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丰子凯

增加 13,47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丰子凯
|圖片 = [[ File:T0151ec9db527764231Img473335554.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9photocdn.qhimgsohu.com/t0151ec9db52776423120161116/Img473335554.jpg?size=1066x1600 原圖鏈接][httphttps://shhistory.qihoosohu.com/pc20161116/90f16875c7a284027?cota=1 n473335553.shtml 平民艺术家丰子恺 来自 光发娱乐搜狐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
=创作特点=
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缘缘堂再笔》《告缘缘堂在天之灵》《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护生画集》(共9部)等。
 
《白鹅》被编入初中一年级、四年级课文、《竹影》被编入初中一年级课文,《手指》被编为初中、小学六年级课程。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时候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ref>[https://history.sohu.com/20161116/n473335553.shtml 平民艺术家丰子恺重视家庭教育 子女皆学有所成]搜狐网,2016-11-16</ref>
 
=个人成就=
 
丰子恺先生以漫画闻名于世,但他对书法的看重和自许远在漫画之上。他曾说:“书法是最高的艺术……艺术的主要原则之一,是用感觉领受。感觉中最纯正的无过于眼与耳。<ref>[http://tj.people.com.cn/n2/2016/1216/c375366-29474634.html 丰子恺《敝帚自珍》真迹首次天津展出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帅男组合SHINee出道(附图)]人民网,2016-12-16</ref>
 
诉于眼的艺术中,最纯正的无过于书法,诉于耳的艺术中,最纯正的无过于音乐。故书法与音乐,在一切艺术中占有最高的地位。”丰子恺先生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他的书法,是有思想的书法,其宏大气度,蕴含于毫芒之间,其烂漫气质又流露在造型结字之内。
 
他的书法源于北魏,兼及章草。风格的形成,既缘师门的影响,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感悟。首先,李叔同先生在书法上对他的影响极大,据丰子恺先生在文中记载,其求学期间,曾在李叔同先生的指导下,很认真地临摹过《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魏齐造像》等碑刻书法。
 
其次,丰子恺先生年轻时也非常服膺于马一浮的行书,据载,某次丰子恺先生坐船回家,船头所挂帆布上有马一浮先生手书,异常潇洒倜傥,喜爱之极,或有摘下私藏之思。而马一浮先生的书法就是魏碑与二王行书结合的典范,丰子恺先生后来书法的走向或与此有很大渊源。<ref>[https://www.360kuai.com/pc/9d169fc810b2f75c1?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丰子恺:不宠无惊过一生]快咨讯,2020-05-07</ref>
 
=人生经历=
===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ref>[https://www.360kuai.com/pc/98c585b82cb204e56?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丰子恺: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快咨讯,2020-05-04</ref>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后人以丰富的艺术遗产。丰子恺的漫画可谓别具风格,他有着国画的深厚根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ref>[https://www.360kuai.com/pc/96a707aa0f68dcc6f?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丰子恺:像个大人生存,像个小孩生活]快咨讯,2020-05-08</ref>
 
===一位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
 
早在二十年代,丰子恺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誉》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一位有思想的书法家===
 
丰子恺先生以漫画闻名于世,但他对书法的看重和自许远在漫画之上。他曾说:“书法是最高的艺术……艺术的主要原则之一,是用感觉领受。感觉中最纯正的无过于眼与耳。诉于眼的艺术中,最纯正的无过于书法,诉于耳的艺术中,最纯正的无过于音乐。故书法与音乐,在一切艺术中占有最高的地位。
 
丰子恺先生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他的书法,是有思想的书法,其宏大气度,蕴含于毫芒之间,其烂漫气质又流露在造型结字之内。他的书法源于北魏,兼及章草。风格的形成,既缘师门的影响,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感悟,弘一法师在书法上对他的影响极大。<ref>[https://www.sohu.com/a/334044710_705775 丰子恺:小时候真傻,居然盼着长大]搜狐网,2019-08-16</ref>
 
===一位遭遇迫害含恨长逝的艺术大师===
 
十年浩劫期间,丰子恺被林彪、‘四人帮’加上莫须有罪名,遭到残酷迫害,身心备受摧残。1970年初他患重病,卧病半年。病愈后,他不顾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仍坚持作画,并从事翻译。但由于长期受折磨,患了肺癌。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在阴霾蔽日的情况下含恨长逝。(1979年6月28日,中共上海市委为丰子恺彻底平反。)
 
== 作品赏析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File:T015e23128b928bfb60.webp.jpg|缩略图|thumb|250px|有框|右|[https://www.360kuai.com/pc/9f890d59d839169e9?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庆祝国庆来自快咨讯]
File:T014b1ea1d0dade2202.webp.jpg|缩略图|thumb|400px|有框|右|[https://www.360kuai.com/pc/9f890d59d839169e9?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洗砚写春光]
File:8373470373093249373.jpg|缩略图|thumb|250px|有框|右|[http://jx.people.com.cn/n/2015/1212/c186330-27301486.html 雀巢可俯而窥来自人民网]
File:1564388181404.jpg|缩略图g|thumb|400px|有框|右|[http://art.ifeng.com/2019/0729/3484722.shtml 锣鼓响来自凤凰网]
</gallery>
 
=丰子恺与李叔同=
丰子恺李叔同这样的大家我们都耳熟能详,自不必多说,只是其中说到的丰子恺与李叔同之间的师生情谊,让我感受颇深。<ref>[https://cul.qq.com/a/20170416/003669.htm 丰一吟读父亲丰子恺《护生画集》:护生是为了护心]腾讯网,2017-04-16</ref>
 
弘一大师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即:聪颖,认真。“宽阔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窝,显示和爱的表情。这幅相貌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这是丰子恺在浙江第一师范第一次见李叔同时的印象。这相貌给人聪明非凡的感觉。
 
李叔同39岁出家前,不,在33岁开始执教于师范之前,就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精通书法,又善金石,会弹钢琴,会作曲谱词,又长于国画、油画、水彩画,他的诗词歌赋典雅清丽,令人百读不厌,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话剧团“春柳剧社”。丰子恺说:李先生一生最大的特点是凡事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他做一样象一样。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风流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做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300">
File:U=3927789065,2047854093&fm=173&app=49&f=JPEG.jpg|缩略图|thumb|250px|有框|右|[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9085894760518657 来自证百度]
File:2011春夏.jpg|thumb|400px|有框|右|[http://www.chiaow.com/2011-10-28-240/ 2011春夏系列]
File:T018aa7f93e57454f0a.jpg|缩略图|thumb|250px|有框|右|[http://www.chiaow.com/2011-10-28-240/ Vera Wang 2011秋冬婚紗]
File:Vera Wang 2012春夏婚紗.jpg|thumb|400px|有框|右|[http://www.chiaow.com/2011-10-28-240/ Vera Wang 2012春夏婚紗]
</gallery>
李先生何以做一样象一样呢?就是因为他做一切事都认真地,严肃地,献身地做的缘故。出家后的弘一大师,更加的认真了,他严格的遵守戒律,一丝不苟的认真做和尚,他摒除了其他各种艺术,唯有书法仍不放弃,但只写与佛教有关的内容。
 
讲到李先生出家的原因,世人有种种猜测。其实李先生绝不是出烦恼家,他既非情场失意,又非逃避灾祸,更非贪图清福,他的出家,纯粹是精神境界的升华,是登上人生的三层楼去。丰子恺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是衣食,精神生活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这样一个三层楼。但并非必须从第一到第二,然后到第三层。有很多人,从第一层直上第三层,并不需要在第二层勾留。还有许多人连第一层也不住,一口气跑上三层楼。不过我们的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
 
作为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在艺术领域,尤其是音乐美术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分,深得李叔同的赞赏,故劝其以后专攻此业,丰子恺从此把一生献给艺术,矢志不移。
 
1928年,丰子恺为预祝弘一大师50岁生日,与大师合作护生画集,丰子恺作50幅画,弘一大师作50篇诗文,一字一画相对照。60岁时,丰子恺又作画60幅,此时丰子恺在广西避寇,将画寄往福建,请弘一大师题字,即《护生画续集》,在上海出版。这时,弘一大师写信要求丰子恺在他70岁时再作护生画第三集,80岁时作护生画第四集……..直至100岁时作护生画第六集。丰子恺想,大师100岁时,自己已经82岁了。人事不可预测,但他愿尽力而为,于是复信说:“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1942年,弘一大师在泉州圆寂,丰子恺正避难遵义。得此噩耗,他并没有哭,而是在窗下静默了几十分钟。他说:“我敬爱弘一法师,我希望他在这世间久住,但我确定弘一法师必有死的一日。因为他是人,不过死的迟早不得而知。我时时刻刻防他死,同时时刻刻防我自己死一样。他的死是我意中之事,并不出意料之外。所以我接到他死的电告并不惊惶,并不恸哭。老实说我的惊慌与恸哭,在确定他必有死的一日之前早已在心中默默地做过了。”到重庆后,丰子恺为弘一大师画像100幅,分送各地信善,勒石立碑,以垂永久。又写《为青年说弘一法师》一文以示纪念。
 
抗战胜利后的次年,丰子恺来到厦门南[[普陀寺]],拜谒了弘一大师故居,看了大师手植的杨柳,不禁感慨万千。他手扶杨柳,神情黯然。回家后就画了一幅画,描写他和广洽法师站在杨柳树下的情景。题曰:今日我来师已去,摩挲杨柳立多时。
 
丰子恺一生写了大量有关弘一大师生平及学术成就的文章,今人对弘一大师的了解多来自丰子恺的这些介绍。
 
弘一大师虽然生西了,但丰子恺履行诺言,继续作护生画集,为大师祝整寿。解放前夕,他在厦门画了70幅,专程送往香港请叶恭绰题字,出版护生画第三集,纪念大师70整寿。后来的年月已不可能在大陆出版,1960年,又想尽办法在新加坡出版了第四集,字画各80幅。1965年,丰子恺似乎感到浩劫将至,遂提早作画90幅,也是在新加坡出版。最难得的是最后一集。弘一大师的百岁冥诞是1980年,丰子恺是在1975年含冤离世的,但第六集的100幅字画却按照他的生前诺言问世了。丰子恺似乎有所预感。他看到豺狼当道,人世难以逆料,而世寿诺言岂可背弃,便于1973年(提早了7年)预作了100幅护生画集,丰子恺离世后,这第六集仍在新加坡出版。至此,丰子恺对大师的诺言圆满实现。
 
弘一法师以认真名世,丰子恺不愧为他的学生,完全彻底的继承了大师的认真的作风。即使在豺狼当道的日子里,也一定要实现对恩师的诺言,这样一诺千金的品格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又是多么地感人至深!
 
=后世纪念=
 
丰子恺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是全国唯一的一家专职漫画馆,这里不仅展出丰子恺本人作品及其生平介绍,还设有诸漫画名家作品陈列室,每个展厅内容物丰富,各有特色,游人络绎不绝。  故居“缘缘堂”始建于1933年春,是丰子恺先生积自己的稿费亲自设计的,采用中国式结构,全体正直,单纯明快,高大轩敞,三开间两层建筑,具有江南民居的深沉朴素之美。
 
但1938年1月毁于日军炮火,后来在丰子恺方外莫逆之交即新加坡佛教协会主席广洽法师的创议和捐资下,在1985年9月15 日故居“缘缘堂”才得于按原貌重建,并正式对外开放。
5,7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