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建平县

增加 10,01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建平县''',隶属于辽宁省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燕山山脉向辽沈平原的过渡地带,属北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向大…”
'''建平县''',隶属于[[辽宁省]][[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燕山山脉向辽沈平原的过渡地带,属北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区;辖7个街道、17个镇、7个乡,总面积4865平方千米;2019年户籍人口58万人。

'''[[建平县]]早在五千年前就孕育了可与古埃及金字塔相媲美的红山文明;在建平与凌源交界处红山文化遗址(牛河梁)出土的彩塑女神头像,'''将中华民族的雕塑史推前了3000多年;此外还有'''出土文物玉猪龙,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标志找到了实物依据;建平境内山川秀美,草茂林丰,地下矿产种类繁多,其中膨润土、珍珠岩等非金属矿藏储量大;建平县是连接东北、华北八大城市的铁路枢纽,'''县城叶柏寿距朝阳机场75千米,距锦州港240千米。

=='''历史沿革'''==

'''[[建平县]]名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因旧属建昌(今凌源)和平泉(今河北省平泉县)两县辖境,设该县时遂取建昌、平泉两县首字而得“建平”一名。'''虽然县城住址已于1954年7月由原建平迁移到叶柏寿,但仍袭用建平县名。'''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1957年,'''在建平区南地村出土的古人类上臂骨化石,经人类学家鉴定是猿人化石,距今五六万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约5500年前,境内开始了具有国定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1981—1985年在'''建平县与凌源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发掘出的女神庙、积石冢群、方形石砌围墙遣址,经碳十四测定和树轮较正,距今约5500多年。
'''
1955年7月,热河省撤消,建平县划为辽宁省锦州地区专员公署。1959年2月,划为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1964年3月,属辽宁省朝阳地区专员公署(1968年5月改称朝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8月又改称为朝阳地区行政公署)。1984年9月,复建为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建平县隶属之。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建平县辖7个街道、17个镇、7个乡,即:叶柏寿街道、红山街道、铁南街道、万寿街道、富山街道、新城街道、东城街道;朱碌科镇、建平镇、黑水镇、喀喇沁镇、北二十家子镇、沙海镇、哈拉道口镇、榆树林子镇、老官地镇、深井镇、奎德素镇、小塘镇、马场镇、昌隆镇、张家营子镇、青峰山镇、太平庄镇;青松岭乡、杨树岭乡、罗福沟乡、烧锅营子乡、白山乡、三家蒙古族乡、义成功乡。县政府驻叶柏寿街道。
'''
=='''地理环境'''==

'''建平县位于中国辽宁省西部,燕山山脉向辽沈平原的过渡地带'''。横跨东经119°1'至120°2',纵跃北纬40°17'至42°21'。'''东邻朝阳市,西邻内蒙古的赤峰、宁城两市县,南接凌源、喀左两市县,北接内蒙古的敖汉旗,'''总面积4838平方千米。

'''建平县属辽西山地丘陵区''',山区面积占30.4%,丘陵面积占43.3%,平川面积占26.3%,可谓“六山一水三分田”。'''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努鲁尔虎山脉横贯中部,自东北延伸西南,将建平县分成南北两个不同的自然区,中部地势较高,是老哈河与大凌河的分水岭。
'''
=='''自然资源'''==

建平县有林面积3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6%,拥有世界最大的100万亩人工沙棘林,同时是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的重要县份之一。

'''建平县境内地下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和发现55种''',其中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28种,金属矿主要有铁、金、锰、铌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玄武岩、珍珠岩、白云石、膨润土、集块岩、石灰石、煤炭等。铁矿探明储量为6021万吨,'''年生产铁精粉80万吨,在全国县级铁粉产量中名列第6位。
'''
=='''风景名胜'''==

'''药王庙'''

'''沈阳的药王庙,真所谓 :药王路上无药王,千古药王空悠悠。'''

'''药王是中国民间对古代名医的尊称''',或称医王。随时代、地区不同,药王所指人物亦不同。其中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扁鹊,东汉邳彤,唐代的孙思邈、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韦老师)等。后世这些名医不断被神化,被不同地区的民间奉之为药王,并设庙祭祀,统称为药王庙。

'''药王庙位于大南关也有一处实际上这两个地点就如同现在的南二药材批发市场一样。'''传说药王生日为农历四月二十八,故举行药王庙会。沈阳的药王庙会,从农历四月二十五日开始,到五月初一结束。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8814439717177813&wfr=spider&for=pc | 沈阳的药王庙路已无药王庙] </ref>

'''牛河梁遗址'''

1983年在距建平县城13.4千米处的富山镇牛河梁(建平县与凌源市交界处),发现了牛河梁遗址。遗址南北约10千米,东西约5千米,总面积50平方千米左右。挖掘出”女神庙”祀址和石冢群,出土了彩绘泥塑”女神”造像和”玉猪龙”等多种工艺精湛的玉饰。'''1986年1月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
'''燕长城遗址
'''
长城——'''燕长城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县烧锅营子乡,是辽宁境内保存最完好、时代最早的长城遗址。分土筑、石筑、“天然屏障”三种。长城沿线保存有台址、障址和城址等设施,沿线出土了灰陶豆、盆、罐、瓮及各种席(绳)纹板瓦、兽纹瓦当、红陶釜、燕刀币等文物。'''

'''燕长城是战国时燕国筑造'''。长城东西走向,'''由内蒙古赤峰市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梁跨越老哈河,进入辽宁省建平县境,经由热水乡、烧锅营子乡、二十家子诸乡镇后入内蒙古敖汉旗境内,再转而向东北延伸。
'''
燕长城在烧锅营子乡境内长达10公里之多,燕长城建筑在高山险峻的山冈上,表面用大石压缝砌筑,城墙宽2.5米左右,'''石墙蜿蜒在起伏连绵的上岗和深谷之中,宛如一条巨龙盘绕在崇山峻岭之中,成为抵御外敌的一道天然屏障。'''现遗址由于历史长河的冲刷,城墙残高再0.3~1.4米不等,但仍然可清晰地看出墙体城堡以及烽火台等遗址。建平县烧锅营子境内战国燕长城遗址,是现存燕长城最好的一段,它修筑在高岭与低谷中,砌石夯土,就地取材,蜿蜒起伏。据史料记载,修筑燕长城是在燕昭王后期,距今已经有2300余年。

'''2001年6月,该段燕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24/zhanguochangchengyizhi.html | 长城——燕长城遗址] </ref>

=='''人口'''==

截至2019年,建平县户籍人口58万人。

'''有[[汉]]、[[蒙]]、[[满]]、[[回]] 、[[锡伯]]、[[俄罗斯]]、[[鄂伦春]]、[[朝鲜]] 、[[壮]]等民族。
'''
=='''交通'''==

'''赤喀高铁、锦承线、叶赤线铁路从建平县境内通过,位于县城的叶柏寿火车站点3个,专用线5条,货位140个,月装卸货物15万吨。'''公路交通更是四通八达,101国道穿城而过,锦赤线、建三线、叶哈线公路纵贯建平县南北,县城叶柏寿是连接东北、华北八大城市的铁路交通枢纽;国、县、乡三级公路通车里程1000多千米。县城距朝阳机场仅75千米。距离锦州港240千米。

=='''历史文化'''==

'''黄河会''':黄河会亦称黄河阵、跑黄河,类似于现代的闯迷宫,'''是民间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传统祈福活动的压轴大戏。'''据说起源于古代春祭,历史悠久,堪称民俗文化活化石。建平黄河会仅在朱碌科、榆树林、喀喇沁、马场、罗福沟等乡镇个别村屯还有留存。其中,'''朱碌科镇的黄河会活动规模较大,也较为典型,2011年被列入第四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皮影''':驴皮影简称皮影,是建平乡村民间流传下来的一门古老戏曲艺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传承,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演出大多集中在农闲期间的夜晚,'''是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俗:建平地处辽、冀、内蒙古三省交界处,自古以来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民族长期杂居融合地区。境内有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等多民族人口时代繁衍生息,'''生活习俗及饮食文化以东北农家特色为主,兼容并蓄鲁、冀、内蒙古等地精粹。'''

=='''地方特产'''==

'''沙棘''':沙棘属小乔木植物,我国20多个省均有分布,总面积约为2000万亩,年产沙棘果160万吨,建平县是沙棘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建平西瓜''':建平西瓜是西瓜中的新秀,皮薄、瓤红、无籽、清甜凛冽。建平西瓜具有便于食用的独特性状及糖度高、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抗病、耐湿、耐储运等优点,发展十分迅速,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南果梨''':榆树林子镇是建平县果业主要生产基地镇之一。'''这里由于降雨量适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地理环境特点,生产的南果梨色、香、口感俱佳,品质上乘,产品远销沈阳、大连等地,声名远播,是建平县南果梨基地镇。'''2002年以来,榆树林子镇把南果梨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保护品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扶持。

=='''荣誉称号'''==

'''2019年5月18日,建平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视频'''==

{{#iDisplay:l07838cl1xi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4 東北地區]]
93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