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川越線

增加 6,336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川越線'''<br><img src="https://lazyjapan.com/images/tokyo-kawag…”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川越線'''<br><img src="https://lazyjapan.com/images/tokyo-kawagoe-rail-map.pn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lazyjapan.com/regions/kawagoe/transport/ 圖片來自lazyjapan]</small>
|}

'''川越線'''是一條連接[[埼玉縣]][[埼玉市]][[大宮區]][[大宮站 (埼玉縣)|大宮站]]和埼玉縣[[日高市]][[高麗川站]],屬於[[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鐵路線([[幹線]])。

== 概要 ==
全線根據旅客營業規則包括在[[大都市近郊區間 (JR)|大都市近郊區間]]的「東京近郊區間」與[[IC卡|IC]][[乘車卡]]「[[Suica]]」的首都圈地域內。

==車站列表==
*所有車站均位於[[埼玉縣]]
*[[埼京線]]的快速和通勤快速班次在線內均是各站停車
*往大宮方向和往高麗川方向均須在川越站轉乘列車。但部分清晨和深夜的班次為了遷就列車從川越車輛中心開出,則以南古谷為起終點站。
*[[列車交會]]——∥:雙線路段,◇、∨、∧:設有列車待避線,|:不設列車待避線

==路線資料==
* 管轄(事業類別):東日本旅客鐵道([[鐵路公司|第一種鐵道事業者]])
* 路段、路線距離:大宮站-高麗川站間 30.6公里
* [[軌距]]:1067毫米
* 站數:11(包括起終點站)
** 若只限屬於川越線的車站,排除屬於東北本線的大宮站與屬於八高線的高麗川站<ref>『停車場変遷大事典 国鉄・JR編』[[ジェイティービー|JTB]] 1998年 ISBN 978-4533029806</ref>則為9個。
* 複線路段:大宮-日進
** [[單線鐵路|單線]]路段內可進行[[列車交會|交會]]車站:西川越站與笠幡站外所有車站
* 電氣化路段:全線([[直流電]]1500V)
* [[閉塞 (鐵路)|閉塞方式]]:
** 大宮站-川越站間 自動閉塞式
** 川越站-高麗川站間 特殊自動閉塞式(軌道回路檢知式)
* 保安裝置:[[自動列車停止裝置#ATS-P形(數碼傳送Pattern形)|ATS-P]]
* 最高速度:
** 大宮站-川越站間 95公里/小時
** 川越站-高麗川站間 85公里/小時
* 運轉指令所:東京總合指令室
* 列車運行管理系統:[[東京圈輸送管理系統]](ATOS):大宮站-武藏高萩站間

高麗川站附近的約1.6公里路段<ref>[http://www.jreast.co.jp/hachioji/chuousen/gaiyo/profile.html 中央線まめちしき 支社概要 プロフィール] - 東日本旅客鉄道八王子支社</ref>由東日本旅客鐵道八王子支社管轄,除此以外(即大宮-武藏高萩)為東日本旅客鐵道大宮支社管轄。

==歷史==
川越線是日本的修正鐵路鋪設法案附表第50號第4點(於1934年加入法案附表)中規定的預定路線,作為聯繫[[東北本線]]與[[八高線]]的捷徑(此前需利用[[中央本線]]聯繫)。1940年全線開業,結果令競爭者[[西武大宮線]]乘客數量大減,成為後者被廢除的原因之一。川越線當初計畫的走線穿越[[平方町]](現稱[[上尾市]]),但因為遭到附近居民的反對,而採用現時的走線。

川越線隨著1985年[[埼京線]]的開業和與川越線開始直通運行而開始電氣化。埼京線當初預定在大宮站以北與[[高崎線]]進行直通運行,但因為未能找到適合的地方設置車廠,故JR東日本決定在[[南古谷站]]附近設立川越電車區(現稱[[川越車輛中心]]),並讓埼京線改與川越線直通運行。與埼京線直通運行後,川越線即從東京圈外圍運行的各站停車路線搖身一變成為通勤鐵路線。

雖然正常時川越至池袋的所需時間,比競爭者[[東武東上本線|東武東上線]]所需時間要長。但平日早上繁忙時間運行的通勤快速班次,所需時間則能與東武東上線的通勤急行班次打成平手(但利用埼京線和川越線的成人車費較東武東上線貴140日圓)。

自埼京線的運轉區間向山手線區延長,前往新宿及以南車站的乘客不需在[[池袋站]]轉乘列車,讓埼京線的使用開始較東武東上線方便(乘搭兩線所需時間(連換乘列車的時間)一樣)。此後,隨著埼京線的運轉區間繼續向南擴張,利用川越線和埼京線從川越前往澀谷以後的車站的所需時間則較東武、西武兩條鐵路為短。在2002年及2019年,埼京線分別接通[[東京臨海高速鐵道臨海線]]及[[相鐵新橫濱線]]並開始相互直通運行。現時,從川越站開出的上行列車合共有三分二以臨海線的[[新木場站]]或相鐵線的[[海老名站]]作為終點站,餘下則以新宿、大崎等中途站為終點站。

隨著[[東京地下鐵副都心線]]於2008年6月14日開業,東武東上線與副都心線直通運行,此後乘客能使用東上線直接進入市中心,不須在[[澀谷站]]轉乘。這將會改變現時東上線與川越線和埼京線的競爭關係。

* 1940年(昭和15年)7月22日-川越線全線開業。
* 1985年(昭和60年)9月30日-全線電氣化,並在大宮站與日進站間鋪設複線。同年大宮至川越部分開始與埼京線進行直通運轉。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日本國有鐵道]]私營化,川越線由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繼承。同年廢除此線的貨運班次。
* 1996年(平成8年)3月16日-川越至高麗川部分開始與八高線(高麗川至八王子)進行直通運轉。
* 2002年(平成14年)12月1日-大宮至川越部分連同埼京線與東京臨海高速鐵道臨海線開始相互直通運轉。
* 2005年(平成17年)8月6日-大宮至武藏高萩的路線引進[[東京圈輸送管理系統]](ATOS)。
* 2005年(平成17年)10月2日-川越線最後一列103系列車──103系3000番台ハエ53編成,以川越線電氣化20週年紀念列車結束103系在川越線的運作。該紀念列車按照一般路線來運作。
* 2008年(平成20年)3月1日-除了川越站外,川越線日進至武藏高萩之間有派駐站員的車站由宇都宮規劃開發的員工擔任站員。
* 2009年(平成21年)3月14日 -西大宮站啟用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51,46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