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40
次編輯
變更
荆州城墙
,無編輯摘要
[[File:荆州城墙7.jpeg|320px|缩略图|右|<big>荆州城墙</big>[http://image.naic.org.cn/uploadfile/2018/0109/1515465220102149.jpg 原图链接][http://www.naic.org.cn/html/2018/gjzg_0109/36316.html 来自 古建中国 的图片]]]
荆州城墙是中国现存的四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其余三座分别为山西平遥城墙、陕西 [[ 西安城墙 ]] 和辽宁 [[ 兴城城墙 ]] ,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南方城墙。与其它几座古城墙相比,荆州古城墙的特点是规模较大,保存相对完整,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 考古 ]] 发现证实,荆州城墙是中国现存延续时间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演变为砖城的唯一古城墙。
==历史==
荆州城墙最早可追溯至西 [[ 汉景帝 ]] 时修筑的土城,其后 [[ 关羽 ]] 、吴太守朱然,东晋桓温、 [[ 梁元帝 ]] 、南平王高季兴等都曾进行修葺。北宋末年城毁。南宋淳熙年间(1186年)重修,长10.5km。元代初年(1276年)忽必烈下令拆除。元末明初 [[ 朱元璋 ]] 派员重建荆州城。明末(1643年) [[ 张献忠 ]] 将城墙拆毁多半。现存于世的是清顺治三年(1646年)重建的城垣,并重新命名城门:东为寅宾门,东南为公安门,西为安澜门,南为南纪门,大北门为拱极门,小北门为远安门。1970年后又新开3座三孔城门。整座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3.75千米,南北宽1.2千米,城内面积4.50平方千米,周长11.821千米。城墙高8.83米,顶面宽3~5米,厚10米左右。有城垛4567个,炮台26个,通往城外下水道6条。
2007年荆州城墙与 [[ 南京城墙 ]] 、西安城墙和辽宁兴城城墙等一同列入中国申报 [[ 世界遗产 ]] 的预备名单。
==铭砖见证==
现耸立在人们眼前的雄伟砖城,为 [[ 明清 ]] 两代所修造。砖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坚固,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素有“江南完璧”之美誉。砖城厚约1米,墙内垣用土夯筑,墙体外用条石和城砖砌筑。砖城墙体用特制青砖加石灰糯米浆砌筑。特制大青砖每块重约4公斤,有的烧制有文字。游客在攀登东门城楼的马道上即可见到部分已采取保护措施的文字砖。文字砖记载了操办城砖的官府、官员和时间。从文字砖记载的产地得知,城砖非只出自原荆州地域,产地除 [[ 汉江 ]] 流域和 [[ 长江 ]] 中游地区二十多个洲、县外,分别还有来自交界的襄阳府管辖的均州、郧县、 [[ 房县 ]] 、谷城、 [[ 枣阳 ]] 、南漳等县(市);来自西南方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的清州;来自南方的桂阳州宜章县;来自东南方向紧挨 [[ 江西省 ]] 的 [[ 茶陵县 ]] 。还有来自湘北的常德府,湘西的辰州府,湘南的永州府,湘中的衡州府以及湘东的长沙府的铭文字砖;来源范围包括今湖南、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和两省的部分边缘地域,共有八府四十余县,最远距离荆州数百公里、甚至近千公里。文字砖是荆州古城墙修建史不可多得的 [[ 档案 ]] 实证,同时也是人们游览古城赏析研究的又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文字砖说明荆州城墙饱蘸了荆楚人民的智慧和心血,蕴涵着荆楚大地的地脉和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