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观音寺石塔

增加 8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观音寺石塔.jpeg|320px|缩略图|右|<big>观音寺石塔</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16/173b86c65eed48509f06a4934e37374f.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98292828_19487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观音寺石塔 ''' 原名千佛塔,位于 [[ 浙江省 ]][[ 温州市 ]][[ 瑞安市 ]] 隆山周湖村万松山南麓。塔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为楼阁式石塔,平面六边形,塔原高七层,现存六层,残高7.8米。1963年3月11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观音寺石塔==
=== 石塔概述===
观音寺石塔原名千佛塔, [[ 北宋 ]] 熙宁四年(1071)建成。倚柱六角形,隐出三面,上置转角铺作一朵。栌斗圆形,讹角起线。柱头华拱向三面出跳。阑额统3间,上施七朱八白。补间铺作一朵,四铺作单抄。据《瑞安县志》记载,观音寺始建于后周 [[ 显德 ]] 提间。
石塔建于北宋熙宁元年。全部用石块雕凿砌叠而成,仿楼阁式木塔,把倚柱、搛柱、额柱、头号拱都刻得逼真。塔身每层隐出搛柱,分成三间,明间刻出壶门,次间 [[ 雕刻 ]] 佛像,已坍落的第七层不算,现存佛像有472尊。而且刻有造像题记78条,其中字数最多的是熙宁元年六月二十一日题记,为我们提供了建塔年代的确切依据,对研究 [[ 宋代 ]] 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建筑风格===
腰檐盖简板瓦,两翼用老角梁仔角梁做法。瓦椽、飞子、角梁雕刻清晰。出檐42厘米。坡度平缓,显示早期风格。平座上有柱孔痕迹(当年应有栏杆),仔角梁起翘部分有圆孔,用于悬挂风玲。明间刻宝门式壁龛,内 [[ 浮雕 ]] 大佛像,两次间刻出六个小壁龛,内浮雕小佛像。陈顶层已场外,现存大小佛像472尊,均为跃则坐式。观音寺石塔塔身各层面,部分倚柱和械柱,以及坐佛须弥座上,刻有宋代题记68条,共约2500余字。其中第一层第一面坐佛须弥座上的题记刻于熙宁元年(1068)六月二十一日,提供建博确切 [[ 时间 ]] 。基层做成须弥座,束腰雕出立门,底部做出圭脚,是宋代 [[ 标准 ]] 形式。须弥山刀法刚健, [[ 如意 ]] 云头,线条流畅。
=== 设计结构=== 观音寺石塔为八层石木结构建筑,仿木构楼阁式,实心,由[[叶腊石]]岩砌造,平面呈六边形。原有七层,高约14注,后来顶层坍毁,只剩六层,各层宽度相等,并不逐层收缩,一反宋塔常态。八方形锥体,底层最大,[[直径]]2.8米,然后层层见小,塔顶为葫芦形尖顶。塔身各层宽度相等,各层各面均分成3间。塔身外部用青条石、石板相互衔接,每层结合处出檐0.15米,第五层层结处用八支弯月形石块插入层结角上,呈牛角状上翘,伸出塔身0.25米。
观音寺石塔为八层石木结构建筑,仿木构楼阁式,实心,由叶腊石岩砌造,平面呈六边形。原有七层,高约14注,后来顶层坍毁,只剩六层,各层宽度相等,并不逐层收缩,一反宋塔常态。八方形锥体,底层最大,直径2.8米,然后层层见小,塔顶为葫芦形尖顶。塔身各层宽度相等,各层各面均分成3间。塔身外部用青条石、石板相互衔接,每层结合处出檐0.15米,第五层层结处用八支弯月形石块插入层结角上,呈牛角状上翘,伸出塔身0.25米。
第一层每方下宽1.1米,上宽0.9米,高2米,上面各层以次递缩。一、二层靠东一方均有外宽内窄的门洞,用石板镶成方框从塔内伸向塔外,外宽0.8米,内宽0.6米,高1.5米,可供人出入。下层门洞内有四步石级,设有神像石座(神像已毁),高出塔基0.55米,塔底内空2米,直上空间5.5米,内部由五根木柱呈五花型直立,上下用栓将五根立柱结合在一起作为支撑(木柱现已腐朽严重)。正中一根直径0.35米,直冲入第七层,周围4根直径为0.23米,直冲入第五层。
59,2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