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肺吸蟲

增加 32 位元組, 3 年前
病因
[[File:肺吸蟲02.jpg|缩略图|left|350px|[https://www.baike.com/wiki/%E8%82%BA%E5%90%B8%E8%99%AB/575877?prd=home_search&search_id=3o2euoa9ohw000&view_id=2fmhy3iw4t0k00<br> 原圖鏈接]]]<br>主要表現為蟲體在人體組織中游走或定居時對臟器造成的機械性損害及蟲體代謝產物引起的變態反應。人體感染後經過3~6周的潛伏期,長者可達1~數年,有人感染後臨床上無任何症狀,有的可出現各種不同的症狀。急性期可能有腹痛、腹瀉、便血,寄生於腦部可形成腦內多發性囊腫,出現劇烈的頭痛、癲癇、癱瘓、視力減退、頭頸強直、失語等症狀。<br><br>若蟲體移行至皮膚可出現皮膚或肌肉的皮下結節,多見於下腹部和大腿處,也可在胸壁、腹壁、陰部、腋窩、頸部、四肢等處,出現蠶豆大至核桃大、圓形或橢圓形的皮下結節,散在或多個成串,稍隆出皮面,皮色正常,有輕度的癢感或刺痛感。結節初起時較軟,後期變硬,結節有遊走性是本病的特點。<br><br><br><br>
<div style="width:100%">
==病因==
肺吸蟲卵進入水中發育成毛蚴,並鑽人第一中間宿主--川卷螺體內形成胞蚴,以後發育為母雷蚴、子雷蚴,再發育成大量的尾蚴,尾蚴脫離螺體侵入第二中間宿主--石蟹、蜊蛄體內發育成囊蚴。
</div>
34,628
次編輯