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淮海公寓

增加 11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淮海公寓.jpg|350px|缩略图|右|<big>淮海公寓</big>[http://s6.sinaimg.cn/mw690/003DWCPqzy7i7GjZ9khd5&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c6ffb94c0102xcb0.htm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 淮海公寓 ''' 原名万国储蓄会公寓、盖司康公寓或戤司康公寓(英语:Gascogne Apartments),是位于 [[ 上海市 ]] 徐汇区淮海中路1202~1218号的一处公寓住宅,由沿街五层辅楼(淮海中路1204-1218号)和其后的十三层主楼(淮海中路1202号)组成。公寓处于淮海中路北侧,华亭路、东湖路之间,东临原为亨利公寓的 [[ 淮中大楼 ]]
==历史==
[[20世 纪20 纪]]20 年代起,随着上海人口增长,地价飙升,高层公寓开始兴起,淮海公寓也建造于这一时期。20世纪30年代, [[ 上海法租界 ]] 内的金融机构万国储蓄会投资建造该公寓。公寓由法商赉安洋行设计,中法营造厂承建。1935年公寓建成,以万国储蓄会大班盖司康的名字命名为盖司康公寓。1946年,公寓由 [[ 国民政府 ]] 接收,提供政府官员使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建国后,由上海市房地产部门接管,规定为外国驻沪领事馆租用房屋。1953年,公寓更名为勤工公寓。1954年,又因地处淮海路而改称淮海公寓。1994年,公寓主楼被选为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03年又入选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公寓辅楼则分别于1999年和2003年,被列为第三批 [[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 和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公寓建成后曾是上海有名的高档公寓,建成之初多为外侨,尤其是领事馆工作人员租住。当时公寓内一室二厅的住宅月租金为200美元,而且住户必须接受面试才能入住。 [[ 历史学家 ]][[ 周谷城 ]] [[ 经济学家 ]][[ 孙曜东 ]] 曾在此居住,瑞士、 [[ 印度尼西亚 ]] 驻沪领事馆也曾在此办公。目前公寓仍为住宅,辅楼底层开设店铺。21 世纪初, 公寓主楼被 [[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 租用, 作为领事馆工作人员宿舍。
==建筑特色==
=== 总体设计===
公寓用地面积0.5公顷,包含南侧临街的辅楼和北侧的主楼。主楼和辅楼之间设有绿地和回车道,汽车库和其余附属用房则位于主楼北侧。如此 [[ 设计 ]] 可能是为了充分利用公寓所属地块狭长的地形。
=== 主楼设计===
公寓主楼是一幢13层建筑,高53米, [[ 建筑面 积9062 积]]9062 平方米。建筑桩基深达31米,采用洋松桩和混凝土灌注桩相结合的混合桩基支承。其地上部分则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平面成“一字形”。其结构设计巧妙, 传力体系沿高度变化复杂而又不失明确, 且充分利用了 [[ 材料 ]] 的强度。
该建筑是赉安洋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建筑风格为现代风格,带有明显的 [[ 装饰艺术 ]] 特征。公寓采取这种风格,是设计者赉安洋行与业主协商的结果。建筑立面中轴对称,呈现由中部向两翼跌落的形态,以米黄色砖铺设。南立面中央设有三条白色的水泥装饰带,两翼对称地布置向内凹进的阳台,阳台栏板亦为白色,每侧的阳台又以一条白色的水泥装饰带分割。如此形成简洁而又强烈的虚实对比,使得该建筑颇具现代风格的特点, [[ 对称 ]] 元素的应用则展示了装饰艺术的特点。
主楼入口位于底层中部,设有雨棚,并与门厅相连。除门厅外,主楼底层还设有接待室等公共用房。二楼部分为车库。三楼以上为住宅。其中二至六层可分为三个单元。中间单元为两个三室户,一个一室户,根据户型设相应阳台。七层以上居住 [[ 标准 ]] 更高,每层设有两个五室户。共有居室62套,大小在18~24平方米之间;客厅面积较大,为60平方米。室内铺设硬木地板,墙面装有 [[ 柚木 ]] 护墙板,卫浴设施齐全,装饰考究。主楼设有四部 [[ 电梯 ]] ,其中中间单元设一部客梯,一部货梯;两边单元各设一部客梯。
=== 辅楼设计===
公寓辅楼高5层,建筑面积3318平方米。就 [[ 建筑结构 ]] 和内、外部设计而言,辅楼均与主楼十分相似。辅楼底层为商铺,二层以上每层设6套居室,共24套。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