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日環食

增加 6,959 位元組, 4 年前
參考資料
</gallery>
 
2020夏季日環食盛事 錯過再等200年!(6/4更新)
===就是這天!請快快筆記2020/06/21===
2020夏季日環食,從非洲東部開始,至西太平洋為止,整個亞洲幾乎都在可見食的範圍。臺灣則位於環食帶上,全臺可見遮蔽日面都在90%以上,以臺北為例,可看到遮蔽日面達91.7%的日偏食,而嘉義、臺東等地區位在寬47公里左右的環食帶上,遮蔽日面可達97%以上,食分(月面與日面視直徑比)超過了0.99!
 
下一次臺灣能見到如此大範圍的日環食可要等到將近200年之後的2215年了!當天臺北天文館也會進行一整天的日食觀測活動,歡迎全國民眾一同前來參與這次臺灣的世紀盛事。
* 特別提醒:日食或一般太陽的觀測,須非常注意安全。絕對不可在毫無任何保護裝置之下,用肉眼直視太陽,因為可能會造成眼睛的永久損傷!必須使用適當減光設備,如日食專用墨鏡,或投影方式觀察,以保安全。
 
 
==日食觀測方式==
日食的觀測方法其實與日常的太陽觀測相同,由於陽光非常強烈,稍有不慎便會對眼睛造成永久的傷害,因此強烈提醒:必須特別注意觀測時的安全措施與減光設備的安全性,絕對不可在毫無任何保護裝置之下,用肉眼直視太陽。
 
===一般觀賞===
▶1.目視
用目視的方法觀賞太陽之前,必須先確定:您拿來減光用的器材絕對是有效且安全的!這裡所謂的減光器具,可以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東西,例如1~2層曝光且沖洗過的「黑白底片」(別用彩色底片,效果不佳)、係數11以上的電焊玻璃、專用日食眼鏡(非一般太陽眼鏡)等,但即使這些物品有減光效果,每次觀看太陽的時間也最好別超過10-20秒,以免太陽光中的紅外光或紫外光損害您的眼睛。此外,千萬別以為一般的太陽眼鏡也同樣的效果,那只會使你的眼睛瞎得更快,而前人使用的以臉盆裝水,看水中太陽倒影的方法也不可靠。
 
▶2.針孔成像:
如果沒有望遠鏡,可利用針尖在紙盒上方鑽一小孔(約鉛筆直徑大小),紙盒底端鋪一塊白色紙板。觀測時將小孔對準太陽,使太陽影像經由「針孔成像」原理投影在紙盒底端來觀察。若能在小孔前方加一片透鏡來放大影像,效果會更好。這種觀測方法每次觀看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分鐘。<ref>[https://solomo.xinmedia.com/photo/175864-astronomy 2020夏季日環食盛事 錯過再等200年!(6/4更新)],xinmedia.com欣傳媒</ref>
 
▶3.減光:
現在市面上有販售太陽觀測專用減光濾紙,或是可買來裁切至適當大小,做成眼鏡狀以便配戴觀賞。不過一張濾紙的減光效果可能不夠,在正式觀看太陽前,最好事先測試一下幾張濾紙疊加起來的減光效果最好、最不傷眼睛。這種觀測方法每次觀看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分鐘。
 
▶4.投影:
有望遠鏡者(雙筒或單筒望遠鏡均可),可以透過望遠鏡將太陽投影在望遠鏡後方所擺放的白色螢幕或白紙上,螢幕或白紙的位置絕不可太接近望遠鏡的焦點,觀測者也不可以太靠近螢幕或望遠鏡鏡筒,以免因望遠鏡聚光而使螢幕或白紙燒起來,造成觀測者嚴重灼傷;螢幕或白紙的位置最好離焦點一段距離,觀測者則最好站在望遠鏡側邊。不過千萬別直接用肉眼透過望遠鏡的目鏡或尋星鏡來看太陽,且不用時,記得隨手將鏡筒前方的蓋子蓋上,以維安全。此外,如果目鏡中的複合鏡片是用膠合方式組裝,則望遠鏡物鏡前方最好做適當減光,或每觀看一段時間就將鏡筒蓋上,以免膠合式目鏡中的膠受熱融化而損壞。
 
▶5.以肉眼透過望遠鏡觀察:
若要直接以肉眼透過望遠鏡來觀看日食現象,如同「減光」該條所列,必須要將望遠鏡加裝適當的減光設備(最好裝在物鏡前方),如前所述的太陽觀測減光濾紙,或是望遠鏡專用的太陽濾鏡等,否則將會嚴重損害眼睛!
 
===攝影記錄===
▶1.強烈提醒:
除非是間接拍攝太陽投影板上的日食影像,否則若要利用攝影設備拍攝日食過程,必須要將望遠鏡或相機前方加裝適當的減光設備,如前所述的太陽觀測減光濾紙,或是望遠鏡專用的太陽濾鏡等,以免損壞攝影設備。
 
▶2.專業的觀測方式:
可使用特殊的太陽濾鏡接在望遠鏡前方(盡量不要使用鎖在目鏡上的那種太陽濾鏡,因為位置接近焦點,容易破裂而發生危險),可至少將太陽光減少99%以上,以方便肉眼觀察。這種減光濾鏡可用一般攝影用的ND4~ND400濾鏡加以組合,然其安全性不如天文專用的太陽濾鏡ND4或ND5以上、或前述的太陽減光濾紙。不過無論哪一種,濾鏡使用前必須先仔細檢查有無鍍膜脫落或凹凸不平的現象,如有此現象,最好不要使用。
 
* 日食攝影所需的攝影機或相機不需要可長時間曝光的功能,甚至需要縮減曝光時間,且最好可以在影像中記錄拍攝資料,以作為正式的攝影記錄。曝光時間需在日食前先多做幾次測試,至真正拍攝時也最好多拍幾張不同曝光值的照片,或利用包圍曝光的方式,選取最佳的一幅影像;但提醒利用數位相機拍攝時,需先算好記憶卡容量,並使用已充飽電的電池,以免在日食的緊要關頭出錯而遺憾。
 
* 擴大攝影:拍攝日食各過程的特寫鏡頭,必須使用焦長400~1000mm以上的鏡頭或望遠鏡,或是利用焦長200~300mm鏡頭加2X或3X加倍鏡的方式。相機或攝影機必須固定在三腳架上,可用直焦攝影或放大攝影均可。若使用ND5(將太陽光減低至原來的1/100000)的太陽濾鏡,相機調至f16的光圈及感光度100的模式,則曝光時間約在1/15~1/60秒上下;如使用無法調整光圈或快門速度的數位相機,則最好多準備幾片相機前方使用的減光鏡,以備減光用。不過因各相機性能不同,攝影者還是需要自行注意畫面的品質,視情況隨時調整。下方圖片為各鏡頭可見之太陽影像大小參考圖,取自NASA Eclipse網站。
 
* 間歇攝影:需事先瞭解日食全程所需時間與太陽在天空的路徑,選擇適當的鏡頭,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如右圖,快門每隔10-15分鐘固定開啟一次,將太陽影像曝光在同一張底片上,所以相機必須具有重複曝光的功能,且需隨太陽被食的程度調整光圈大小與曝光時間。曝光時間同上。如使用數位相機,同樣須固定相機視野,待日偏食結束之後,利用電腦影像處理軟體,將所有過程合成在一張影像中。
 
 
 
 
== 參考資料 ==
{{Reflist}}
15,8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