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肺吸蟲

增加 36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肺吸蟲(Paragonimus westermani)也稱“[[衛氏並殖吸蟲]]”,。隱孔吸蟲科。體呈卵圓形,背面隆起,體表多小棘。長7-15毫米,寬3-8毫米。紅褐色,半透明。口吸盤和腹吸盤大小相等。寄生在人的肺臟內,也可異位寄生在腦等部位。貓、犬、豬等也能感染。卵一般呈卵圓形,黃褐色,殼厚,有小蓋。第一中間宿主是川卷螺,第二中間宿主是溪蟹、喇蛄(寄生在鰓、肌肉等處)等。人因食未煮熟的蟹或喇蛄而受感染,主要是幼蟲或成蟲在人體組織與器官內移動、寄居造成的機械性損傷,及其代謝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應,引起肺吸蟲病。<br><br>
==概述==
肺吸蟲病主要是幼蟲或成蟲在人體組織與器官內移動、寄居造成的機械性損傷,及其代謝物等引起的破壞免疫系統反應 。<br><br>查獲並殖吸蟲蟲卵可確診。此外,補體結合試驗、後尾蚴膜試驗、紙片固相放射免疫吸附試驗、免疫電泳和瓊脂雙向擴散、間接血凝試驗、間接炭粒凝集試驗都曾用於並殖吸蟲病的診斷。最近發展的雜交瘤技術、免疫印漬技術、生物素-親和素系統等技術也開始試用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