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环码头

增加 16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环码头 ''' [[ 英语 ]] :Central Ferry Piers),全称中环渡轮码头,位于 [[ 香港 ]][[ 香港岛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 ]] 对开的海旁,一直沿 [[ 海滨 ]] 延伸至上环,为香港岛横渡 [[ 维多利亚港 ]] 两岸及来往香港多个离岛的主要渡轮码头。中环码头经数次整合,结合了政府码头、卜公码头、统一码头、大会堂码头、爱丁堡广场码头( [[ 中环天星码头 ]] )和 [[ 皇后码头 ]] 的功能,使到中环大部分 [[ 渡轮 ]][[ 服务 ]] 均集中在一处, [[ 香港海事博物馆 ]] 也位于中环码头东部。
==历史==
中环码头位头贴近交易广场。 [[ 填海 ]] 之前,该处原有合称港外线码头的 [[ 卜公码头 ]] [[ 统一码头 ]] 。卜公码头原址位于《中区填海计划》第1期的地营运来往尖东、屯门及 [[ 大屿山 ]] 愉景湾的航线,统一码头原址于港景街及统一码头道附近。两座码头拆卸前,经营港外线码头航线及维多利亚港内航线,包括往佐敦道码头及大角咀码头等目的地;此外,更有开设荃青快线,来往 [[ 荃湾 ]] [[ 青衣岛 ]] ;至1990年代,因为乘客量锐减而停办。
受到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影响,原有的港外线码头停止服务,所有离岛线在1995年迁往中环1至7号码头。爱丁堡广场码头于2006年11月12日搬迁至位于民光街与民耀街交界的中环7号和8号码头,毗连的大会堂码头则提供来往愉景湾及 [[ 尖东码头 ]] 的飞翔船渡轮服务,随后迁往中环8号码头东翼(已经停航)。皇后码头作为 [[九龙 公众码头 |公众码头]] 功能亦在2007年4月26日起被中环9号码头所取代。
==上盖发展==
1994年7月,行政局同意由 [[ 油麻地小轮 ]] 申请发展中环码头4至7号的上盖物业,小轮公司原计划在中环环头兴建四座西式 [[ 帆船 ]] 物业 造价成本为36亿元 其后更改设计为中式帆船,并将建费3亿元,并在码头上盖预留桩柱。双方因补地价问题方面出现造分歧,港府在1995年12月提出27亿元补地价费用,油麻地小轮于1996年5月还价20亿元。在 [[ 亚洲 ]][[ 金融 ]] 风暴后,油麻地小轮更指补地价减至七亿元才算合理。1998年6月政府主动将补地价降至17亿元,但小轮公司在7月却还价1亿9100万元。政府于1998年7月21日要求油麻地小轮回复是否继续经营渡轮业务及补地价,但小轮公司在8月14日公接纳 [[ 政府 ]] 建议。1998年8月15日,行政会议决定停止与油麻地小轮就中环码头发展计划进行磋商,并把其经营的12条航线连同 [[ 天星小轮 ]] 经营的中环至红磡渡轮服务分为8组作为公开招标,中环码头上盖发展计划因而搁置。 ==参考文献==
250,9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