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81
次編輯
變更
长叶铁角蕨
,创建页面,内容为“ '''长叶铁角蕨'''(学名:Asplenium prolongatum Hook.)是铁角蕨科,铁角蕨属中型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4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
'''长叶铁角蕨'''(学名:Asplenium prolongatum Hook.)是铁角蕨科,铁角蕨属中型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4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鳞片披针形,黑褐色,有光泽,厚膜质,叶簇生;叶柄淡绿色,叶片线状披针形,二回羽状;羽片下部的对生,裂片与小羽片同形而较短。叶脉明显,略隆起,叶轴与叶柄同色,孢子囊群狭线形,囊群盖狭线形,膜质。
分布于中国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西部及南部、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南部及西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日本、韩国南部、斐济群岛均有分布。
浙西南山区阴湿石壁及常绿阔叶林老树上有大量分布,可作为一种理想的观叶花卉。该种全草入药。
* 中文学名:长叶铁角蕨
* 拉丁学名:Asplenium prolongatum Hook.
* 界:[[植物界]]
* 门:[[蕨类植物门]]
* 纲:[[蕨纲]]
* 亚 纲:[[薄囊蕨亚纲]]
* 目:[[真蕨目]]
* 科:[[铁角蕨科]]
* 属:[[铁角蕨属]]
* 种:长叶铁角蕨
* 命名者及年代:Hook.,1860
== 形态特征 ==
中型草本。植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5-8毫米,黑褐色,有棕色狭边,有光泽,厚膜质,全缘或有微齿牙。
叶簇生;叶柄长8-18厘米,粗1.5-2毫米,淡绿色,上面有纵沟,干后压扁,幼时与叶片通体疏被褐色的纤维状小鳞片,以后陆续脱落而渐变光滑;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25厘米,宽3-4.5厘米,尾头,二回羽状;羽片20-24对,相距1-1.4厘米,下部(或基部)的对生,向上互生,斜向上,近无柄,彼此密接,下部羽片通常不缩短,几中部的长1.3-2.2厘米,宽0.8-1.2厘米,狭椭圆形,圆头,基部不对称,上侧截形,紧靠叶轴,下侧斜切,羽状;小羽片互生,上先出,上侧有2-5片,下侧0-3(-4)片,斜向上,疏离,狭线形,略向上弯,长4-10毫米,宽1-1.5毫米,钝头,基部与羽轴合生并以阔翅相连,全缘,上侧基部1-2片常再二至三裂,基部下侧一片偶为二裂;裂片与小羽片同形而较短。叶脉明显,略隆起,每小羽片或裂片有小脉1条,先端有明显的水囊,不达叶边。叶近肉质,干后草绿色,略显细纵纹;叶轴与叶柄同色,顶端往往延长成鞭状而生根,羽轴与叶片同色,上面隆起,两侧有狭翅。
孢子囊群狭线形,长2.5-5毫米,深棕色,每小羽片或裂片1枚,位于小羽片的中部上侧边;囊群盖狭线形,灰绿色,膜质,全缘,开向叶边,宿存。
== 主要价值 ==
'''观赏:'''长叶铁角蔗四季常青,体态纤美,是优良的绿缘植物。盆栽供几案、居室、办公室、会议室装饰或供岩石园、彻石假山阴湿处布置均宜。
'''药用:'''
【性味】辛;苦;平;凉。
【归经】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化瘀止血。主吐血;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乳腺炎;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克;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 生长环境 ==
长叶铁角蕨附生在海拔150-1800米的林中树干或潮湿岩石上。
== 分布范围 ==
分布于中国甘肃(文县)、浙江(泰顺、景宁、雁宕、乐清)、江西(龙南、广昌、安福、遂川、宁都、会昌、安远、寻乌、崇义、井冈山)、福建、台湾、湖北(黄冈、巴东、利川、合丰、咸丰)、湖南西部及南部、广东、广西、四川(峨眉山、峨山、峨边、酉阳、筠连、华云、城口、南平、南川、石柱、天全、巫溪、雷波)、贵州(梵净山、江口、印江、独山、松桃、湄潭、榕江、凯里、册亨、清镇、安顺)、云南南部及西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日本、韩国南部(济洲岛)、斐济群岛均有分布。模式标本产地:对马岛。
== 繁殖方法 ==
可分孢子繁殖法、分株法和直接移植法。操作较为简单,繁殖速度快,成活率较高。
长叶铁角蕨种植培养土的配制是关键,江南地区可选用山毛榉科植物叶为主的腐殖土,该土疏松,通气排水和保肥性能均佳,与田园土以8:2比例配制。由于长叶铁角蕨营附生生活,因此盆内培养土不必太厚,约5厘米-10厘米足够,盆底可置一些碎石以利排水通气,一般不用施用基肥。无论是分株法还是直接移植法,都应注意不要损伤根状茎及其不定根,并尽可能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上盆栽植,栽培时间可选择在生长旺期如每年的春末夏初进行,盆土一般不需专门消毒。上盆的培养土先用浸盆法给水保持盆土湿润,移栽或分株初期应经常保持叶片湿润,一周后成活。
== 栽培技术 ==
孢子繁殖时可选用带有成熟孢子囊群的成熟植株的叶片,捣碎后撒于蕨盆培养土上,因为囊群盖呈膜质,极易破坏,温室栽培在15℃-20℃条件下3-4周可见孢子体;露地栽培于入冬后播种,次年3月可见幼孢子体。整个栽培过程在疏荫环境中进行,林下或荫棚内是理想的场所。盆土都应保持60%左右湿润,若是大量栽植,可采用弥雾法提高空气和土壤湿度。为使叶色翠嫩鲜亮,可薄施0.05%FeSO4溶液,此外在养护期间应注意通风和避免阳光灼射。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