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增加 8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 是由中国 [[ 文化部 ]] [[ 河南省 ]][[ 人民政府 ]] 每年春季主办的以洛阳牡丹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类节会,其前身是洛阳牡丹花会,是中国四大名会之一。自1982年洛阳市政府将 [[ 牡丹 ]] 定为市花以来,洛阳已连续举办了三十多届牡丹花会。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已经成为 [[ 洛阳 ]] 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之一。
==基本简介==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已入选国家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名录,至2012年洛阳牡丹花会成功举办30届,并在2010年升级国家级文化盛会。三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扩大开放”的指导思想,“洛阳搭台,全省唱戏”,将牡丹花会办成一个融赏花观灯, [[ 旅游 ]] 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 [[ 经济 ]] 文化活动。 洛阳牡丹花会已经成为全市人民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经成为洛阳人民不可或缺的盛大节日,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洛阳走向世界的 [[ 桥梁 ]] [[ 世界 ]] 了解洛阳的名片。同时,也已成为企业展示实力、树立形象、宣传扬名的极佳平台和舞台。
==发展历程==
1982年9月21日, 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牡丹花作为洛阳市“ [[ 市花 ]] ”,每年根据牡丹开放情况于4月某日至5月某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从1983年至今(2013年),洛阳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31届牡丹花会。
==社会评价==
2010年7月11日至12日,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 [[ 刘玉珠 ]] 一行来洛阳,调研洛阳牡丹花会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刘玉珠提出,要力争通过5年至10年努力,将洛阳牡丹花会提升为国内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节会和文化 [[ 品牌 ]] 之一,使之成为展示当代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平台、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具有持续国际影响力的盛大文化节庆活动。
为此,在今后的举办过程中,要把洛阳深厚的 [[ 历史 ]] 文化资源同当今文化迅猛发展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展示当代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平台;每一届花会都要同国家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成为国家文化活动的缩影;花会要与 [[ 文化产业 ]] 紧密结合,开拓更多、更好的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要与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尤其是文化影响力结合起来,让花会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要通过花会活动,提升全民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今后,文化部将全力支持洛阳牡丹花会,争取早日办出更高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2010年12月29日, [[ 河南省文化厅 ]] 和洛阳市人民政府在郑州召开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专家论证会。
2011年,由 [[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 、国际节庆协会主办的“2011优秀民族节庆”推选活动中,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被评为“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评比参考国际节庆协会的权威评价体系,以节庆的民族性、国际性、创新性为重要评选指数,打造和扶持优秀 [[ 民族 ]] 节庆品牌活动。
==视频==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