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阴山岩画

增加 40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阴山岩画1.jpg|缩略图|[http://hebei.news.163.com/15/1103/11/B7GB60SJ027905VS.html 阴山岩画]]]
'''阴山岩画'''是雕凿在阴山山脉岩石上的图像,分布地域广泛,主要集中在内蒙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磴口县等旗县的境内,题材涉及动物、人物、神灵、器物、天体等。
2016年8月,在乌拉特中旗境内新发现上千幅阴山岩画,对研究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岩画群位于乌拉特中旗东部新忽热苏木乌兰楚鲁嘎查北部的勃日和山几处山峰上,分布区域长约2公里,内容以动物为主,也有狩猎的画面。这里共发现近50组画面,每幅画面由若干个单体画组成,图案内容包括北山羊、盘羊、骆驼、麋鹿、虎、狼等。这些岩画多采用打凿的手法,图案刻痕较宽,线条略显笨拙,画面清晰,保存较好,初步推算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突厥、党项部落的文化遗存。
[[File:阴山岩画2.jpg|缩略图|[https://www.hopetrip.com.tw/soinc-photo/48932-356573.html 阴山岩画]]]
== 艺术特色 ==
阴山岩画的艺术特色质朴、生动,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岩画多以写实为基础,记录了人类童年及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题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再现作者亲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在构思、技巧和表现力诸方面,均显示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朴实健康的美学观和惊人的艺术才华。阴山岩画并不是对自然原封不动的照搬,作者往往把从生活中捕捉来的形象给予想象性的加工,把表现对象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并竭力突出作者的意图,因而使作品非常生动。许多运动物像动感强烈,或引颈长嘶,或回首短呜,或慢步缓行,或四蹄腾跃;有的彼此含怒欲斗,有的相与舔吻亲呢。作者为了强调某一事物,运用夸张、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作者表现的中心,如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斗争的图画,均在构图和比例上往往突出胜利者的形象,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 发展历程 ==
阴山岩画大体分为四个时代、五个时期:
[[File:阴山岩画3.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 阴山岩画]]]
第一代岩画,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中期原始氏族部落的岩画。这是岩画的鼎盛时期,数量多,分布广,制作认真。
动物,与当时尚处于狩猎或放牧时代的游牧民族来说,是息息相关的。它们是游牧民族主要的食物来源,兽皮用做缝制衣裳。因此在岩画中,动物图像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其中有,马、牛、山羊、长颈鹿、麇鹿、狍子、罕达犴、狐、驼、龟、犬、鹰等各种飞禽走兽。对于
这些动物的刻画,大都采取了写实手法,一般的都很形象而生动,有很多甚至达到了写实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乌拉特后旗发现了一幅群虎图,就是一幅精彩之作,九只老虎被刻画的 [[ 栩栩如生 ]] ,结构安排也很 [[ 巧妙 ]] [[ 浑然天成 ]]
'''行猎放牧'''
'''车辆图'''
[[File:阴山岩画4.jpg|缩略图|[http://news.youth.cn/kj/201311/t20131105_4148039.htm 阴山岩画]]]
车辆是山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生产水平。阴山岩画中,反映车辆的画面也为数不少,在磴口县西北的一座小丘下,凿刻有一幅车辆图,很具代表性,车辆的结构尚可辨认,由辕、轮、舆、轴构成,两轮大小稍有不同,左轮辐条八根,右轮辐条九根,舆作圆形,两毂间贯以车轴,辕在舆底轴上。联系其它画面,这车可能是用于载运猎物的,可见作画时期,山区车辆使用已相当普遍了。
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