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223国道

增加 9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223国道 ''' (或“国道223线”、“G223线”、“海榆东线”[注 1] )是在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 [[ 海南 ]] 海口,终点为海南 [[ 三亚 ]] 的国道,全程323千米。
==223国道路线==
起点: [[ 海口市]]
1.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
6.行驶130米,在滨海九孔桥左前方转弯
7. 行驶1.6公里,过 [[ 南大立交桥 ]] 直行进入龙昆南路
2014年10月8日,环岛高速G98公路 [[ 大茅隧道 ]] 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海口往三亚方向行驶的 [[ 车辆 ]] 需在海棠湾林旺互通处驶入223国道通行,同时为了减轻223国道压力,三亚交警部门对223国道竹落岭路段( 青田铁炉港路口至亚龙湾灯控路口段) 实行了单向通行管制。
随着大茅隧道改造工程的不断深入,223国道成为连接东、西线高速的重要枢纽,由于三亚 [[ 城市 ]] 建设、西环高铁、乐东龙栖湾等重大工程项目的施工,海口往三亚方向的车流量大幅增长,是去年同期的2.5倍。223国道竹落岭路段,坡陡、上坡路长、拐弯多且路面狭窄,最窄路面仅为7米宽,加之村庄出口多,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大规模长 [[ 时间 ]] 道路堵塞。面对考验,三亚交警部门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确保223国道的 [[ 安全 ]] 、有序、畅通。
==历史==
=== 中华民国时期===
1921年, [[ 广东省 ]] 颁布章程,奖励商民集资筑路,筑成后给予一定特许运营年限。在 [[ 政策 ]] 鼓励下,海南一些商人、乡绅和华侨开始集资筑路经营 [[ 运输业 ]] 。首先建成规划省道第六干线(即海南环岛公路)东线中的琼文( 琼山至文昌) 、东文( 嘉积至文昌) 、乐东( 乐会至嘉积) 公路。后续经过增建,可通行至今 [[ 万宁市 ]] 龙滚墟。
1935年海南环岛公路基本建成,30米以上宽度的河流大都未建造 [[ 桥梁 ]] ,仅设桴渡( 俗称船牛) 通过,因而出现阻车现象。
1938-1939年,为阻止日军机械化部队南下,广东省政府两次命令破坏公路。1940-1941年日军修复环岛公路,并在东线建成 [[ 南渡江大桥 ]] ,全长587.67米。
1946年下令修复环岛公路,一年后基本修复完毕。至1950年初东线万宁以北可正常通行,万宁以南因未列入管养范围,路况极差。全线行车需三日,遇恶劣 [[ 天气 ]] 则需五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1年成立海榆东线 [[ 公路 ]] 工程处,对海榆东线进行全面改造:铺筑宽3.5米泥筑碎石路面,并将大部分渡口改建为桥梁。改造后行车条件大幅度改善,海口至三亚行车当天便可到达。
1954年改造南渡江铁桥,新建嘉积大桥。1971年建成陵水大桥。
251,7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