱腔特点===

荆河戏的舞台语言以荆州口语或澧州官话为主,唱腔具有高昂、响亮、气势宏大的特色,艺人们通过长期的"草台"演出锻炼出了特殊的高嗓音。唱腔根据不同的行当有所不同,须生多用"边嗓"和"沙嗓",小生、旦角用"假嗓",花脸常用"本带边",小花脸、老旦用"本嗓"。少数剧目的唱词念白用川、陕、苏、山西等地方方言,但少数唱呔腔的戏,如《三元会》《三搜索府》,讲白中有些字要仿山东音和苏州音,如"人"念"林","白"念"拜"等。

===角色行当===

荆河戏的角色行当分生、小生、旦、老旦、花脸、丑六行。生分老生、杂生、正生、红生四种,旦分正旦、闺门旦、花旦、武旦、摇旦五种,花脸则分大花脸、毛头花脸和霸霸花脸三种。

生行主要是扮演挂须而不开脸的男性角色,分老生、杂生、正生和红生。小生,俊扮不蓄须的青年男子,其戏路一般按人物穿戴分为紫金冠戏、二龙叉戏、包巾戏、纱帽戏、公子巾戏和罗帽戏六类。旦角,分正旦、闺门旦、花旦、武旦、摇旦五种。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分贫富两类,贫者拄竹棍,富者拄龙头拐杖。花脸,分大花脸、毛头花脸和霸霸花脸。大花脸扮演地位显赫,年纪较大的角色;毛头花脸,指戏中居次要地位的花脸;霸霸花脸,多系年岁较轻,个性刚直、勇猛、 暴躁一类角色。丑角,即小花脸,戏路很宽,上至帝王将相、公子少爷,下至流氓强盗、家院公丁、武夫侠士、樵夫牧童、花子媒婆等都能扮演。

===化妆特点===

荆河戏中的生角、老旦只须用黑色或白色填眉,不施脂粉;旦角要填眉画眼,施粉涂红;花脸、丑角要勾画脸谱。花脸的脸谱分粉脸、杂脸、三块瓦脸等六类,丑角的脸谱有老脸、豆腐干干脸、桃子脸、娃娃脸、烂脸等多种,此外还有红生脸谱。在勾画脸谱时,用红、黑、白三种颜色作底色。常以颜色表现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忠勇侠义者开红脸,如关云长;刚直无私者开黑脸,如包文拯;奸诈邪恶者开白脸,如秦桧、严嵩等。

==代表剧目==

荆河戏的传统剧目较为丰富,保存下来的有五百多出,其中包括整本戏四百五十多出,散折戏六十多出。这些剧目基本出于元明杂剧传奇、章回小说、民间故事,代表性剧目包括《百子图》、《楚宫抚琴》、《大回荆州》、《双驸马》、《沙滩会》、《翠屏山》、《反武科》、《秦雪梅》、《三娘教子》、《一捧雪》、《四下河南》等。

==分布地区==

荆河戏流行于湖南省的澧县、临澧、石门、慈利、安乡、津市、岳阳、华容、沅江、南县、龙山、永顺、桑植、大庸以及湖北省的松滋、江陵、公安、石首、监利、宜昌、当阳、枝江、长阳、宜都、鹤峰、来凤、宜恩,贵州省的铜仁,四川省的秀山、酉阳等地。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研究荆河戏的兴衰揭示了戏曲艺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民间习俗,与人们的心理、文化需求的关系,与社会伦理道德标准的认同,有着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荆河戏经过荆河艺人们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积累,其剧目,声腔,音乐表演等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而荆河戏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荆河戏故事叙述流畅,人物刻画细腻,道白准确生动,唱词形象精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研究荆河戏的声腔,曲牌,锣鼓经,乐器使用,演奏技巧等,破译音乐旋律中的密码,对解读戏曲音乐、声腔的发展、流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澧州荆河戏历史悠久,当代仍保留有大量珍贵的原始曲牌、堂曲、打击乐谱等,在语言学、民俗学、民族音乐史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传承现状===

由于多种原因,湖南的5个荆河戏专业剧团,有4个已先后解散或解体,只剩一个澧县荆河剧团还在艰难地支撑着。在此情势下,抢救与保护荆河戏已是刻不容缓。

===传承人物===

张又君,男,1938年2月出生,湖南常德人。2008年2月15日,张又君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澧县申报。项目名称:荆河戏。

萧耀庭,男,1935年10月21日出生,湖南临澧人。2008年2月15日,萧耀庭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澧县申报。项目名称:荆河戏。

===保护措施===

1979年7月,常德地区戏剧学校设立荆河戏科,招收男女学员35名,保证了荆河戏的传承不被打断。

1962年3月-1963年7月,常德专员公署成立荆河戏遗产挖掘继承工作委员会,挖掘记录了荆河戏传统剧本278个,以及全部弹腔音乐和部分曲牌音乐,并分别油印成册。

1982年5月,湖南省文化局在常德举办常德汉剧、荆河戏教学演出,组织了省内4个荆河剧团的青年演员120人,向老艺人学习了传统表演艺术,并在参加教学演出的24个剧目中,选出《醉归》、《打跋》、《反武科》等9个剧目,进行了录像。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2年9月6日,为纪念蒋翊武就义99周年,大型荆河戏《蒋翊武》在湖南省澧县举行首场演出。

2014年3月25日,澧县澧州荆河戏协会成立大会及专场演出活动在澧县翊武影剧院举行。

2018年6月,首届荆楚文化旅游节在凯乐大剧院举行,荆河戏《大回荆州》在其中得到展示。

===荣誉表彰===

2018年6月,荆河戏《大回荆州》获得首届荆楚文化旅游节"舞台艺术奖"。

===濒危状态===

(一)受外来艺术形式的冲击以及现代科技不断进步(如电影、电视、网络等)的影响,荆河戏与其它传统戏曲一样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大滑坡。拖沓、陈旧的演出形式已越来越不能跟上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步伐,很难激起年青人的兴趣。 (二)体制改革后,县级基层剧团只能靠地方财政拨给极少的差额补贴工资,更谈不上在艺术生产与软硬件设施上投入多少资金,从艺人员生活困窘,一部分年岁较高者相继谢世,年轻人另谋出路。因之后继无人现象日渐突出。 (三)受上述诸方面因素影响,专业荆河戏剧团由建国初期的5支队伍(湖南4支:澧县、临澧、石门、津市;湖北1支:石首)减少到今天仅存唯一一支具有演出实体的澧县荆河戏剧团。其它几支队伍相继解体解散。民间业余荆河戏剧团也由原来的40余支减至仅剩荆州市荆河戏围鼓堂、澧县荆河戏围鼓堂等不到3支队伍。濒危状况突出。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q0552jmlehi|480|270|qq}}
<center>第64场荆河戏剧团成品</center>
{{#iDisplay:j0844oqe2ml|480|270|qq}}
<center>中国澧县荆河戏</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